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9篇
  免费   945篇
  国内免费   772篇
测绘学   343篇
大气科学   796篇
地球物理   2050篇
地质学   1968篇
海洋学   250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49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时间序列法(ARIMA模型)进行震前电离层异常探测的新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传统探测方法(四分位距法、滑动时窗法)预测TEC背景值的精度.结果表明,时间序列法预测背景值的精度要明显高于传统方法,且预报背景值的平均偏差要比传统方法小2倍左右,说明传统探测方法预测的背景值具有较大系统偏差.为更准确地探测震前电离层扰动,除了得到准确的参考背景值,还需得到更加合理的探测限值,由此本文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限差确定策略.最后,以2012年1月10日苏门答腊岛7.2级地震为例,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其震前电离层的异常扰动情况,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震前第13天、第8~9天、第1~2天和地震当天电离层均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异常.而且,其正异常(观测值高于正常值)一般发生在震中以北,距发震时间相对较远;负异常(观测值低于正常值)则在震中各方向均会出现,且距发震时间较近.同时,通过对异常结果分时段统计,发现在发震时刻前,距发震时刻越近的时段发生异常的频率越高,此规律将会对未来更为准确的预报发震时段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为检验日本Mw9.0级地震是否存在震前扰动现象,本研究利用全球超导重力仪记录到的地震前后7天内20组秒采样数据进行分析. 经潮汐、大气改正等处理去除仪器的漂移及残余潮汐效应,得到非潮汐重力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大部分振幅大于30×10-8 m·s-2的曲线反映了全球Mw≥6级地震引起的高频波动信号,其中11组数据在3月9日Mw7.3级前震之前出现了扰动现象.震前扰动可分解为三个频段,其中,低于0.1 Hz和高于0.18 Hz的分量分别反映了地震波动信号及非构造信息,中间频段(0.118~0.18 Hz)信号能够较大程度地压制地震波动信号、并同时保留异常扰动信息.它的振幅在3月7日10时之前基本保持约1×10-8 m·s-2,之后开始逐渐增大,到3月9日7.3级前震前后达到最大,此后振荡衰减,振幅保持约(5~10)×10-8 m·s-2,直至主震发生.中间频段信号的变化特征与主震前的应力迁移过程以及实验记录到的地震成核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震前重力异常是否与主震前的应力加速积累有关,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顾赟 《东北测绘》2013,(2):157-158,162
传统水准测量是高精度水准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基于DiNi电子水准仪测量数据,针对长距离、高精度水准测量高程的多值性,对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和重力异常改正的原理进行详述。将其应用于某城市二等水准网平差计算中,证明了精密水准改正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利用全球重力位模型、胶州市地面重力观测数据、胶州市GPS水准数据和数字地面模型(DTM),采用组合法应用移去-恢复技术计算剩余大地水准面,并与地球位模型计算的高程异常进行拟合,得到该地区重力似大地水准面,再和布测、计算得到的GPS/水准所构成的几何大地水准面拟合,利用多项式拟合完成系统改正,获得最终的大地水准面结果及相关的精度信息。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利用少量新的高程异常控制点作为公共点,结合高精度的原省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出公共点的高程异常残差,采用多面函数法对其进行数学拟合,获得待求点的高程异常改正数,可大幅提高省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局部精度,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切实可行的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局部再精化方案,并给出了实例证明.  相似文献   
996.
梁乐辉 《福建地质》2012,31(3):240-246
同安水洋矿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1万土壤测量,共圈出W、Mo、Ag等元素综合异常多处,其中异常值较高、规模较大异常主要有Ag 1个、Mo 5个和W异常2个,各异常相互套叠,根据主要综合异常,地表已发现多条钼矿体和钼矿(化)体,显示矿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7.
福建南靖南坑钼多金属矿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里平 《福建地质》2012,31(3):247-254
南靖南坑土壤地球化学圈出5个Mo多金属综合异常,异常呈北东向分布在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岩与文宾山组碎屑岩接触带及断裂带附近,异常元素组合以Cu、Mo为主,伴有Pb、Zn、W等,浓集中心明显,局部证实为矿致异常,其中甲3-1异常经详查,Mo多金属矿达中型规模,综合分析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已发现矿(化)点,认为南坑一带具有良好的钼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电法在秦岭某钼多金属矿区寻找深部盲矿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电法勘查方法应用效果,说明物探资料在地球物理前提条件具备时,可以为矿区设计和开发生产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在相似地区深部找矿和寻找盲矿体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主要探讨在用磁法寻找磁铁矿的时候的应用,对异常的地质解释和解决其它地质问题时的解释一样,不可能提出一个对任何条件都适用的标准化方法。下面就新疆赞坎磁铁矿,讨论其解释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在建平大黑山铁矿区的地面高精度磁测,获取了磁异常数据,圈定了磁异常范围。随之对磁测数据进行化极处理和延拓等磁法数据处理,之后对磁异常进行了地球物理解释,大致查明了隐伏矿(化)体的分布和空间特征。结合当地的地质资料,对查找有利成矿异常带进行验证,达到寻找隐伏铁矿的目的,说明磁法勘探在此处寻找隐伏铁矿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