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郑儒楠  仇晓兰 《遥感学报》2022,26(3):516-527
舰船目标快速检测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SAR星上处理首先发展的应用方向.目前SAR舰船快速检测普遍使用的图像恒虚警(CFAR)检测方法中,低虚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多通道SAR中舰船目标存在多通道虚假目标,进一步增加了虚警剔除的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度计算和SVM判别的低虚警CFAR(Cons...  相似文献   
52.
???????????????????????????????????????????С???????仯???????????????????????????????????????????仯???????????????????????????????????????仯??????????????????3???ж???????????????????ó?????????????????????????????????????????????????????????????????????????????????????????????????????????????????  相似文献   
53.
在常规催产剂中加入适量的A型添加剂,可使鳜鱼的催产率提高10%以上,受精率提高5%以上。使用15×10-6的福尔马林,可有效地杀灭寄生于鳃及体表的寄生虫和细菌,从而大大提高苗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54.
尹光华  陈忠民 《内陆地震》1991,5(4):344-351
根据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制定的“震害评估细则”对1991年2月25日柯坪6.5级地震的震害进行了评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灾区房屋破坏情况进行分区统计,对不同房屋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破坏比,得出该地震造成的总的经济损失约461万元。  相似文献   
55.
讨论具有简单约束非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 ,通过构造特殊结构的 Hermite插值公式 ,利用有效集的技巧 ,给出了求解这类问题的 Hermite插值算法。在通常的假设条件下 ,证明了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在严格互补松驰条件下 ,证明了算法在有限次迭代后有效约束集保持不变 ,从而使算法简化为求解无约束最优化的算法 ,有关收敛速度的结论相应成立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对碎裂岩系岩芯采取率低及保形困难的原因分析,对传统双管单动钻具进行了挡水、岩芯拦档、钻头等构建的改良。运用改进后的钻具在碎裂岩系地层中进行试验,提出了合理的钻探工艺参数。通过将改进后的钻具及钻探工艺运用于实际工程中,从岩芯采取率及保形效果上证实了该钻探取芯技术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57.
利用西南天山山前柯坪块体周缘的多期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区域站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在该区域加密布设的多个GPS站点数据,基于负位错反演原理,采用Defnode软件反演,得到柯坪、皮羌和迈丹3条主要断裂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特征。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总体一致,但略有细微差异,GPS点位密集处残差在1mm/a左右,柯坪断裂在深度20km以内处于完全闭锁,20~40km之间处于部分蠕滑,40km以下处于完全蠕滑;皮羌断裂全段在深度15km以内处于完全闭锁,15~30km之间处于部分蠕滑,30km以下处于完全蠕滑,滑动亏损速率介于0~2mm/a;迈丹断裂闭锁系数与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特征相对复杂,完全闭锁深度从西南端的35km逐渐递减至东北端的10km左右。上述研究结果为分析评估3条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提供了观测约束,对认识该地区的地震孕育背景及地震危险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运用形变速率累加法对青藏决体东北缘积累近30年的6个跨断层流动水准场地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异常信息提取的经验和方法,搜集并分析了各场地周围400 km范围内的震例,获得了形变速率累加法的应用经验与前兆异常特征:①异常累加图比原始曲线图在异常的识别上更加突出和直观;②该方法只对超出控制限较连续的异常点残差进行累加,发生间隔较长的异常点则不进行累加计算;③从异常开始到发生地震的时间上得知,该方法可作为地震中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59.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step-pool sequence and its effects on resistance to the flow and stream bed stability. Step-pool sequence develops in incised channels as a result of streambed erosion, which is compared with sand dunes and armor layer of the role in resistance and streambed protection. The tight interlocking of particles in steps gives them an inherent stability which only extreme floods are likely to disturb. That stability suggests that step-pools are a valid equilibrium form, especially when coupled with their apparent regularity form and their role in satisfying the extreme condition of resistance maximization.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step-pools, SP,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treambed slope. If the incoming sediment load is equal to or more than the sediment-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flow, there is no bed erosion and thence there are no step-pools. If the flow depth increases and is over the step-height the resistance caused by the step-pool sequence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The rote of energy dissipation by step-pools is a function of SP. The higher is SP,, the larger is the rate of energy dissipation. The step-pool sequence increases the resistance and flow depth, reduces the shear stress of the flow and protects the streambed from erosion. Moreover, step-pool sequence provides ecologically sound habitats for aquatic bio-community as well.  相似文献   
60.
大龙山岩体冷却史及其成矿关系的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永飞  黄耀生 《地质科学》1997,32(4):465-477
根据全岩Rb-Sr、锆石U-Pb和角闪石、黑云母、钾长石K-Ar同位素年龄综合测定结果,再造了安庐石英正长岩带中大龙山岩体的冷却史。矿物对氧同位素地质测温结果证实,扩散作用是控制同位素体系封闭的主导因素。假定岩体冷却与地温梯度(100℃/Ma)同步降低,以二维热模式为参照,可以推算出大龙山岩体的原始侵位深度约为8km,成岩温度为800±50℃。早阶段石英正长岩体在136Ma侵位结晶后开始快速的冷却上升,冷却速率为27.4℃/Ma,上升速率为0.27mm/a;经过约18Ma后,岩体上升至地下约3km深处,温度为300±50℃,转为缓慢冷却上升,冷却速率为6.3℃/Ma,上升速率为0.06mm/a.晚阶段碱长花岗岩体于117Ma侵位结晶,嗣后开始快速的冷却上升,冷却速率为58.6℃/Ma,上升速率为0.59mm/a;经过约8Ma后,岩体转为缓慢冷却上升,冷却速率为7.2℃/Ma,上升速率为0.07mm/a.结合对国内外其它深成岩体冷却历史的研究,可见这类岩体的侵位上升一般经历了两个阶段:(1)早期高温岩体快速上升至定位,冷却速率显着大于区域地温梯度降低幅度;(2)晚期低温岩体与区域地质体一起缓慢隆起上升,冷却速率与区域地温梯度降低幅度一致。对形成于大龙山岩体接触带的热液铀矿床进行了沥青铀矿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到的矿化时间与黑云母K-Ar体系的封闭时间相近。气液包裹体测温结果指示,矿化温度与黑云母的Ar封闭温度相一致;脉石矿物氧同位素组成研究得到,成矿流体为岩浆期后热液。因此,该热液铀矿床的形成与岩浆结晶分异及嗣后的岩体缓慢冷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