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9篇
  免费   3301篇
  国内免费   1498篇
测绘学   280篇
大气科学   625篇
地球物理   9348篇
地质学   4359篇
海洋学   1262篇
天文学   108篇
综合类   779篇
自然地理   169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506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596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762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689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1005篇
  2006年   991篇
  2005年   810篇
  2004年   848篇
  2003年   735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68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71.
研究1988年11月至1990年10月近2a时间内,在22°~36°N,98°~104°E地区连发性的5次6级以上迁移地震与地电前兆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这组连发性迁移强震发生之前,地电前兆在南北两地区观测到两个应力相对集中区。随着南部系统内应力不断向北调整,发生了多次强震。这组连发性的强震孕育,包括它们各自前兆场分布和发育,彼此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呼应的。  相似文献   
972.
地震前兆异常迁移速率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及其力学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治平  尹祥础 《地震》1996,16(4):372-376
通过对长期,中短期以及短前兆异常迁移速率的研究,发现长期,中短期,短临前兆异常分别以每年10,100,1000km的量级向震中迁移,异常迁移速率不是线性增加,而为非线性递增,从理论上对前兆异常迁移性的存在与迁移速率的非线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这对不同时期的前兆异常判断以及地震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3.
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苍山5.2级地震前,鲁南地区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5.2级地震前,该区波速比的时、空分布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低值异常。时间分布的异常形态为下降—低值—恢复—发震。空间分布则为近似圆形的低值异常区。异常区外围地区显示地震平静。苍山5.2级地震前,我们曾根据该区的波速比异常变化,对鲁南地区提出了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974.
对云龙台的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进行了倾斜固体潮的潮汐分析,发现EW和NS两个分量的振幅因子异常变化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潮汐分析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故振幅因子误差小、精度高;又因为对潮汐谐波波群的选择,避免了以太阳日为基础的周期性干扰,M2、O1波振幅因子的地震异常识别则简易可行,并且可信度高。云龙台的固体潮观测具有较强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75.
Modeling,ray tracing,and block nonlinear travel-time inversion in 3D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describe an integrated forward and invers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ystem that can deal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The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handle large-scale problems by using a distributed approach. It uses seismic ray tracing for forward simulation, time-to-depth mapping, and nonlinear travel-time inversion.A novel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our tool to attack large-scale problems in a parallel approach. The system is fully implemented and we demonstrate its performance with synthetic examples.This research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 SBIR Grant III-9300992.  相似文献   
976.
A total of 11 earthquakes with 15 Rayleigh wave paths, recorded at 11 broadband digital PASSCAL seismometers installed in the Tibet Plateau by the Sino-U.S. joint research group,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hase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surface waves in periods of 10–130 s. The average shear wave velocity and quality factor {ie271-1} structures in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were obtained in this region. The result shows the average {ie271-2} is low and there exists a high attenuation ({ie271-3}=93–141) layer in the crust. The depth range of the low {ie271-4} value layer (16–42 km)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ange of low velocity layer (21–51 km) in the crust. Below 63 km in the lower crust, {ie271-5} decreases with depth from 114 to 34 at depth of 180 km. The low shear wave velocity and low value of {ie271-6} at the same depth range in the crust indicate that the rocks in the range is probably melted or partially melt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e crust is about 71 km and a clear velocity discontiniuty appears at the depth of 51 km. The low-velocity zone (4. 26 km/s) at depth of 96–180 km may be corresponding to the asthenosphere. Contribution No. 96A0047,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SSB, China.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977.
为研究不同类型地震序列物理过程的差异,我们研究了151例国内外的地震序列主震后早期的地震有序度和多分形特征的差异。主要结果为:能量分配的不同是序列主震后早期的主要分类标志。地震序列的能量熵值可作为序列早期分类的定量指标.序列蠕变熵值的变化速率可作为后续强余震的预测依据之一.对于主震型序列,由于介质的均匀性相对较好,余震破裂可以充分扩展,子系统作用顺利,从而导致能量分配比较集中(Qc值较低),时间结构的多重分形Dq变化幅度较大。反之,对于震群序列,由于震源区存在多个障碍体,使得子系统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破裂不能顺利扩展,因此,可能会造成能量分配比例失调,表现为大事件增多,Qc值较高,余震过程相对拉长,时间多重分形Dq差值变小.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的地震序列在主震后早期能量分配的集中程度的差异以及时间多重分形跨度的变化,很可能反映了余震区破裂扩展的充分程度。  相似文献   
978.
50km范围内2级以上地震年频数的空间扫描图,揭示了1970年以来晋北及其附近地区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出现的地震空区,文中展示了从1970-1995年每年的空间扫描图,供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979.
胥颐  许静 《内陆地震》1996,10(1):7-14
以台网的布愕和设备配置为依据,针对承担珠任务的设计指标,详细地介绍了乌鲁木齐遥,是地震台网的基本功能以及资料分析方法;结合考核运行期间记录地地震,分别对微震,强震和远震的监测能力以及适用范围做出评价,同时讨论了误差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0.
使用一枚携带chaff的火箭观测到的垂直速度数据,研究中层大气垂直速度扰动细微结构。结果表明,垂直速度扰动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各层厚度约150-500m,层间垂直分离距离在几百米到1-3km间。在垂直速度方差和低Ri数峰值间以及动力不稳定和MST雷达回波区域间有好的对应关系。水平速度垂直波数谱与饱和谱在谱斜率和谱振幅上存在好的一致.这些观测结果表明,火箭测量到的细微结构可以用波场饱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