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1篇
  免费   956篇
  国内免费   1774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2154篇
地质学   3188篇
海洋学   72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78篇
自然地理   4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9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考虑渗流力时对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修正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雄志 《岩土力学》2004,25(8):1279-1282
考虑渗流力的作用,对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进行了修正,给出了向上及向下渗流时固结度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固结过程中渗流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流力对固结度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时间因素Tv=0.1附近,是否考虑渗流力的影响将导致固结度的差值达30 %,因而渗流力对固结度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82.
岩石Kaiser效应测地应力原理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峥  巫虹 《上海国土资源》2004,(3):38-41,56
该文通过对几种不同类型岩石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关于在围压条件下影响岩石Kaiser效应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它们的声发射特征,为深部地应力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3.
结合西部地区某深埋长大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 ,对深埋长隧地应力演化及围岩应力位移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隧道轴线现代地应力状况与隧道埋深、地层岩性及构造发育程度有关 ,最大地应力为40 0MPa左右 ;隧道周边围岩应力在曲边墙底部最大 ,约 3 8 0MPa ,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影响范围约 2 5 0m ;隧道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位移与隧道埋深近于成直线关系。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埋长隧信息化设计和施工以及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4.
岩层移动动态过程的离散单元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动覆岩动态发展过程受地质、采矿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时空过程。通过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揭示了综放开采条件下采场上覆岩层动态发展规律,特别是覆岩离层缝隙的分布规律、发展形态、空间位置以及与地质采矿条件的关系,揭示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场上覆岩层中重新分布的应力大小、方向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该应力的存在和变化规律是确定井下开采方法、支护方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5.
周香莲  周光明 《岩土力学》2004,25(Z2):366-368
运用复变函数法和保角映射法对无限介质土中的衬砌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引入两个势函数将弹性介质的控制方程解耦成两个Helmholtz方程.利用所得势函数的通解,得到无限土介质和衬砌结构的位移和应力的表达式,利用无限介质与衬砌结构之间的连续性条件和衬砌结构内边界上的边界条件,可确定波函数展开式中的末知系数,并给出动应力集中系数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86.
苏州城市规划区Ⅱ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预防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孔隙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上存在2种观点。水、土应力平衡理论认为:只要开采承压水,就会引发应力失衡并导致地面沉降;而水、土动态平衡理论则认为:除非开采水压力至水、土应力平衡面以下,否则不会引发地面沉降。苏州城市规划区第Ⅱ承压水开采水位与地面沉降动态观测表明,在-33m处存在一个天然动态水、土应力平衡面。第Ⅱ承压含水层形成后,经上覆堆积物自重压力长期压缩作用,其水压力具较高的压强.这种天然状态下产生的弹性释放储存量可开采利用多少,取决于开采状态下水、土应力平衡时可消耗压力水柱高度中的水头值。因而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是开采水位超过了-33m,突破了天然状态水、土应力平衡面水位。Ⅱ承压含水层在天然状态受上覆堆积物重力产生的高压强弹性释放储存量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确立该地区孔隙Ⅱ承压水开采不产生地面沉降的临界水位(水、土应力平衡面)。这一点对承压水开采条件、可开采资源性质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同样可以应用于饱受地面沉降困扰的无锡、常州及周边地区,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政策由单一的封井停采转为目标水位控制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此政策在承压水动力学机制上找到了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7.
王学滨 《岩土力学》2004,25(Z2):39-42
考虑了正应力及剪应力联合作用在岩样的端部,而且,在正应力被视为变量,剪应力被视为常量这一特殊条件下,对剪切带的变形特征及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的失稳判据进行了分析.根据剪切虎克定律及梯度塑性理论,提出了剪切带内部弹性应变、塑性应变及总应变的解析式,对上述三种应变进行积分,提出了剪切带错动弹性位移、塑性位移及总位移的解析式.利用压缩虎克定律及几何关系建立了剪切带外弹性体的刚度的表达式.根据刚度理论,建立了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的失稳判据.考虑岩样端面的剪切应力后,在流动剪切应力相同时,剪切带内部的弹性剪切应变(均匀分布)将增加;剪切带内部的塑性剪切应变(不均匀分布)将减小;剪切带的弹性剪切位移(线性分布)将增加;剪切带的塑性剪切位移(非线性分布)将减小;剪切带错动位移要小一些.另外,剪切应力对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的失稳判据没有影响.失稳判据仅和岩石的本构参数、剪切带倾角及结构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188.
在分析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双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剪面应力对和主剪面应力对的作用这2个新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考虑十二面体单元主剪面上所有3个主剪面应力对的共同作用,在双剪强度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准则,并对其作了极限线分析.应用该新强度准则研究了静水压力条件下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和土压力计算问题.研究表明,该准则不仅能较好地非线性反映岩土的3个基本强度特征,还解决了双剪统一准则中存在的双重破坏角问题.  相似文献   
189.
考虑应力水平的软土固结系数计算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闯  刘松玉 《岩土力学》2004,25(Z2):103-107
在固结度计算中通常将固结系数视为常数,实际上并非如此.通过研究软土固结系数在压缩过程中随应力水平变化的规律,推导出正常固结和超固结状态下固结系数与有效应力之间的表达式.在正常固结状态下,当应力水平小于在前期固结压力时,固结系数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前期固结压力后,固结系数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减小;在超固结状态下,固结系数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程度后趋于平稳.室内试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和验证固结系数这一特点.推导的固结系数与固结应力水平关系表达式是可行的,其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大小基本吻合,将其用于计算变形速率和固结度中,可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0.
Rock Mass Rating (RMR) measurements from 65 sites within Huntly East underground coal mine are presented. All measurements are in coal, for which the dominant discontinuities are vertical cleat. Basic RMR values using two discontinuity spacings are presented: overall RMR based on the average spacing of all individual discontinuities; and cleat zone RMR based on the average spacing between zones of cleat. Cleat orientations are highly variable, but on average approximately parallel horizontal stress axes (face cleat follows maximum horizontal stress axis, butt cleat follows minimum horizontal stress axis).Contours of RMR variations throughout the mine are used to compare rock mass conditions with geological structure. It is apparent that: (1) RMR is least within downthrown fault blocks, and particularly immediately on the downthrown sides of faults, and greatest in upthrown fault blocks; and (2) RMR contours parallel horizontal stress axes within fault-bounded blocks, and bend to parallel faults at block boundaries. From similar contours for parameters contributing to RMR, the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RQD), groundwater rating, and discontinuity condition rating create most of the observed variations in RMR. RQD is determined from the measured discontinuity frequency and hence is a measure of the degree of fracturing of the rock mass. This is interpreted as influencing the groundwater and condition parameters directly by allowing greater water ingress. Discontinuity frequency is greatest (least spacing)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faults, and in downthrown fault blocks, generating low RMR values. Within fault blocks RQD varies little, so RMR contours align with cleat orientations.As RMR contours, faults, stress field and cleat orientation are clearly interrelated, there is unequivocally a connection between RMR and structural geology; this allows some predictive capacity in terms of ground conditions. If geological features can be accurately defined through either drilling programs or seismic surveys, then ground conditions may be predicted before panels are dr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