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0篇
  免费   2114篇
  国内免费   1918篇
测绘学   362篇
大气科学   1012篇
地球物理   4139篇
地质学   4305篇
海洋学   1165篇
天文学   489篇
综合类   497篇
自然地理   149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383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81.
182.
A general tomographic technique is designed in order (i) to operate in anisotropic media; (ii) to account for the uneven seismic sampling and (iii) to handle massive data sets in a reasonable computing time. One modus operandi to compute a 3-D body wave velocity model relies on surface wave phase velocity measurements. An intermediate step, shared by other approaches, consists in translating, for each period of a given mode branch, the phase velocities integrated along ray paths into local velocity perturbations. To this end, we develop a method, which accounts for the azimuthal anisotropy in its comprehensive form. The weakly non-linear forward problem allows to use a conjugate gradient optimization. The Earth's surface is regularly discretized and the partial derivatives ar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grid points. Possible lack of lateral resolution, due to the inescapable uneven ray path coverage,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rough the a priori covariances on parameters with laterally variable correlation lengths. This method allows to efficiently separate the 2ψ and the 4ψ anisotropic effects from the isotropic perturbations. Fundamental mode and overtone phase velocity maps, derived with real Rayleigh wave data set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maps. The isotropic models concur well with the results of Trampert & Woodhouse. Large 4ψ heterogeneities are located in the tectonically active regions and over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s such as North America, Antarctica or Australia. At various periods, a significant 4ψ signature is correlated with the Hawaii hotspot track. Finally, concurring with the conclusions of Trampert & Woodhouse, our phase velocity maps show that Rayleigh wave data sets do need both 2ψ and 4ψ anisotropic terms.  相似文献   
183.
选取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公路线的磨子沟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弯道超高法推算其泥石流流速。进而可以计算出该次泥石流的平均流量,为公路的改建工程提供设计依据。经过实地调查,用此方法计算磨子沟2005年8月17日暴发的泥石流流速为4.4m/s。同其他流速方法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前者值偏大,且偏向于工程安全值。弯道超高法可以解决泥石流观测的局限性和泥石流发生的不可重复性。此方法简便易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4.
建立“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危害度”等概念来描述地震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要素及可能的灾害危害程度,进而建立构成地震地质灾害层次分析的概念体系及地震地质灾害空间预警评估模型,将定性评估转化为定量评估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5.
叠前时间偏移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的角度较详细地论述了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的过程。在给定合理的偏移孔径下,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利用均方根速度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逐道处理,从而得到准确的归位数据。叠前时间偏移相对叠后时间偏移而言,前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地下信息的成像质量及归位准确性,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得到了改善,能够满足精细的地震资料的解释。因此,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对于速度变化平缓、地下构造较复杂的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6.
VTI介质多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系数求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研究了多波速度与地层各向异性系数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应大偏移距以及强各向异性介质的双平方根方程,进行速度和各向异性系数分析,并将批量计算与交互解释相结合,实现了高精度各向异性介质多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系数提取,并形成了一套利用多波地震资料求取地震波纵、横波速度及各向异性系数的方法和软件。所求取的参数可用于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提高多波资料的成像质量,也可为地层地质解释提供参考。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方法和软件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7.
地面地震层析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地表条件, 适合于探测层状介质的地震反射方法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提高地震记录的横向分辨率, 探测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隐伏岩体等, 需研究相应的地震方法技术, 地面地震层析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研究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展的。本文就非线性地面地震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 并就该方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8.
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介绍了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时域反射仪的工作原理、测量参数(特征阻抗、介电常数、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时域反射探针技术以及时域反射技术在农业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等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189.
云南三江口地区超基性岩岩石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口地区超基性岩按岩石类型可分六种,岩石的m/f值小于6 5,属铁质超基性岩,呈包体状产于下二叠统木星土岩组(P1mx.)及上二叠统洛吉组(P2lj)中,与其为同源异相产物,形成于板块裂陷环境。岩浆活动时期大致为晚古生代 早三叠世早期,可能代表古特提斯形成的早期阶段。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恢复该区古构造格局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0.
刘发刚  刘星  彭程  曾庆荣 《云南地质》2005,24(4):414-420
将金平县龙脖河口一带原划二叠纪的玄武岩组,三叠纪的个旧组、火把冲组,更正为元古代,并命名为龙脖河岩群。为研究该区的地层展布、大地构造环境、古地理、构造活动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