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400篇
测绘学   312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357篇
地质学   697篇
海洋学   431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05年   3篇
  1900年   3篇
  1897年   7篇
  1882年   2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7篇
  18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时频域油气储层低频阴影检测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准确刻画地震信号的局部层次结构,实现高效率的三维地震资料瞬时谱分解,检测油气储层的低频阴影,构造了广义S变换.广义S变换通过引入两个参数,改造S变换的小波函数,使其小波能根据信号处理的具体应用需要而调整.模型信号的仿真发现,广义S变换具有更加优越和灵活可调的时频聚集性能.文中分析了低频阴影的机理,并利用广义S变换对三维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瞬时谱分解,它不仅能检测油气储层的低频阴影,而且可以刻画油气储层的岩性边界和空间展布,减小油气储层检测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902.
一种地震P波和S波初至时间自动拾取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P波、S波初至时间的拾取是地震波分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波初至时间自动拾取的方法:首先,把地震波的三分量时程曲线变换为一组空间向的能量变化率时程曲线;然后对能量变化率时程曲线进行STA/LTA(Short Time Average/Long Time Average,短时间的均值/长时间的均值)处理,拾取地震P波和S波的大致初至时间;最后提出采用一种二次方自回归模型对初至附近的能量变化率曲线进行二次方自回归处理,精确拾取出P波和S波的初至时间.本文采用了10组芦山地震的记录数据和150组汶川地震的记录数据对此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以人工拾取结果为参考,此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同时,相比于常用的STA/LTA方法和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kaike信息准则)方法,此方法在计算时间效率方面稍微逊色,但是对S波初至时间的拾取精度和可靠性更高.此方法丰富了地震P波、S波初至时间的自动拾取方法.  相似文献   
903.
典型的开管式软体动物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具有开闭壳的行为习惯,易使大量海水成分进入体内。因此,海水中的微生物极易附着于长牡蛎的软体部表面。本研究利用16S rRNA对长牡蛎外套膜着色区和无色区以及其生活区域海水进行了微生物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长牡蛎外套膜表面的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富度均高于海水。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长牡蛎外套膜着色区与无色区的共同优势菌类,而海水中优势菌类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属水平上,主要发现了弧菌(Vibrio)、假交替单孢菌(Pseudoalteromonas)和海洋单胞菌(Marinomonas)在内的28个菌属。此外,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显示,外套膜着色区与无色区的微生物标志物存在差异。着色区的主要标志物为螺旋体科未分类属(norank_f_Spirochaetaceae),而无色区的主要标志物为弧菌(Vibrio)。综上,长牡蛎外套膜组织表面与海水之间的微生物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外套膜着色...  相似文献   
904.
塔北铅锌矿床是西天山吐拉苏盆地中新近勘查成功的一个重要热液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酸性凝灰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0.5‰~7.3‰,估算获得成矿流体的总硫同位素值δ34S∑S约2.7‰,具岩浆硫的特征。晚期石膏的δ34S值为4.7‰~5.3‰,表明石膏可能是火山热液中的SO2发生歧化反应或火山喷发带出的H2S挥发分在近地表的氧化环境中反应生成的。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十分稳定,并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火山岩。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塔北铅锌矿床可能属于矿化较深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905.
This paper proposed a method to retrieve the land surface reflectance from the HJ-1A/B CCD data. The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atmospheric correction of CCD images at all bands, is proposed to retrieve from the CCD imagery by the approach of dense dark vegetation(DDV) method. A look-up table in terms of the transmittances, the path radiances and the atmospheric spherical albedo as functions of the AOD was established for a variety of sun-sensor geometry and aerosol loadings. The atmospheric correction is then achieved with the look-up table and the MODIS surface reflectance output(MOD09) as the priori datasets. Based on the retrieved AOD and the look-up table of atmospheric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the land surface reflectance was retrieved for the HJ-1A/B data according to the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Some in-situ measurement Data for Yanzhou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East China and MODIS land surface reflectance products MOD09 are used to preliminarily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move effectively the atmospheric contributions, and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the retrieval land surface reflectance can be improved substantially.  相似文献   
906.
地形起伏效应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起伏是战场的天然屏障,它影响、限制观察和打击。本文将在数字地面模型(DTM)的基础上,结合导弹的性能,从迎向打击山坡的仰角参数和目标与山体遮蔽点的相对位置两方面分析地形起伏效应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7.
分析了网络上构建兴趣点管理体系的现状,顾及语义要素对于不同尺度特征数据符号化的积极作用及结合超媒体模型信息链的组织特点,探讨了POI信息组织方案,并在充分考虑瓦片数据组织方式的特点及当前成熟Web技术综合表现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纯B/S架构的POI可视化策略。以湖北省福利彩票网点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了分析,证明该策略不仅能借助可视化的统计分析结果直观地提供辅助决策参考,且较强的平台移植性可服务于各类专题POI应用。  相似文献   
908.
以摸清煤炭资源储量家底、客观评价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为目标,以井田、勘查区为核查单元,煤炭矿区为统计单元进行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本文论述了基于B/S的煤矿储量核查信息系统数据库是如何设计的。  相似文献   
909.
张珂 《地质力学学报》2019,25(5):889-898
李四光的学术体系博大精深,科学思路独树一帜,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十分值得传承和创新。其亮点之一就是构造筛分。构造筛分指的是把各不同时期形成的构造从复合构造中按先后顺序分离出来。该思路在复杂构造区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构造筛分的思想在地貌学研究中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貌学是一门四维科学,它不仅要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去研究地貌的点、线、面、体等四要素,而且还要从时间的角度,研究地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论文以地貌学时间维作主线,以华南沿海地区宏观地貌(水系、夷平面、晚中生代花岗岩穹窿山、晚白垩世-古近纪红层盆地、晚第四纪盆地等)为例,通过对新老嵌合的复合地貌以及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作用的筛分,恢复不同阶段地形原貌并发展历史,探讨地貌发展规律、机理和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尽管华南沿海地貌类型繁多,新老嵌合,成因复杂,但却显示了一幅和谐统一的图像,显示了筛分思路在地貌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文章最后讨论地貌学时间维研究以及科学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等哲学问题,指出,纪念李四光,更重要的是传承他思想方法和科学方法的精髓,而不拘泥于个别问题,从而促进在中国学者原始创新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910.
Granulitic lunar meteorites offer rare insights into the timing and nature of igneous,metamorphic and impact processes in the lunar crust.Accurately dating the different events recorded by these materials is very challenging,however,due to low trace element abundances(e.g.Sm,Nd,Lu,Hf),rare micrometerscale U-Th-bearing accessory minerals,and disturbed Ar-Ar systematics following a multi-stage history of shock and thermal metamorphism.Here we report on micro-baddeleyite grains in granulitic mafic breccia NWA 3163 for the first time and show that targeted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and nanoscale geochronology(atom probe tomography)can overcome these barriers to lunar chronology.A twinned(~90°/401)baddeleyite domain yields a ~(232)Th/~(208)Pb age of 4328 ± 309 Ma,which overlaps with a robus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207)Pb/~(206)Pb age of 4308 ± 18.6 Ma and is interpreted here as the crystallization age for the igneous protolith of NWA 3163.A second microstructural domain,2μm in width,contains patchy overprinting baddeleyite and yields a Th-Pb age of 2175 ±143 Ma,interpreted as dating the last substantial impact event to affect the sample.This finding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combining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with nanoscale geochronology when resolving complex P-T-t histories in planetary materials,here yielding the oldest measured crystallization age for components of lunar granulite NWA 3163 and placing further constraints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lunar cr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