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7篇
  免费   3631篇
  国内免费   3826篇
测绘学   7714篇
大气科学   1990篇
地球物理   3761篇
地质学   8085篇
海洋学   2360篇
天文学   433篇
综合类   1860篇
自然地理   3401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1048篇
  2022年   1149篇
  2021年   1307篇
  2020年   946篇
  2019年   1333篇
  2018年   1022篇
  2017年   1010篇
  2016年   1008篇
  2015年   1155篇
  2014年   1516篇
  2013年   1205篇
  2012年   1346篇
  2011年   1337篇
  2010年   1218篇
  2009年   1253篇
  2008年   1280篇
  2007年   1063篇
  2006年   991篇
  2005年   915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858篇
  2002年   769篇
  2001年   710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442篇
  1998年   409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207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0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01.
902.
控制网的平差连接,通常不考虑时间因素,采用静态方法处理。如果主附网测设时间间隔过长,点位随时间发生变化,就应引入坐标速率参数,采用动态模型进行连接。本文提出两种动态连接模型,导出了平差公式,讨论了实施这种模型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03.
本文概述了数学模型及模型误差的一般概念。在此基础上,从测量中广泛使用的高斯一马尔可夫模型出发,以未知参数的方差和均方差作为模型误差的标准,论述了参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中的模型误差对待估参数的影响,并利用讨论的结果,对光束法自检校平差中附加参数选择,过度参数化与岭估计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04.
吴富春  许俊奇 《地震学报》1989,11(2):181-190
用二维超声波模型地震学的方法,从介质内部研究了1556年华县8级大震.结果表明,震源上方第四纪和第三纪介质特殊的分层结构及其对波的放大和汇聚作用、秦岭北侧大断裂的侧壁反射及此断层的特殊的破裂方式,可能是造成此次大震等烈度线呈新月形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5.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经验点椭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建文  华宜平 《地震学报》1989,11(3):259-267
本文系统建立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经验点椭圆模型。对多数地区,等震线略具狭长的形状,经验点椭圆模型可以减小点源模型和断层破裂模型的系统偏差。本文给出了经验点椭圆模型的具体计算方法和实用计算程序EPEMSHA(Empirical point-ellipse model for seismic hazard analysis)。在关键性的条件概率P(Ii|Ei,m)的计算中,本文将关于面积的积分设法解析,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906.
许绍燮 《地震研究》1989,12(1):70-71
地震前兆现象很复杂,几乎是一个地震一个模样,难以从中找出共同性的规律,针对这一现实,人们正在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一个方向是提出更为复杂的震源模式,以便解释复杂的前兆现象。同时对震源做过细的研究,以深入了解其复杂的过程。又一个方向是在占有广泛震例资料的基础上,暂时排除细节,求同存异,只仅着眼于从最基本的层次上探索震前出现的普适现象,但从普适性中努力理解其物理本质,从物理本质返  相似文献   
907.
提要 本文论述了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评价场地综合工程地质特性模型的基本思想、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使工程地质评价由定性到定量。由单一成为综合、使评价结合与实际更为符合。例证说明了该评价模型对实际场地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8.
双重介质污染质运移模型研究及其在岩溶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双重介质理论,在天然裂隙系统中对其裂隙域和孔隙岩块域建立了二维水流和污染质运移模型。讨论了岩块为斜方体、椭园柱体和任意不规则几何形态条件下,耦合项(Γ)的表达式及计算方法。分别对流速、弥散度、孔隙度等因素对污染质运移的控制和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模拟了济南东郊约85km~2岩溶含水层中Cl~-离子的运移情况,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9.
910.
郭劲长 《水文》1989,(3):1-7
本文建立乌江渡流域水文模型,以蓄满产流模型计算总产流量;根据稳定下渗率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概念,用地下水径流系数法计算地下水产流量,并划分为并联的快、中、慢速三种水源;应用线性滞时加线性水库调蓄模型,计算各种水源的汇流过程,经乌江渡以上流域的径流模拟计算,成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