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汶川特大地震之北川县城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在北川县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上万人死亡,整个北川县城变为废墟。现场地震科考分析显示,造成北川县城建筑物和道路严重损毁以及人员重大伤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为:活断层错动产生的地表破裂效应,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强地震动产生的振动破坏效应。北川县城主断裂和次级断裂沿线分布的建筑物震害较重,而邻近断裂的建筑物震害相对较轻;地震触发的王家岩滑坡和景家山崩塌对北川县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2000余人死亡;而振动破坏效应在北川县城普遍存在,它产生的水平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危害很严重。  相似文献   
62.
Boundary shear stress and flow variability due to its interaction with main flow and secondary current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conditions that extend previous research on trapezoidal channels. Secondary currents that scale with the flow depth were found over the entire width in all experiments. These findings contradict the widespread perception that secondary currents die out at a distance of 2.5 times the flow depth from the bank, a perception which is largely based on experiments with smooth boundaries. The repor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table pattern of secondary currents over the entire channel width can only be sustained over a fixed horizontal bed if the bed's roughness is sufficient to provide the required transverse oscillations in the turbulent shear stresses. Contrary to laboratory flumes, alluvial river bed always provide sufficient roughness. The required external forcing of this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 mechanism is provided by the turbulence-generated near-bank secondary currents. The pattern of near-bank secondary currents depends on the inclination and the roughness of the bank. In all configurations, secondary currents result in a reduction of the bed shear stres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ank and a heterogeneous bank shear stress that reaches a maximum close to the toe of the bank. Moreover, these currents cause transverse variability of 10–15% for the streamwise velocities and 0.2u*2–0.3u*?2 for the bed shear stress. These variations are insufficient to provide the flow variability required in river restoration projects, but nevertheless must be accounted for in the design of stable channels.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子空间的多用户盲分离算法。算法首先估计出信号源的导向矢量,然后再利用ESB算法进行波束形成,解决了当存在多个用户时权值收敛于单一用户的问题,可以在不知道信号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对来自不同方向上的独立信号进行有效的分离。算法不需要进行繁琐的Gram—Schmidt正交化处理,并且在盲分离信号的基础上还可以估计出信号的波达方向。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分离出来的信号与源信号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
钻井液侵入海洋含水合物地层的一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墨西哥湾水合物区域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过平衡钻井条件下,当钻井液温度高于地层中水合物稳定温度时,水基钻井液侵入海洋含水合物地层的动态过程及其一般性规律.与侵入常规油气地层相比,耦合水合物分解和再形成是钻井液侵入海洋含水合物地层的主要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温度和盐度都对侵入过程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钻井液密度越大,温度和含盐量越高,则钻井液侵入程度越深,热量传递越远,水合物分解程度越大.分解的水气在合适条件下又会重新形成水合物,影响了钻井液进一步侵入.而重新形成的水合物的饱和度甚至可能高于原位水合物饱和度,在井周形成一个"高饱水合物"环带.这一现象归因于钻井液侵入的驱替推挤、水合物分解的吸热以及地层传热的滞后等因素共同作用.在地层物性一定的条件下,高饱水合物环带的出现与否主要受钻井液温度和盐度控制.水合物分解以及高饱水合物环带的出现对井壁稳定和电阻率测井解释有很大影响.因此,为维护井壁稳定、确保测井准确和减少水合物储层伤害,就必须对钻井液密度、温度和滤失量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地层中的水合物大量分解.最好采用控制压力钻井(MPD)和深侧向测井方式,同时尽量选用低矿化度的含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的钻井液体系,采取低温快速循环方式.  相似文献   
65.
郑洪举 《云南地质》2012,(2):204-207
巴哟磁铁矿矿化露头多,矿床小而散,属风化残坡积型,原生矿成因类型较复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铁矿找矿潜力较大,具大型富铁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66.
山东金刚石碳同位素组成的二次离子质谱显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陈华  陆太进  丘志力  魏然  柯捷 《岩矿测试》2012,31(4):591-596
华北克拉通山东金刚石晶体生长的多阶段性及碳同位素组成已被人们关注,但很少有人对不同阶段金刚石及其内部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进行分析。本文利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微区分析技术对山东金刚石晶体内部不同阶段生长的δ13C进行了原位测试分析,得出山东金刚石δ13C的变化范围在-5.6‰~-2.01‰,平均值为-3.63‰,与前人对华北克拉通金刚石碳同位素组成测试值(δ13C在-14.71‰~-0.46‰,主要集中在-9‰~-4‰之间)大致相同,位于全球橄榄岩型金刚石及幔源碳同位素组成主要范围(-8‰~-2‰)内。结合金刚石生长环带阴极发光图像,认为金刚石自核心部位至边缘,在同一期生长环带内,其δ13C值呈变重趋势;在多期复杂生长环带之间,δ13C值因结晶时的地质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δ13C值的这种变化揭示了该地区金刚石复杂的生长环境,为解析华北克拉通地幔碳循环提供了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67.
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脉冲轮廓的频偏和时延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测轮廓与标准轮廓的频率偏差和时间延迟是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两个观测量,讨论其计算方法并提出如下改进意见:①对探测器的最小分辨时间作进一步的时间细分,在每一个小的时间间隔内接收的光子数可以假设满足二项分布,再对观测轮廓叠加可以求得更高精度的频偏;②将实际观测轮廓分为理想轮廓及其偏差两部分,而TOA是指理想轮廓与标准轮廓的时延,Sala等人提出的用相关函数求TOA方法仅对理想轮廓成立;③如果实际轮廓在测量过程中形状不变,则偏差产生的TOA估计误差为一常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际观测轮廓的TOA估计方法,其计算精度小于探测器的最小分辨率。  相似文献   
68.
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大军  江玉华  李莹 《高原气象》2011,30(5):1158-116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云图、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中层低涡、低层切变线(低涡)以及台风"天鹅"。该过程是由3个接连发生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发生在西南低涡闭合涡旋范围内的非对称处。利用WRF_AR...  相似文献   
69.
利用NCEP/NCAR全球格点资料和TRMM卫星资料,采用改进后的非地转湿Q矢量,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引起的台湾南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预报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850hPa高度层的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及水汽通量散度分布可以预报未来24 h暴雨的落区及其雨带的分布,暴雨发生在Q矢量散度梯度大值区靠近辐合区域,...  相似文献   
70.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合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典型的二次生烃特征.当前关于二次生烃的研究集中在通过热模拟方法认识生烃机理和模式等方面,关于典型盆地二次生烃发生范围、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认识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和热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选取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代表性的50余口井,利用Basin Mod 1D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