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9篇
  免费   1456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4604篇
地质学   1042篇
海洋学   406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本文研究了兴都库什及帕米尔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h<70km的地震分布广泛,h≥100km的地震形成-S形的倾斜中源地震带.在71.5°E以西,中源地震带倾向接近正北,倾角随深度变化,在深部接近垂直,且倾角自西向东逐渐变陡,在71.5°E以东,倾向逐渐由东南变为正南. 分析了121个mb≥5.0地震的机制解.浅源地震机制解的P轴大多位于NS和NNW-SSE方向,且多近水平,反映此区受到NS或NNW-SSE方向挤压.各剖面应力轴分布规律性强,在150km以下,总的趋势是机制解的T轴接近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下倾方向,而P轴倾角较小且垂直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2.
Summary Formulation and case studies of a three dimensional kinematic model are presented. Thein situ overburden geometry can be simulated accurately and various initiation patterns of blasts can be modelled. The overburden geometry, hole patterns and explosive distribution are all explicit model inputs. Because the effect of explosive properties, rock mass condition and inter-row delay are very difficult to measure in terms of blast performance, these are represented in the model by control parameters which are left for calibration using field data. The output of the model is a three dimensional muckpile shape of any cross section and a contour map of grad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muckpile. Two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which have shown that the model is a valuable too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blasting as well as for controlling grade dilution during blasting.  相似文献   
203.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measurements of crustal tilt using the Qionghai Observation System and a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rustal plane tilt observed by the System and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around the Qionghai Lake, at Xicha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ed accuracy may reach the magnitude of 10-7-10-8 radian. The processes of the crustal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ctivity of moderate earthquakes (M≥5.0) whose  相似文献   
204.
A simple method to contour local inhomogeneities using seismic data is proposed. It formalizes an approximate inversion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cal inhomogeneities as mak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n actual seismic data set and a previous reference model. It uses the optimal statistical criteria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recognition and the ray representation of the waves spreading. Any combination of direct, reflected and/or other types of waves may be used as the database. Inhomogeneities, having a size two times above the wavelength of the seismic waves, can be resolve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using ultrasonic waves and analysis of data from field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search for ore bodies, kimberlite cubes, oiltraps, etc.  相似文献   
205.
本文搜集江苏台网1982年-1987年2月间发生在江苏及其邻近地区103次地震的1047个P_n数据,经过静校正和质量分类,重新计算了震中距.选择灌云台为参考台,对一次地震的P_n数据,其它台均减去参考台的数据,成功地消除了与震源参数不确定有关的误差.处理中采用质量加权,获得了上地幔平均速度、大部分台P_n残差以及不同方位上P_n视速度估计值. 按Backus给出的波速各向异性的公式,求出江苏地区P_n速度与方位之间有2%左右的速度各向异性,最大方向和对称方向近南北,最小方向为北东东.推断其成因是由于白垩纪至第三纪期间壳下岩石圈北南向流变引起橄榄石晶体从优定向的结果.这为苏北盆地及下扬子碳酸盐岩地区地质构造形成发展动力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深部依据.  相似文献   
206.
福建漳州地热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5-1986年在福建省穿过漳州热田地区完成的一条NNE向地震折射剖面资料,采用一维与二维射线追踪和理论地震图拟合、反演等方法,获得了该地区比较详细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结构及速度分布图像.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地区正好位于一个地壳厚度突变带上,从漳州市往南向海岸方向地壳上隆,厚度只有29.5km,往北迅速加大到32.0 km左右;在这个突变带上地壳内所有速度界面均发生扭曲甚至错动,它可能是一个断裂带;地壳中部有一个横向延伸有限的低速区,其最低速度小于5.80km/s,顶部深度大于10.2km,这个低速区正好位于漳州市下方的地壳突变带上.作者推断它很可能就是漳州热田的壳内热源体,并可能是一个部分熔融体.  相似文献   
207.
阿德朗达克-西魁北克地震带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介寿 Chun  KY 《地球物理学报》1991,34(2):161-171,T002
根据在阿德朗达克-西魁北克地震带及其邻近地区的59台短周期数字地震仪记录的直达P波走时观测值,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该地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上层(0-5km)在阿德朗达克穹隆山的中南部地区出现正速度异常;第二层(5-10km)及第三层(10-15km)的速度横向变化较小,介质相对比较均匀;第四层(15-25km)出现显著的速度异常,一个是位于地震带中部的正速度异常(+4%),它与布格重力正异常一致;另一个是位于阿德朗达克穹隆山下的负速度异常(-4%).结合已有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对比,可以认为阿德朗达克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穹隆上升山,但其热源前锋尚未到达地面的大陆热点.  相似文献   
208.
用地震反射波定量解释煤层厚度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引言 工业可采煤层厚度一般为1.5m,如何从地震资料上准确圈定1m厚的煤层边界、并定量解释煤层厚度、准确计算地质储量,国外一些学者研究了薄层地震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与薄层厚度的关系后,得出了不同的薄层垂直分辨率标准,Widess用零相位子波作实验时,发现当薄层厚度为λ/8(λ是地震子波的主波长)时,反射波形正好是入射波的导数,并可直观地鉴别顶底反射;Kallweit利用可控震源研究了薄层响应的频谱后,提出了分辨地震波的极限为1/(1.4f)(f为地震子波的上限频率),经主频换算后,此  相似文献   
209.
北京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根据北京地区构造演化、断裂活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等新资料,认为本区南、北段新构造运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南段新构造活动较北段弱,未来地震危险性亦然  相似文献   
210.
李大华 《地震研究》1991,14(2):147-151
本文基于笔者采用过的同时考虑房屋层数和场地类别时烈度到水平向地面峰值转换的基本思路,统计研究了烈度与竖向地面峰值的对应关系,明确指出了不同烈度下竖向与水平向峰值的比值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并给出了建议的比值,给果可供一般工程抗震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