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在青藏高原南部空姆错钻取了一根浅湖芯,对其中时间跨度约为50年的剖面按7年间隔对其中陆源正构烷烃(C_(25),C_(27),C_(29),C_(31))进行了提取分析。通过将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氢同位素比值与附近浪卡子气象站和拉萨气象站的气象参数记录进行比较,发现这些生物标志物的δD值与生长季节时段的平均气温显著相关,而与生长季节时段的降雨量和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差,说明陆源沉积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比值主要记录了气温信号,可以被用于古温度重建。  相似文献   
242.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发育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的纳木错是西藏面积最大 (192 0km2 )的湖泊和海拔最高 (4718m)的大湖。 19条剖面的水准测量结果表明 ,在纳木错沿岸 ,发育了拔湖 1.5~ 8.3m、8.3~ 15 .6m、14 .0~ 19.9m、18.7~ 2 5 .8m、2 6 .0~ 36 .9m和 38.3~4 7.6m等 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 4 8m以上 (最高至 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 ;在拔湖 2 7m以下 ,发育多达 8~ 30条的湖岸堤 ;而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 17.5m~ 1  相似文献   
243.
重金属污染物因具有持久性和难降解性,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健康。青藏高原湖泊远离人类污染区,是研究人类污染物远端效应的理想区域。基于定年数据,湖泊沉积物可以追踪近百年内的人类污染物变化趋势。环境磁学具有经济、快捷和无损耗的特点,被广泛证实可以有效指示重金属污染;但目前还缺乏对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的相关环境磁学研究。为此,选取青藏高原南部枪勇错1899—2011年的沉积物,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探讨磁性矿物与重金属Hg的相关关系及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1899—2011年磁性矿物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可分为4类组分,其中:组分C1(赤铁矿)占比不断增多,C2(针铁矿)占比相应减少,C3和C4(磁铁矿)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样品的饱和等温剩磁和低频磁化率与Hg含量相关性较低。然而C1组分与Hg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认为在近百年全球和青藏高原气温不断增高的趋势下,枪勇错的主要补给——枪勇冰川融化加速,导致原来被冰川或冰尘封存的人类污染产生的Hg重新释放。在这个过程中,C1(赤铁矿)组分因表面积大而易于富集Hg,最终二者一同随融水进入到枪勇错。本研究表明,环境磁学可以应用于青藏高原南部湖泊的重金属研究,并为揭示Hg在青藏高原南部湖泊中的富集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44.
Gao  Xing  Kang  Shichang  Liu  Qingsong  Chen  Pengfei  Duan  Zongqi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0,30(9):1481-1494
Heavy metals,one of the most toxic classes of pollutants,are resistant to degradation and harmful to the biological environment.The lakes that have developed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ideal regions to investigate historic heavy metal pollution,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use of the reliable 210 Pb dating technique.Environmental magnetis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estimat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systems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processing steps,good sensitivity,and non-destructibility.However,it has not yet been applied to assess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lake sediments on the Tibetan Plateau.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c investigations of Qiangyong Co Lake sediments(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was therefo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tic minerals and mercury(Hg) concentra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gnetic mineral species in lake sediments remained stable,with similar levels of four different components from 1899 to 2011.However,the proportion of component 1(C1,hematite) in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C2(goethite),while the proportions of C3 and C4(magnetit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As a result,the bulk magnetic signals(e.g.,SIRM and clf) were unsuitabl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Hg concentration;however,the proportion of hematite had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Hg concentration.It is possible that the Qiangyong Glacier(the main water supply for Qiangyong Co Lake) has experienced faster melting with global and local warming,and the Hg trapped in cryoconite and ice was released.Hematite,with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has a strong capacity for absorbing Hg,and both materials are ultimately transported to Qiangyong Co Lake.The proportion of hematite in a sample is therefore a suitable semi-quantitative proxy tha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Hg concentration in Qiangyong Co Lake sediments.This study confirm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magnetic minerals can provide a new method to estimate the variation of Hg concentrations and to study the process of Hg deposition in lakes in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on the basis of a detailed environmental magnet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245.
宋高  郑绵平 《地质学报》2022,96(7):2272-2280
色林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印度季风和西风环流的过渡地带,同时受西风环流和印度季风系统控制,是研究二者进退变化特征的理想场所。本文利用色林错SL-1钻孔中介形虫Limnocythere inopinata的丰度及其壳体微量元素Mg/Ca和Mn/Ca比值重建了色林错5.3 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变化特征。5.3~2.9 ka BP,L.inopinata丰度较小,壳体的低Mg/Ca比值和高Mn/Ca比值表明此阶段气候偏冷湿;2.9~1.8 ka BP,L.inopinata丰度较前一阶段增加,壳体Mg/Ca比值略有增长但仍为低值表明气温虽然有所回升但仍然较低,Mn/Ca比值较前一阶段明显降低,指示湖泊水位下降;1.8 ka BP至今,L.inopinata丰度达到最大,壳体的高Mg/Ca和Mn/Ca比值指示湖泊温度和水位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通过与西风区、过渡区以及印度季风区其他湖泊的环境沉积记录对比,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在中全新世晚期主要受西风环流影响,气温较低,西风带来大量水汽使得湖面呈扩张趋势;而到晚全新世西风环流逐渐北撤,色林错受季风影响更大,季风带来的降水和气温升高导致的冰川融...  相似文献   
246.
新疆尼勒克县松湖铁矿床黄铁矿的特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松湖铁矿床位于阿吾拉勒地区东部,矿体呈层状产在石炭系阿吾拉勒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松湖铁矿床赋矿围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松湖铁矿床含有草莓黄铁矿、他形-半自形黄铁矿(含有大量黄铁矿化生物遗骸)和钴黄铁矿三种不同成因的黄铁矿。铁成矿前沉积成因草莓黄铁矿受成矿热液影响发生重结晶,其钴含量及Co/Ni比值明显增大。铁成矿期的他形-半自形黄铁矿和伴生的黄铁矿化生物遗骸具有相对较高的钴含量和Co/Ni比值,显示其成矿流体与火山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松湖铁矿床后期叠加了铜-钴矿化作用,形成了大量的黄铜矿和钴黄铁矿。钴黄铁矿的钴含量>1%,Co/Ni比值>26,显示该矿床铜、钴的富集过程与后期火山作用有关,该矿床是一个与火山岩有关的沉积型铁矿床,其形成温度为270~325℃。  相似文献   
247.
罗明学 《贵州地质》2011,(4):315-317,299
本研究采用ICP-MS法对贵阳地区表层土壤中的Co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地区表层土壤中Co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3~174μg/g,平均值为21.36μg/g,Co元素含量较高的区域分布于花溪区与乌当区东风镇所属的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248.
班戈错是因湖面阶段性下降而于晚更新世末期从母湖色林错东部分离出来的小离湖.2003年5-7月,我们对班戈湖沿岸进行了详细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湖面高程及6条剖面湖岸阶地的水准测量,并采集了沿岸及邻区的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U系年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班戈错湖岸阶地共6级,其中T1为与色林错分离后所形成,T2至T6的拔湖高...  相似文献   
249.
矾山磷铁矿成因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春 《化工矿产地质》2001,23(4):223-228
在矾山磷铁矿床已有成因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矿床微量元素Co/Ni值特征、矿床地质构造、巷道地质素描和大地构造背景的分析 ,认为矾山磷铁矿床的磁铁磷灰石岩和磷灰石岩形成时是液态重力分异的正常顺序 :两者近于直立或磷灰石岩上覆于磁铁磷灰石岩之上。而由于张宣馒枝构造与其同期活动 ,产生了这种磁铁磷灰石岩上覆于磷灰石岩的“轻重倒置”现象 ,也形成了Co/Ni值特征的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250.
青藏高原中部古近纪发育伦坡拉盆地、色林错盆地、尼玛盆地,组成伦坡拉-色林错-尼玛沉积凹陷,总体呈近东西走向,长超过250km,宽30~50km;凹陷中心古近系河湖相沉积地层厚度达5~6km,下部为古新统-始新统牛堡组砾岩、砂岩、泥岩、泥灰岩,上部为渐新统丁青湖组泥岩、页岩、粉砂岩夹油页岩,顶部被新近系河湖相沉积不整合覆盖。凹陷南部发育尼玛-色林错逆冲推覆构造,凹陷北侧发育赛布错-扎加藏布逆冲推覆构造,伦坡拉盆地北部发育薄皮推覆构造,伴有不同规模的褶皱变形。地壳深部不同深度发育多重逆冲推覆构造,羌塘地块南部自北向南逆冲推覆,拉萨地块北部自南向北逆冲推覆;两者对冲部位地壳厚度发生显著变化,地表形成古近纪沉积凹陷。根据深地震反射及构造解释,结合Airy均衡分析,表明不同深度逆冲推覆及对冲构造运动导致地壳缩短增厚,增厚地壳均衡隆升及密度差异对古近纪沉积凹陷及盆地演化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色林错凹陷及邻区古近纪沉积记录对青藏高原地壳增厚与隆升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