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45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791.
王健  吴宣  张晓东  汪素云 《地震学报》2004,26(4):347-354
定量处理了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Ⅶ 度范围内中小地震活动图象,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为6个密集区.在每一密集区内分析了1970年以来ML2以上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密集区内历史地震情况,将地震活动分为3种类型.定性讨论了局部地壳介质状态与地震的关系,并解释了地震活动3种类型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强震重复有限性的问题;探讨了山西地震带中长期尺度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多样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92.
山西断陷盆地带与灾害高风险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省是我国地震、洪涝、气象和地质灾害及农作物生物灾害等众灾频发的地区.研究表明,山西断陷盆地带的形成与发展,为这些灾害的孕育发生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致使盆地地区成为山西地震、洪涝、气象和地质灾害及农业生物灾害等众灾频发,且相互作用、相互强化最严重的地区;加之盆地地区恰是山西人口、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财产最集中的部位,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该地区成为山西最严重的灾害高风险区. 为了减轻山西省的自然灾害,保障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盆地地区作为山西省的减灾重点区域,并进行综合减灾.   相似文献   
793.
碾子沟金红石矿床变质作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碾子沟金红石矿区发生了两次变质作用,第一次距今1862±24.8Ma,变质温压为600-650℃、4~7kPa,使本区岩石普遍发生了变质;第二次较晚,约为晋宁运动后期,变质温压低于第一次,主要使碾子沟组榴闪岩、斜长角闪片岩等岩石中的石榴子石及晋宁期基性岩中的石榴子石、直闪石及钛铁矿不同程度地变质。两次变质作用均与成矿关系密切,第一次使碾子沟组基性岩中约30%的TiO2转变为金红石,第二次使晋宁期基性岩中约50%的TiO2转变为金红石。从两次变质作用波及范围较广来看,本区具良好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794.
山西断裂带活动趋势与动态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沿山西断裂带布设的GPS监测网的 6期复测资料 (1996~ 2 0 0 1) ,分析了山西断裂带水平运动的趋势及动态活动特征。结果表明 :(1)现阶段趋势性活动表现为北段向西运动 ,南段向东运动 ,整体呈现逆时针的差异活动性质 ;但趋势性活动强度并不高 ,断裂带从南到北在垂直方向上的趋势性差异运动分量为 3mm a左右 ;该带的南北向伸展运动量也只有 1mm a ,而且主要发生在断裂带的北段。 (2 )趋势性运动所反映主压应变场的方位角为 72°。 (3)每年间的活动性质并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 ,并偏离趋势性活动 ,由此所推算出的应变场参数不能反映基本应力场的物理特性。 (4)高频运动 (每年的 )不但存在而且复杂 ,强度是趋势运动的数倍。 (5 )无论是长趋势性活动还是每年的活动都看不出区内任何一条断裂两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运动(包括走滑运动 )。趋势性运动结果不仅验证了华北地区西界受力“南强北弱”的基本特征 ,而且一直持续到华北腹地。断裂两侧无明显的差异活动可能说明板内各块体之间的差异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渐变来完成的 ,并不是以某一条断裂或狭小条带为界的突变过渡来实现的。动态活动明显存在则可能表明 :(1)在基本应力场的大环境下存在着应力扰动行为。 (2 )由于介质的物性存在着差异 ,区域应力  相似文献   
795.
山西中条山断裂带的晚第四纪分段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绍平  杨桂枝 《地震地质》2002,24(3):289-302
山西南部的中条山断裂是鄂尔多斯断块周边活动断裂系东南部分的 1条断裂。有关断层活动性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 ,中条山断裂的活动性水平较低且重复间隔较长。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 ,根据构造不连续性、构造地貌学、探槽古地震学和断层运动学证据 ,进一步提出了晚第四纪中条山断裂的分段模型及其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796.
含钛铀矿的石英-碳酸盐脉产于侵入到元古界中条群大理岩中的黑云母闪长玢岩岩株中。钛铀矿呈柱状、板状或不规则状。其共生矿物有铁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镜铁矿及黑云母等。钛铀矿呈黑色,具沥青光泽。条痕浅黄褐色。断口呈贝壳状。比重4.73。维氏压入硬度为482-553kg/mm~2(相当于摩氏硬度5.5-5.7)。具电磁性。在反射光下呈灰白色,均质,反射率为16.67(波长486nm),16.00(551nm),15.77(589nm),15.38(656nm)。根据所测化学成分计算其晶体化学式为:(U_(0.05)~(4+)U_(0.47)~6Ca_(0.22)Th_(0.22)RE_(0.15)Pb_(0.0.3))_(0.94)(Ti_(1.66)Fe_(0.17)~(3+)Mn_(0.01)Si_(0.16)Al_(0.02))_(2.02)O_6。矿物呈变生态,且常发生水化。与别的钛铀矿对比后可见,钛铀矿的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均随其水化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797.
利用山西省资源优势发展环保型有机无机复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有三分之二的中低产田土壤急需改良,研制和扩大环保型有机无机复肥是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山西的几种可改良土壤的矿物原料和有机废料与无机化肥配合试制出的“长效肥力宝”是一种新的环保型有机无机矿物复混肥。经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其肥效优于常规化肥的增产效果,土壤的有机质和N、P、K等养分含量有明显的提高。发展该类产品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8.
高凡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恩世 《地球科学》1995,20(2):203-208
高凡金矿是山西省五台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金矿床,该矿床受北西,北东向两条深大断裂控制的构造-岩浆活动带所制约,金(银)的初始富集与下元古界绿片岩相的火山-沉积变质建造的原岩沉积及其变质变形作用有关,矿床的成矿时间,空间春成因与长英质次火山岩关系密切,在成矿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为次火山热液,在成矿中,晚期,大气水的加入对成矿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该矿床的形成机制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其成因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  相似文献   
799.
山西灵丘支家地银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支家地银矿位于华北地台北部,燕山断块涞源块隆与五台块隆的过渡地带,太白巍山北侧。银矿体受隐爆角砾岩筒内部构造及其边部构造控制,呈脉状斜列产出。区内已查明10个银矿体,主矿体以盲矿体为主。成矿温度250~350℃,成矿压力为180×10 ̄5Pa,盐度为0.92%,矿化度42.4g/t,pH值为7.57,Eh值为—0.77。燕山期石英斑岩是主要矿源岩。隐爆角砾岩筒构造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储矿构造。该矿床属于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00.
山西中强地震前形变前兆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研究了山西地震带近年来数次中强地震前断层位移测量资料显示的异常变化,从背景异常、中期趋势异常和短临异常的不同角度讨论了震前地壳形变特征及应力场变化情况,得出了形变预报指标,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