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1 毫秒
71.
电阻率和速度随机分布的MT与地震联合反演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物性参数剧烈变化的复杂模型并满足联合反演的要求,开发了速度和电阻率随机分布共网格单元模型的建模技术.基于这种统一的物性随机分布的网格介质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和改进的射线追踪法分别正演计算大地电磁场和地震走时,结合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研究实现了电阻率和速度随机分布条件下的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的同步联合反演.对物性界面不完全一致和物性变化剧烈的带地形复杂模型的试验,表明了该方法在精细反演复杂电阻率和速度结构方面的效果,克服了以往研究局限于简单模型的不足.对地震资料品质差的地区开展的实际资料联合反演,表明了方法的适用性,先验信息约束下的联合反演提高了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72.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反演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地面核磁共振找水的正演理论方法,采用高斯求积并结合连分式展开的方法对核磁共振核函数中包含双重贝塞尔函数的积分核进行了数值积分,进而计算出精度较高的核函数值,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导电性对地面核磁共振信号的影响.基于奇异值分解算法,对核磁共振找水理论模型进行了反演研究,在不导电的情况下,重构出了比较理想的含水率分布.总结并改进了模拟退火算法,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分别对覆盖层高阻和导电条件下的核磁共振人工合成数据进行了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反演地面核磁共振是可行的,而且反演结果较稳定,收敛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73.
根据非平稳输入下建立的功率谱与均值反应谱之间的关系,合成基于水工设计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并对其幅值进行修正,降低了高频区误差作用.为了解决加速度时程积分后的速度、位移时程的零线漂移现象,利用Huang变换得到加速度时程的固有模态函数,这种最低频率固有模态函数分量通常情况下代表原始信号的趋势或均值;再对去掉均值后的加速度时程进行积分,得到的速度、位移时程不存在零线漂移问题.  相似文献   
74.
利用混合法构建三维数字岩心(英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弹性波有三维数字岩心描述了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X射线CT扫描是获取三维数字岩心最准确和直接的方法,但实验成本高。本文结合沉积过程模拟和模拟退火算法,提出了重建三维数字岩心的混合法,基于岩石二维图像重建三维数字岩心。利用岩石颗粒沉积算法构建初始数字岩心,作为模拟退火算法的初始状态。运用模拟退火算法调整岩石颗粒和孔隙的相对位置,使三维数字岩心与岩心二维图像具有相似的自相关函数,从而建立三维数字岩心。与传统模拟退火算法相比,该方法计算时间明显减小。运用局部孔隙度理论定量比较了重建数字岩心和岩心X射线微CT图像,两种数字岩心具有相似的均质性和孔隙连通性。利用有限元方法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分别模拟了重建三维数字岩心的地层因素和渗透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相比传统模拟退火算法,混合法重建数字岩心的传导特性更接近真实岩心的传导特性。  相似文献   
75.
边坡最危险滑动面全局搜索的模拟退火算法及改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最危险滑动面的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结合简化Bishop法,进行边坡最危险滑动面的搜索。在分析模拟退火法中存在的不足及其根由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了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计算结果与典型算例对比证明:改进后的模拟退火算法能够有效避免局部最优解,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76.
糯扎渡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思茅市境内,是澜沧江流域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程。设计土石坝方案的溢洪道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该方案的合理选择。通过对溢洪道附近的平硐与露头的野外调查,获得了1 400余条结构面的详细信息,在岩体结构面统计基础上,运用随机网络模拟的方法得到了溢洪道开挖边坡的裂隙网络图像,分析了岩体结构面的连通率,采用Hoek和Brown提出的GSI体系,对岩体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各高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综合指标。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搜索出边坡潜在的最危险滑裂面的位置,并运用Sarma法分析了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提出各个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成果以及建议的边坡系统锚固措施。  相似文献   
77.
论述退火模拟方法及其在胜坨油田二区的应用,包括空间结构分析、变差函数计算、退火模拟预测等内容。分析了三角洲储层参数变差函数特征,预测了储层参数分布。研究结果与储层沉积学研究结果吻合,得到开发生产实际检验。  相似文献   
78.
詹麒  朱培民 《地球科学》2001,26(5):538-540
利用模拟退火反演过程中废弃的随机搜索的模型解信息, 建立起目标函数的二阶趋势面, 根据趋势面的分析结果预测和指导模拟退火的搜索方向, 使模拟退火法快速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数值试验证明, 这种方法比传统模拟退火法的计算效率高出十倍以上.   相似文献   
79.
一种大坝渗透系数分区反演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先珊  费文平  张林 《岩土力学》2004,25(11):1823-182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征,在渗流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水头和渗流量等实测资料提出了大坝渗透系数的反演方法。为了克服经典神经网络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模拟退火的交替迭代算法神经网络新方法。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用该新方法和经典网络进行了比较,得出前者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同时将该方法用于大坝的渗流反分析,利用反演出的渗透系数进行渗流场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大坝渗透系数反演问题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反演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80.
In an aquifer, heterogene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overning groundwater flow. Hence, aquifer characterization should involve both the pattern and values of the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A new analytical solution describing the on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flow in a multi-zone unconfined aquifer is presented, and a methodology developed from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a heuristic approach for determining the pattern and values of the aquifer parameters are propos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hydraulic head varies spatially and is influenced by aquifer heterogeneity. Simulated annealing, a heuristic approach, is incorporated with the solution to simultaneously identify the pattern and values of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or a horizontal multi-zone unconfined aquifer. This approach may be used to give an approximate result for a two-dimensional problem by dividing the model area into a number of transects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identifying the parameter value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for each transect, and then smoothing the identified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