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5篇
  免费   1284篇
  国内免费   1657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482篇
地球物理   1323篇
地质学   5635篇
海洋学   598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287篇
自然地理   47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31.
In order to study the overall deformation of geotechnical model conveniently, the worksite of landslide bridge foundation reinforced by the front and rear row anti-slide piles in Chenglan railway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shaking tabe test of a 1/40 reduced scale model, the landslide deformation caused by vibration waves was monitored through burying self-made phosphor bronze strips in soil. Combined wi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ordinates of the bending strain points on the phosphor bronze strips, the digital matrix was converted by applying Renka Cline random matrix generation method, and the two-dimensional contour plots were drawn based on i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dimensional contour plots reflected the basic law of landslide deformation reasonably, and it reveal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landslid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test phenomenon, which m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overall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landslide model. This proposed method can monitor multiple cross sections and was practical for model test.  相似文献   
932.
杨玉峰  雷怀彦 《海洋科学》2016,40(8):100-107
对南海北部台西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973-4岩芯)碳的形态、含量和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成岩环境因素和细菌种群与碳地球化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1)TOC含量为0.4%~1.3%,δ~(13)CTOC为–26.7‰~–23.9‰,说明973-4岩芯主要为陆源有机质,能够满足微生物产甲烷的需要;DIC和δ~(13)CIC的垂向变异及其显著负相关,指示:973-4岩芯560~890 cm深度段有SO42–驱动的AOM反应。(2)p H、Eh、沉积物粒径等成岩环境参数与TOC、IC、δ~(13)CTOC、δ~(13)CIC等碳地化参数显著相关。(3)细菌种群与DIC、δ~(13)CIC显著相关。结论认为:(1)973-4岩芯碳的地化行为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存在明显响应关系。(2)成岩环境参数的垂向变异与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密切相关。(3)细菌种群对碳的地化参数变异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33.
围绕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与运用,介绍了基于数字矿山技术体系进行煤矿瓦斯监测、分析、显示、智能预警及救灾等方面的主要思路、关键技术、系统功能及应用效果。实践表明,瓦斯涌出量及突出动力现象的发生,受地质、地应力和开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瓦斯突出预测所涉及的数据具有多源性、时空性、强变化等特征,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空间信息技术在煤矿瓦斯监测与预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能对煤矿瓦斯监测与智能预警研究产生重大变革,构建数字矿山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34.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以黄土高原几类常见土壤为试验品,定量研究了不同泥土含量与水体光谱反射率的关系,探索了利用反射率反演水体深度的方法。文中还介绍了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分析水污染类型和强度的方法。最后以靖边县城的芦河为例,分析了高光谱遥感探测水污染程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5.
怀4井水位观测一直存在取气样所造成的干扰,其表现为水位分钟值曲线每天出现有规律的向上脉冲式突跳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使得数据连续率及完整率降低。为改变怀4井长期存在的取气样影响水位观测的现状,减少水位观测数据突跳次数,提高观测质量精度,针对取气样方式进行改进,采用球胆排水真空脱气法进行溶解气样品的采集与脱气,避开直接在泄流口采样时的压力效应,从而解决了水位观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36.
降水对荒漠土壤水热性质强迫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王胜  张强  卫国安  郭青厉 《高原气象》2004,23(2):253-258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在甘肃省敦煌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大小的降水对土壤湿度、反照率以及地表温度的影响;随着降水量的增大,各地表物理量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也越慢;强降水时,5cm土壤湿度的驰豫期为7天.中降水为4天,微量降水为2天。由于降水性质(水和雪)和土壤状态的差异,冬季和夏季相比.降水对地表物理量的影响差不多,但冬季地表物理量的恢复时间要比夏季长得多。土壤湿度和反照率的驰豫期与降水有很好的相关。  相似文献   
937.
煤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钟玲文 《地球科学》2004,29(3):327-332,368
为了研究煤的储气性能,笔者对124个煤样进行等温吸附试验、煤岩测试、工业分析、压汞试验和低温液氮测试.研究表明:(1)煤变质对煤吸附能力具有控制作用,反射率从0.3%~4.25%,可燃基的Langmuir体积是11.25~47.16cm^2/g;(2)平衡水煤样吸附量与镜质组含量呈正相关、与惰质组含量呈负相关、与孔隙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微孔孔体积呈正相关;(3)水分、温度对煤的吸附能力有负面影响.煤变质程度不同,吸附曲线的变化趋势不同:气煤随着温度和压力增加吸附量一直增大,说明压力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无烟煤在温度小于60℃、压力小于15MPa之前,随着温度和压力同时增加吸附量增大,说明压力的影响起主导作用,之后,吸附量减小,说明温度的影响大于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8.
基于GIS技术的"数字油田"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石化工业是我国的支柱能源工业,石油石化企业的信息化不仅需求迫切,且因其研究对象是地下流动的物体而变得极其复杂:油田是其企业的主体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数字油田”的建设是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由于油田一般空间跨度大、地上地下资料多而复杂,GIS技术是“数字油田”建设的关键技术;现主要介绍基于GIS技术建设“数字油田”的技术、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939.
成藏过程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拉2和阿克1天然气都具有组分明显偏干、碳同位素明显偏重的特征,如克拉2和阿克1天然气的干燥系数都接近于1.0,克拉2天然气的δ13C1为-27.3‰~-31.1‰,阿克1天然气的δ13C1为-21.9‰~-25.2‰,从“源控”的角度似乎这些天然气应该属于过成熟煤成气,这样计算所得到的天然气成熟度远大于实测和模拟计算的源岩成熟度。因此在解释克拉2和阿克1天然气数据的时候,除了“源控”的因素外,更应强调成藏过程的影响。分析认为晚期阶段聚气是造成克拉2和阿克1天然气都具有组分明显偏干、碳同位素明显偏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0.
Carbon and noble gas isotope analyses are reported for bubbling gas samples from the Tengchong volcanic geothermal area near the Indo-Eurasian suture zone. All samples contain a resolvable component of mantle-derived 3He. Occurrence of mantle-derived 3He coincides with surface volcanism. However, 3He occurs over a larger geographic areathan do surface volcanics. δ13C values for CO2 and CH4 vary from -33.4‰ to 1.6 ‰ and from -52.8‰ to -2.8‰, respectively. He and C isotope systematics indicate that CO2 and CH4 in the CO2-rich gases originated predominantly from magmatic component mixed with crustal CO2 produced from carbonate. However, breakdown of organic matter and near-surface processes accounts for the CH4 and CO2 in N2-rich gases. 3He/4He ratio distribution pattern suggests that mantle-derived He and heat sources of high-temperature system in central Tengchong originate from a hidden magma reservoir at subsurface. CO2-rich gases with the highest 3He/4He ratio (5.2 Ra) may be representative of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