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8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分析了地图自动成图中斜坡坡面符号生成算法的基本原理,据此将斜坡分成梯形斜坡、矩形斜坡、倒梯形斜坡三种类型,并概括了他们的特点,介绍了已有的斜坡坡面符号生成算法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斜坡坡面符号生成算法,对预处理后的上下坡脚线建立约束Delaunay三角网,根据三角形组合的不同特点,将三角形的组合分类成两种类型,依次寻找匹配点,最后生成斜坡符号线。此算法避免了斜坡坡面符号线相交等情况,亦可用于栅栏等地图符号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72.
殷勇  印洁  丁圣陶  叶关根 《测绘科学》2012,37(5):197-199,218
针对当前地图制图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工作强度大的特点,通过分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码特征以及制图工艺流程,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本文提出基于地图专家知识模板的快速制图解决方案,解决注记自动配置以及符号复用等快速制图关键技术,最终服务于应急出图以及大批量的工程化出图,并在1∶250 000公众版地图出图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数字地图电子版符号制作模块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地图上点、线、面符号的特点及构造原理 ,论述了采用描述语言的方法建立符号库的方法和过程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于点、线、面符号库的存储数据结构 ,并叙述了符号绘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4.
提出一种新的图文分离方法.该方法在字符与线划粘连、存在虚线等情况下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5.
混合域单程波传播算子及其在偏移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地震波的单程波传播方程为基础,利用算子近似展开的方法推导出了当前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研究中广泛使用的裂步Fourier、Fourier有限差分和广义屏传播算子的一般形式及其近似式.讨论了它们间差异、相互关系以及他们的特点,最后给出了基于裂步Fourier、Fourier有限差分和广义屏传播算子的偏移成像方法时Marmousi模型的偏移成像结果,以说明它们间的优劣与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6.
基于面向对象编程原理,对数字地图的符号按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详细说明了各类数字地图符号在计算机上的绘制方法,并在对线状符号的处理上改进了以往的传统做法,提出了新的思路,使程序实现更为方便,提高了程序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77.
基于SVG的地图符号描述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结合地图符号的结构特征和SVG的表达方法,提出了基于SVG结构化的地图符号描述模型。利用该模型设计了通用地图符号,并在CartoSymbol地图符号设计系统和网页中进行了实现,能解决地图符号的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78.
基于GDI+的高精度地图符号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地图符号的数据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出满足地图需求的高精度地图符号,方便地图符号库的管理与维护。此外,考虑到线型符号绘制中的速度慢的特点,提出了高效率的绘制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较好的地图符号库系统。  相似文献   
79.
以1975年以来中国大陆6.0级以上地震震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的扫描时段和扫描半径等条件的约束下,选择了10种物理意义明确、独立性较强的测震学指标,对大陆西南、华北、西北3个研究区进行了强震前震源区附近地震学参数中期震兆标志研究,结果发现,西南研究区15个震例异常的平均对应率为0.8,华北研究区10个震例的异常的平均对应率为0.7,西北研究区18个震例异常的平均对应率为0.7。提取了中国大陆强震测震学指标分区预测标志,西南研究区为0.8,华北研究区为0.7,西北研究区为0.7。  相似文献   
80.
以1975年以来中国大陆6.0级以上地震震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的扫描时段和扫描半径下选择了10种物理意义明确、独立性较强的测震学指标,对大陆西南、华北、西北3个研究区进行了强震前震中区附近地震学参数中期震兆标志研究。结果发现,西南研究区15个震例异常的平均对应率为0.8,华北研究区10个震例的异常的平均对应率为0.7,西北研究区18个震例异常的平均对应率为0.7,可作为中国大陆强震测震学指标分区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