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6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913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13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01.
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产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都市农业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指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作用和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探讨了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应采取的产业模式,即: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绿化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认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意义重大,时机已基本成熟,必须转变观念,正确选择产业模式,加强理论研究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稳步推进郑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镇旅游是当今旅游市场的新宠,苏州市水乡古镇众多,特色各异,为其水乡古镇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然而,基于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趋同性,使得苏州水乡古镇在旅游业发展中竞争十分激烈,旅游形象战略成为各水乡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从苏州各水乡古镇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出发,对部分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提出旅游形象定位的建议,以期促进其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新建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避免"三农四矿"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正在建设中的新郑煤矿区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社会经济基础,提出了目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发展模式,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建煤矿区在初期可按"煤-电-建"的模式发展,中后期可按"煤化工"的模式发展,并在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面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和绿色社区体系四大循环体系,为其他新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新乡市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增量建设用地的需求日趋旺盛,但土地供应量受可利用土地资源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对新乡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和存量土地资源现状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约用地的对策措施.通过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能够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5.
以福建省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福清市为例,通过对样本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测算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理潜力,以此为基础,选取福清市土地利用现状、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12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聚类结果将18个评价单元划分为4个不同的适宜性类型区,结合实际情况和定量分析过程提出各类型区的整理途径和整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6.
黄雅静 《热带地理》2007,27(3):259-263
“汉三角”位于湖北、湖南、江西3省交界处的精华地带,属于中部发展中地区,具有区位与交通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品种多样、人文气息浓厚等多种优势,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区。同时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在中部地区营造汉三角经济增长极,通过发挥其巨大潜力,不仅将完善我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而且对促进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对汉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汉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7.
梅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万源 《热带地理》2007,27(4):379-384
在把握梅州城市近千年的形成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梅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剖析其空间形态演化的成因。受河流的阻碍与切割、行政建制的变迁与政府导向、城市规划的引导与控制、城市的职能转变与规模扩张等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梅州城市空间形态呈"块状-星状-纺锤形-圈层状"演化。梅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嬗变要满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分散组团状空间形态将是梅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108.
赵振斌  薛亮  张君  卫海燕 《地理科学》2007,27(4):561-566
城市自然保护已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自然保护有赖于相关数据采集、评价方法的建立和规划途径的支持。本文结合西安市典型区域,运用RS和G IS技术,探讨了城市生境制图的一般方法与程序,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的:城市生境分类体系的建立;城市生境制图及数据库的建立;城市生境保护价值评价;城市生境链的规划。主要结论:①城市生境制图是一种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性研究,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数据源;②通过生境单元综合评价,有价值的生境单元及空间格局可被识别出来;③基于生境制图及评价的生境链规划为城市自然保护提供了一条极富操作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9.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先下降后改善,环境质量与收入之间表现为倒U形曲线,这意味着经济发展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应用这一思想,根据1991~2000年文山县城区大气污染指数及1998~2002年盘龙河水污染物浓度与同期人均居民收入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对多数污染物而言,表现为N形的高次曲线能很好的拟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一种简单但普遍的机理来解释EKC曲线,即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正负反馈作用决定其在涨落中演变。  相似文献   
110.
由地缘关系、区域联系、区域战略、旅游者行为、乡村旅游地属性等方面确定苏州市主要竞合对象.在分析环太湖旅游圈、长三角旅游圈沿沪线乡村旅游发展的竞合关系后,提出苏州乡村旅游发展应致力于打造"文化太湖"、借助古村落发展农俗文化、重视主要客源地、建立环太湖乡村旅游联盟、建立乡村旅游共生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