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629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565篇
地质学   1701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韩建军  宋传中  李加好  刘欢 《地质科学》2014,49(4):1035-1044
殷店-马垅(简称殷马)韧性剪切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的一条重要的边界断裂,对其精细的构造变形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演化方式和过程。本文主要对殷店和马垅两个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剖面观测,利用有限应变测量,计算出殷马剪切带中岩石应变椭球长短轴的平均轴率为1.69,靠近剪切带的岩石应变量大,向北远离剪切带,应变量减小;通过构造应力场分析查明剪切带的古应力状态,最大压应力σ1为北北东-南南西向,对应最大拉应力σ3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岩石的有限应变分析和应力场状态,反映出板块间的碰撞挤压作用力在平行剪切带和垂直剪切带方向上存在应力分解。剪切带内糜棱岩中的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年龄为172~137 Ma,据此得出殷马剪切活动时代主要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992.
根据露头、 岩心、 薄片、 古地磁、 成像测井、 岩石力学实验等资料;对东濮凹陷北部三叠系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进行分析。东濮凹陷三叠系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北北东、 北东和近东西向3组高角度构造裂缝;裂缝走向近于平行或垂直主断层;倾向为北西和南东。二马营组裂缝较为发育;和尚沟组和刘家沟组裂缝相对不发育。储层裂缝为3期;分别为燕山早期的北西向扩张裂缝和北北西、 北西西向剪切裂缝;燕山晚期形成北东向拉张裂缝;喜马拉雅期形成北北东、 北东向拉张裂缝、 北北东向剪切裂缝和东西向扩张裂缝。古、 今构造应力场和岩石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分析表明;现今构造应力场最大水平主应力和岩石抗压强度的各向异性均影响燕山早期北西向裂缝的张开度及有效性。储层裂缝表现为两期;分别为燕山晚期的北东向拉张裂缝、 喜马拉雅期的北北东、 北东向拉张裂缝;北北东向剪切裂缝和东西向扩张裂缝。研究结果阐明了东濮凹陷北部三叠系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99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yle, distribution, mechanics and timing of deformation of the Andean retroarc zone between 39° and 40°S, in the North Patagonian Andes. Field recog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in structures, constrained by new gravity data allowed establishing a structural control for the main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that coexisted with Andean development. A balanced cross section is constructed, where the westernmost seg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a thick-skinned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a deep decollment, over which Late Paleozoic rocks are uplifted on top of Cenozoic successions. To the east, a central segment was formed by Late Miocene inversion of a late Oligocene backarc basin controlled by a shallower decollment. A new K/Ar age of 29 Ma constrains the age of these synextensional deposits. Gravity data show the rhomboedric geometry and depth of these depocenters affecting the basement in the western orogenic front area. Finally, an eastern secto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version of Late Triassic structures an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faults over a deeper decollment, producing a west-vergent deformational belt.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tructural profile has yielded a total shortening of less than 10 km produced in more than one contractional stage. The complex structure described in this work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NW structures related to the typical Andean deformation, and ENE structures related to the intraplate Huincul high. Finally, previous works had visualized in seismic tomographies an area of relatively low velocities in the orogenic front area, interpreting it as a mantle-derived magmatic-hydrothermal crustal reservoir. Computed elastic thicknesses performed in this work from gravity data show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areas of low flexural rigidity and areas of low seismic velocities. These anomalies coincide at surface with Pliocene to Quaternary retroarc mafic eruptions that could have a connection to slab tearing processes proposed for the last 5–2 Ma from seismic data.  相似文献   
994.
点苍山变质杂岩新生代变质-变形演化及其区域构造内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点苍山变质杂岩体是哀牢山-红河韧性剪切带四个变质杂岩体之一,遭受了多期多阶段变质-变形作用改造。本文重点针对点苍山杂岩的新生代变质-变形作用,尤其是以富铝质高级变质岩即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和侵位于其中的糜棱岩化细晶花岗质岩石开展了深入研究。对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的显微构造分析与矿物共生组合研究,确定了高角闪岩相和低角闪岩相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分别为:石榴石(Grt)+夕线石(Sil)+钾长石(Kfs)+黑云母(Bi)+斜长石(Pl)±石英(Q)和夕线石(Sil)+白云母(Ms)+黑云母(Bi)+石英(Q)。对其中的变质锆石进行SHRIMP U-Pb测试,获得了新生代三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年龄,即54.2±1.7Ma、31.5±1.5Ma和27.5±1.2Ma.本文还深入研究了侵位于高级变质岩中的一个花岗岩质糜棱岩的宏观与显微构造特点,其LA-ICP-MS年龄为24.4±0.89Ma,代表着同剪切就位花岗质岩浆侵位和结晶年龄。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中变质锆石从2150~27Ma多期多阶段表观年龄的发育,表明点苍山变质杂岩体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点苍山杂岩的多阶段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归咎于印度-欧亚板块会聚与碰撞作用(约54Ma)、造山后伸展作用(大约40~30Ma)和沿着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大规模左行走滑变形作用(约27~21Ma)。  相似文献   
995.
李洁  陈文  雍拥  杨莉  刘月东  罗诚  孙敬博  张斌 《岩石学报》2014,30(8):2269-2278
云南羊拉铜矿位于德钦县羊拉乡,构造上夹持在金沙江断裂和羊拉断裂两条南北向区域性断裂之间。矿区内自北向南由4个主要岩体组成,对应7个主要矿段,其中里农矿段为羊拉铜矿集中区。本文选取里农岩体边缘相岩石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方面的研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体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配分图解上显示出具有弱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9.38~10.23,轻重稀土明显分馏,稀土总量较高的特点,这些均说明源区有来自大陆地壳的贡献;运用Maniar主量元素构造判别法判定里农岩体为大陆碰撞型花岗岩(CCG型花岗岩)。通过锆石U-Pb定年得到了227.73±0.99Ma的年龄数据,代表岩体的侵位时代。结合以往研究,初步认为:1)里农岩体为大陆碰撞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时期,结合锆石U-Pb年龄可推测至晚三叠世(227Ma之前),金沙江缝合带沿该处已经闭合,进入到了碰撞造山阶段;2)羊拉铜矿为构造控矿矿床。在里农岩体持续时间约12Myr左右(239~227Ma)的缓慢冷却阶段,岩浆热液逐渐富集矿化金属元素,在227Ma左右,岩体及地层快速抬升冷却,羊拉铜矿开始进入主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996.
勉略构造带硅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发育,其对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研究了勉略构造带西段文县地区泥盆纪硅质岩的野外露头产状、岩石学与矿物学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了该带东段硅质岩性质,综合剖析了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探讨了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环境及大地构造背景。文县硅质岩有灰白色块状硅质岩和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两种类型,两者均具层状、条带状等沉积构造,并与上覆、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细晶-微晶石英,含有少量的方解石、绢云母及泥质等。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硅质岩SiO2含量较高,为84.85%~99.07%,平均为91.99%,且灰白色硅质岩质地更纯,SiO2含量明显高于灰黑色硅质岩。硅质岩主微量、稀土元素Fe2O3/TiO2-Al2O3/(Al2O3+Fe2O3)、V/Y-Ti/V及LaN/CeN-Al2O3/(Al2O3+Fe2O3)图解表明该区硅质岩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及近大陆边缘环境。稀土元素显示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稀土总量较高,为171.3×10-6~236.1×10-6,而灰白色块状硅质岩仅为11.96×10-6~51.06×10-6,表明前者所含陆源物质组分更多;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两者整体显示了相似的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其中灰黑色硅质岩δCe为0.95~1.05、δEu为0.66~0.87、(La/Yb)SN值为0.95~1.10,反映基本无Ce异常、弱Eu负异常及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灰白色硅质岩的δCe为1.07~1.12、δEu为0.70~0.90、(La/Yb)SN值为1.64~4.07显示了弱Ce正异常、弱Eu负异常及弱轻重稀土分异,两者稀土元素特征与世界典型大陆边缘(裂陷)盆地硅质岩相近。文县硅质岩地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整体形成于大陆边缘及近大陆边缘沉积环境,但相比于灰白色块状硅质岩,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有更多陆源物质加入。结合勉略构造带东段古生代硅质岩野外产出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区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期主要处于扬子板块北部大陆边缘海盆沉积环境,有较多的陆源物质加入到富硅的热水沉积中,在勉略构造带内自西向东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时代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与此同时,西秦岭主要处于大陆裂陷构造背景之中,多期次的裂陷活动形成了一系列裂陷盆地及深大断裂,这对西秦岭古生代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沈其韩  耿元生  宋会侠 《岩石学报》2014,30(10):2777-2807
本文重点介绍我国显生宙造山带中麻粒岩的地质特征、岩石类型、P-T轨迹、变质时代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我国显生宙造山带主要包括阿尔泰造山带、南天山-西南天山造山带、西昆仑造山带、东昆仑造山带、阿尔金-柴北缘造山带、北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勉略造山带、东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班公湖-怒江造山带和喜马拉雅中东段造山带。这些造山带中麻粒岩的围岩有许多为蛇绿岩套或蛇绿混杂岩带,部分为副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并一起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改造,造山带中大多出现一种高压麻粒岩,有的与榴辉岩并存,但少数造山带中(例如阿尔泰造山带)多种压力类型麻粒岩并存,既有低-高压泥质麻粒岩、中低压基性麻粒岩、高压基性和长英质麻粒岩,又有高温-超高温泥质麻粒岩。变质时代除个别为新元古代晚期外,变质时间多为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山期。麻粒岩的P-T轨迹除西天山木札尔特河低压麻粒岩具逆时针轨迹,反映大陆弧构造环境外,其它都是具有等温降压(ITC)特点的顺时针轨迹,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大部分为洋陆俯冲碰撞环境,少部分为陆-陆碰撞环境。目前显生宙造山带中麻粒岩的研究大多数尚在起步阶段,少数研究较详细,不少造山带中麻粒岩的类型和变质时代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还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新的麻粒岩产地有待发现。  相似文献   
998.
许立权  刘翠  邓晋福  李宁  戴蒙  白立兵 《岩石学报》2014,30(11):3203-3212
通过对额仁陶勒盖银矿区的塔木兰沟组中酸性火山岩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套火山岩具高硅(SiO2>57%)、高铝(Al2O3>16%)、富碱尤其富钾(K2O>3%)特征,属HKCA系列;稀土含量中等(187×10-6~240×10-6),(La/Yb)N在18.6~27.9,Yb<1.90×10-6,Y<18.0×10-6,δEu=0.85~0.96,轻重稀土分馏强烈,明显亏损重稀土,无或略具负铕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Ba、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HREE,与活动陆缘火成岩的微量元素特征一致.塔木兰沟组安山质火山岩特征表明,安山质岩浆来源较深(>50km),起源于加厚地壳底部,源区残留为石榴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岩浆在部分熔融及后期演化过程中不曾与斜长石平衡过,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进入碰撞后松弛阶段,钙碱性或高钾钙碱性的中基性变火成岩的部分熔融形成.对与额仁陶勒盖银矿关系密切的石英斑岩(脉)测年,获得SHRIMP U-Pb年龄138.6±2.3Ma,为石英斑岩的成岩年龄,进一步限定该银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对塔木兰沟组安山岩与石英斑岩成岩年龄、矿床成矿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了,认为该银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999.
阿克苏蓝片岩和基性岩墙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对认识塔里木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以及新元古代超大陆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含蓝片岩的阿克苏群中变质碎屑岩和侵入阿克苏群的基性岩墙的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表明,(长石)石英片岩中碎屑锆石出现2个明显的统计峰值,较老一组锆石207Pb/206Pb的表面年龄集中在~1.9Ga,并有少量太古代的年龄信息;另一组较年轻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峰值为~820Ma,代表阿克苏群的最大沉积年龄.侵入阿克苏群的基性岩墙锆石U-Pb年龄为~760Ma.阿克苏蓝片岩相变质的时间被严格限定在820~760Ma区间内.碎屑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峰值出现在2.2~2.3Ga,2.6Ga和3.2~3.3Ga.综合本次工作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阿克苏蓝片岩地体是塔里木早前寒武纪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大陆边缘岩浆弧.  相似文献   
1000.
许扬  保继刚 《热带地理》2022,42(6):867-877
农户生计状况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文章以阿者科村为案例地,通过笔者亲身驻村经历和入户调查获取数据,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了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阿者科计划”这种结构与制度因素的转变对当地农户生计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发展使农户参与其中,成为村集体公司员工或自主开展旅游经营,旅游与传统的生计方式共同构成了了农户多样化的生计组合;2)农户生计策略出现转型和分化,形成了旅游主导型、旅游务工型、参与旅游型、务工主导型和半工半农型5种类型农户;3)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水平和各生计资本组合形式存在差异,其中生计资本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旅游主导型、旅游务工型、参与旅游型、务工主导型、半工半农型;4)“阿者科计划”形成了在政府和高校支持下,农户内生动力充分发展的长效机制,旅游成为农户传统生计的重要补充,提升了其生计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