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534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2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次三峡大暴雨的地转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吴宝俊  于永安 《气象科学》1996,16(2):142-150
本文引入了地转螺旋度概念,并将其用于一次大暴雨的分析,结果发现;在地转螺旋度垂直剖面图上,在雨区上空300hPa附近有一个负的极小值中心,在500hPa有一个正的极大值中心,该分布形成原因可用图6解释。  相似文献   
72.
当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存在主要产业经济效益低,国有产业亏损大,产业规模小,城镇经济中心作用弱等突出问题.库区开发必需是持久战和持续发展相结合,将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搞好资金、行业、所有制之间的优化组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准备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才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3.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es made in 1981-1990 have identified that the annual soil loss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is 157 million t. and the annual incoming sediment load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s 40 million t. Soil erosion increases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vegetative cover and its subsequent evolution. The annual amounts of sediment erosion for forest land, shrub land, grassland and farmland make up respectively 6.19%, 10.76%, 23.05% and 60% of the total eros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the quantities of incoming sediment load to the Yangtze River from the above four types of land account for 5.95%, 12.42%, 35.46% and 46.1 % of the total amount of sediment transported to the reservoir. The farmland of offers the main source of sediment. Gravitational erosion produces more bed loads, which will present serious threat to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f entering the reservoir. Resettlement of people to the upper parts of the mountainous area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ll increase the sediment yield of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by 10-20 million t and increase the incoming sedi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by 50-60 million t. Consequentl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the soil eros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相似文献   
74.
论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土壤潜育化和沼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建高 《湖南地质》1995,14(1):58-60
三峡工程完工后,在坝下长江水位抬高的季节里,顶托洞庭湖的排泄,使东、西洞庭湖地段地表、地下水位相应抬高,对这些地区土壤的潜育化和沼泽化有明显影响,农业部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5.
单新建  冯德益 《内陆地震》1993,7(2):142-150
用网格频散反演技术计算了155条瑞利面波混合频散数据,将中国大陆分为目前最小分格2°×2°,得到了中国西部及邻区深至80km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三维剪切波SV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天山褶皱系地壳平均厚度为54km,上地壳平均速度为3.3km/s,下壳平均速度3.93km/s,上地幔盖层平均速度为4.64km/s,都偏大。北天山壳厚比天山薄,壳和上地幔盖层下均有低速层。(2)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壳厚46km,到其边缘的昆仑山、天山地带壳厚增加到52~55km。壳内无低速层,壳平均速度很低,为3.49km/s,地表有9km的沉积层。(3)青藏高原莫霍面呈凹形,平均壳厚为67km,平均壳速度为3.58km/s。东西端存在壳内低速层,埋深为15~35km。(4)南北带为构造复杂的区域,莫霍面深度具有东高西低,南北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带内普遍存在壳内低速层。南北带从群速度、速度、莫霍面等深线都可看到明显的横向差异。(5)准噶尔盆地地壳厚47km,无壳内低速层,中地壳不明显。该区呈稳定的大陆壳结构。(6)柴达木盆地在正常速度的中壳顶部有一高速夹层,速度为3.72km/s,厚10km,上顶部埋深14km。  相似文献   
76.
利用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深部构造的人工地震波记录资料,进行了相对速度幅值、速度反应谱和加速度反应谱衰减特征分析,同时利用历史地震资料经转换方法给出的地震动衰减规律进行对比,反映出由人工地震记录地震动参数衰减特征与由历史资料转换确定的地震动衰减特征是有差异的,在不同地质条件的局部地区,这一差异更为明显。这些结果可为缺乏强震记录的地区的地震动估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高原季风强弱对南亚高压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马振锋 《高原气象》2003,22(2):143-146
分析了高原季风强弱对夏季南亚高压活动和三峡库区旱涝的影响,揭示了如高原夏季风偏强(弱),育藏高原上空及其以东地区100hPa南亚高压也偏强(弱),位置偏北偏东(偏南偏西)。高原季风强年,南亚高压脊线6月北跳比多年平均早1候,8月南撤晚1~2侯;高原季风弱年。脊线北跳晚1~2候,南撤早1候。同时显示了高原夏季风强年,5~6月三峡库区降水随着南亚高压脊线北移而增多,7~8月三峡库区降水减少;高原夏季风弱年,主汛期前期库区降水少,后期降水略有增多。  相似文献   
78.
"96.1"高原暴雪过程三维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2,他引:15  
王文  程麟生 《高原气象》2002,21(3):225-232
利用“96.1”青藏高原东北部暴雪过程的较成功的中尺度模拟的输出资料,用非纬向非平行基流中的对称不稳定模式,对“96.1”暴雪发生发展过程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三维基流中二维非线性对称不稳定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ψ场和ω场的三维配置与切变线的演变过程相当一致,说明用三维基流中二维非线性对称不稳定可能能较好地描述SI在切变线东伸南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流域地理景观的GIS数据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应用以"GI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是开展"数字流域"工程建设自然和最佳的选择。结合"清江流域水文水情与洪水演进仿真系统"的具体研制,分析流域地理数据特点及传统GIS在"数字流域"建设中的优缺点,在应用传统GIS二维方式展示形式管理和预处理先期各类基础流域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应属性数据的基础上,为满足仿真系统系列三维可视化要求,建立面向流域空间实体对象的数据模型,定义流域地理空间对象数据结构,将流域地理常规的GIS数据以三维形式展示,在实际的系统开发过程中,取得较好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并可满足"数字清江"建设各阶段综合处理、分析、评价、决策以及可视化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80.
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对长江口淡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6月1~15日和同年10月20~31日三峡水库进行了初期蓄水。6月份水库蓄水后使下游大通流量减少了37%,长江口的淡水资源的持续时数降低了40%,最大盐度增加了3倍,平均盐度增加了6倍;10月份水库蓄水使大通流量减少了1/2,淡水资源的持续时间呈现下降趋势,最大盐度增加了3倍左右,平均盐度也有类似的表现。再从流量的沿程变化、流量的变化程度、影响河口淡水的持续时间、河口淡水资源影响因子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三峡蓄水是这两次河口淡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