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758篇
地质学   695篇
海洋学   120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71.
 Bottom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seven Texas reservoirs to asses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types in reservoirs. The sediment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water content, organic content, and grain-size distributions. The reservoirs are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 water content patterns (referred to in this paper as Types I, II, and III) that reflect the lithologic units comprising their drainage area. The water content, organic content, and percent mud decreases from Type I (shale, marl) through Type II (limestone-marl-sandstone) to Type III (granite-gneiss-schist-sandstone) reservoirs. Reported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reservoir sedim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concentrations in the dominant rocks within their drainage area. While water depth accounts for part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sediment source explains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types. Coarse-grained source rocks, multiple source rocks, and multiple tributaries which input sediment at different points contribute to an inconsistent sediment type distribution. Depending on the sediment source, sand and gravel-size sediments are present in the deeper regions of some reservoirs. This disrupts the classical morphometry (water depth, slope) controlled sedi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 (coarser sediments in shallower regions and finer sediments in deeper regions) of natural lakes. Thus, the location of tributaries and the type of sediments they carry are the dominant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sediment type distribution in reservoirs. Received: 16 June 1998 · Accepted: 24 August 1998  相似文献   
172.
三峡库区巫山县新城址王家屋场滑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巫山县新城址的地质问题是当前工程地质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也是库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王家屋场滑坡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滑坡,它的发育具有特殊的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貌环境。文中详细阐述了滑坡本身的地貌和岩体结构特点,分析得出滑坡经历了先期滑动和后期改造的复杂过程,先期滑动具有多次滑动性,后期改造作用不亚于先期滑坡作用,岩溶溶蚀作用自始至终是滑坡的主导作用,构造破碎为溶蚀作用提供了条件。目前滑坡在整体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3.
由于大桥水库地震台网各子台台基和地下结构的特殊性, 造成震级计算上的较大偏差。为此, 利用该台网各子台同一型号地震仪的垂直向速度量记录, 测量了震级为05 ~54 的462 次地震的振动持续时间, 制作了该台网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和便查表。在方法上, 不同于通常的按一次或二次曲线的拟合, 而采取计算机自动分段按折线拟合的方法, 以阻尼最小二乘法完成其计算。先进行分台拟合, 比较异同之后, 合并数据再拟合, 最后给出了适宜于鲁坝、瓦吉木两台和大石头、凉风岗、瓦坡支和彝海子4 个台使用的两套平均持续时间公式和便查表, 以供大桥水库地震台网测震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174.
We present a detailed catalog of 13 671 earthquakes in the Eastern Tennessee Seismic Zone (ETSZ) that spans January 1, 2005 to July 31, 2020. We apply a matched filter detection technique on over 15 years of continuous data, resulting in arguably the most complete catalog of seismicity in the ETSZ yet. The magnitudes of newly detected events are determined by computing the amplitude ratio between the detections and templates using a principal component fit. We also compute the b-value for the new catalog and comparatively relocate a subset of newly detected events using XCORLOC and hypoDD, which shows a more defined structure at depth. We find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 along and to the east of the New York-Alabama Lineament, as defined by the magnetic anomaly, supporting the argument that this feature likely is related to the generation of seismicity in the ETSZ. We examine seismicity in the vicinity of the Watts Bar Reservoir, which is located about 5 ?km from the epicenter of the MW 4.4 December 12, 2018 Decatur, Tennessee earthquake, and find possible evidence for reservoir modulated seismicity in this region. We also examine seismicity in the entire ETSZ to search for a correlation between shallow earthquakes and seasonal hydrologic changes. Our results show limited evidence for hydrologically-driven shallow seismicity due to seasonal groundwater levels in the ETSZ, which contradicts previous studies hypothesizing that most intraplate earthquak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ics of hydrologic cycles.  相似文献   
175.
雷诺数对藻类垂向分布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强  龙天渝  刘春静  雷雨  李哲 《湖泊科学》2012,24(5):717-722
为研究紊流水体中藻类的垂向分布特性,依据三峡水库次级河流回水段的水动力状况,自行设计了水流实验装置,选取次级河流回水区水华高发时段的气候状况和营养盐水平为实验条件,研究了雷诺数对蓝藻、绿藻和硅藻垂向分布的影响以及雷诺数对不同水深处藻类的悬浮和聚集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光照强度为5000 lx的富营养水体中,当断面平均流速在0~0.005 m/s、雷诺数在0~1750时,蓝藻主要悬浮聚集在0.2~0.8 m的表层水体中;而当断面平均流速在0.1~0.5 m/s、雷诺数在35000~175000时,硅藻主要悬浮聚集在0.2~0.8 m的表层水体中;与蓝藻和硅藻相比,绿藻适宜的雷诺数范围更宽,当断面平均流速在0~0.05 m/s、雷诺数在0~17500时,绝大部分的绿藻都能悬浮聚集在0.2~0.8 m的表层水体中.  相似文献   
176.
中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韩博平 《湖泊科学》2010,22(2):151-160
水库是通过人工筑坝形成的水体,其早期功能主要是防洪、发电、灌溉和航运等,但随着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水库供水成为缓解供水压力的最主要途径.水坝是人类影响地球表面水体最重要的工程建筑,筑坝修建水库利用水资源对全球水环境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库供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水库的建成也对我国水环境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刘建康先生在1955年发表了我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揭开了我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序幕.我国水库生态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5-1975年的起步阶段、1976-2000年以水库渔业生产为目标的研究阶段和2001年至今以水库水质管理为目标的研究阶段.当前,水质、水质模拟、富营养化、环境容量和生态调度等已成水库生态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我国水库研究主要集中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大型供水水库为对象.在水利学科领域,有大量有关水库水文、水动力学和调度的研究论文,这些工作还未能被以生物和化学为研究基础的生态或环境科学的学者所重视.多数以水库为对象的生态学研究还没有很好地体现水库作为人工湖泊的特殊性.近10年来,中国水库生态学经历了从任务导向到学科导向的生态学研究过渡,有不断增加学科交流的趋势.有理由相信,作为水库大国,中国水库生态学和湖沼学今后将会有一很大的发展,并对我国淡水生态学和湖沼学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7.
陆水水库的浮游生物及营养类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报道了1991 ̄1995年对面积为1693hm^2的黑龙滩水库渔业利用优化模式研究的结果,主要内容有:水生生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调查、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定、渔获物统计和鱼产力估算;水体理化性状和水位变化对鱼产量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网箱养殖鲤、草鱼的高产试验结果;多功能水库生态系统的渔业利用优化模式初步探讨。经三年努力,水库鱼产量由622t上升到1255.1t,平均单产750kg/hm^2。为  相似文献   
178.
江西省万安水库对氮、磷营养盐的滞留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江西省万安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07-2009年丰、枯水期对水库进行了人库、出库水样采集,研究了万安水库对氮、磷营养盐的滞留效应.结果表明,万安水库对氮、磷营养盐存在显著滞留作用.DIN浓度和输送通量整体均表现为入库>出库,受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同时期DIN的滞留情况整体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TP浓度和输送通量整...  相似文献   
179.
福建闽江水口水库凤眼莲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潇  潘文斌  王牧 《湖泊科学》2012,24(3):391-399
为研究闽江水口水库凤眼莲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根据2001-2009年水口库区无云覆盖的24幅卫星遥感影像,构建研究区域凤眼莲干流-支流分布的空间结构,并通过建立端元的混合象元线性分解模型,对福建省水口水库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凤眼莲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凤眼莲的暴发区逐渐向下游迁移,同时,支流对研究区域凤眼莲的面积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河流较长、周边有人口居住的支流是凤眼莲源头治理的重点;各种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河流流速变缓等是凤眼莲泛滥的重要原因.建议针对研究区域上游及其周边进行养殖污染、工业污染整治,强化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等.本研究可为了解水口水库的凤眼莲时空分布规律,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管理措施提供必不可少的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0.
中国水库放养鱼的种类、食性以及可利用的天然饵料生物决定了半精养渔业是水库渔业的主要模式。水库半精养有中、小型水库、水库库汊、网拦、网围、网箱养鱼等多种形式。其产量与肥料、饲料的投入有直接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饵料,并辅以补充性人工饲料,可实现高产高效。本文以水库鱼类的营养和饲料利用为基础,论述半精养水库渔业的理论和实用技术,并提出尚须研究的问题,以推进半精养水库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