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5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完成星座全球组网。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采用新一代全球广播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BDGIM),为用户提供电离层延迟改正服务。本文利用高精度全球电离层格网(GIM)以及实测BDS/GPS数据提供的电离层TEC作为参考,从延迟改正精度及北斗单频伪距单点定位应用、模型系数性能等方面,对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前后(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7月20日)BDGIM模型的改正精度等应用性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将其与美国GPS播发的Klobuchar模型和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播发的BDS Klobuchar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BDGIM模型在对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完成前后电离层延迟修正精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上述时段内,以国际GNSS服务(IGS)发布的最终GIM产品为参考,BDGIM模型在中国区域、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电离层修正百分比分别达到84.45%、74.74%和64.57%;以选取的全球83个GNSS检测站BDS、GPS双频数据实测电离层TEC为参考,BDGIM在中国区域、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电离层修正百分比分别为73.12%、70.18%及68.06%;当BDGIM模型应用于北斗单频伪距单点定位时,在中国区域、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分别实现了2.22、2.66和2.96 m的三维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2.
为了分析与评估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全球电离层TEC格网产品精度,该文基于iGMAS及IGS各电离层分析中心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产品,进行了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GMAS与IGS、CODE、JPL、ESOC、UPC等IGS电离层工作组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产品,在全球、不同纬度带和欧洲等不同区域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和强相关性,互差为0~2.0 TECU;JPL分析中心GIM的内符合精度约为2.5 TECU,iGMAS、IGS、CODE、ESOC和UPC等分析中心GIM的内符合精度均小于1.5 TECU;在2~8 TECU的精度范围内,iGMAS全球电离层TEC格网产品的精度总体与IGS、CODE、JPL、ESOC、UPC等IGS电离层工作组的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33.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uroral kilometric radiation (AKR) measurements in the POLRAD experiment on the INTERBALL-2 satellite has revealed a dependences of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AKR generation region on geomagnetic activity: the generation region rises upward and expands with increasing magnetic disturbances. Based on our two-year measurements, we found seasonal AKR intensity variations: the AKR maximum and minimum are observed in winter and summer, respectively.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the dependence of the spectrum on geomagnetic activity are assumed to have a common physical nature—the background-plasma density variations in the region of the AKR source attributable to plasma flows from the ionosphere into the magnetosphere.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原理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的异常探测方法,详细介绍了时间序列法、Kalman滤波和小波变换在电离层异常探测中的原理和应用,总结了传统方法和新方法在电离层异常探测的应用发展情况,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未来中国采用电离层异常探测开展地震预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5.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会使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信号产生相位延迟,进而影响生成DEM的精度,特别是对L和P等长波段信号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针对不同TEC分布模式的电离层开展研究,构建了电离层对星载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表明对于特定波长的In SAR信号,不同TEC分布模式对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不同:TEC均匀分布的电离层模型对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较小,并可通过相位解缠、基线估计等环节进行很好的补偿;而TEC不均匀分布的电离层模型对In SAR精度的影响较大,仅靠相位解缠等过程不能较好地消除,必须通过向干涉图中加入电离层影响模型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36.
At altitudes above 93 km in the atmosphere, magnetic and electric fields can affect the modes and rates of non-turbulent diffusion of ionized meteor trails. Anisotropic diffusion is expected. Most theories of anisotropic diffusion, and indeed most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concentrated on the effects of the magnetic field in producing this anisotropy, and different rates of expansion are expected in directions parallel to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magnetic field lines. In this study, we use interferometric meteor radars to investig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ambipolar diffusion coefficient on viewing direction relative to the magnetic field, and show that the dependence is at best weak when daily averages are used. We then demonstrate that the reason for this effect is that the positions of maximum and minimum diffusion rates varies as a function of time of day, and that daily averaging masks the anisotropy. One possibility to account for the observations is that this strong diurnal variation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electric fields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which are often tidally driven. An alternative possibility is a diurnal cycle in mean meteor entrance speeds. We lean towards the first hypothesis, but both possibilities are discussed. We demonstrate our results with data from several sites, but particularly using the Clovar radar near London, Ontario, Canada.  相似文献   
37.
传统码相组合算法能探测7~8周以上大周跳,而传统的电离层残差法仅对于±4周以内的周跳可实现唯一分离,这限制了两者组合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对码相组合探测与修复周跳方法进行改进,使得改进的码相组合与电离层残差法能够完全探测周跳.经理论与实验分析,组合改进的码相组合法与电离层残差法两者结合能够完全探测采样间隔小于10 s观测数据中的周跳,对动态非差观测值数据的周跳自动探测与修复有极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中山站高频相干散射雷达于2010年4月建成投入观测,并加盟SuperDARN雷达观测网,成为我国探测电离层对流的重要手段。首先简要介绍中山站高频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然后利用该雷达第一年的观测数据,给出了每个波束观测的电离层回波总数随距离和回波强度、多普勒速度及谱宽的分布,以及电离层回波发生率随频率的变化特性。观测结果和射线追踪的模拟计算表明,由于波束指向不同,电波波矢方向与地磁场形成正交条件的区域有所不同,因此会造成不同频率下,不同波束观测的电离层回波发生率的差别。  相似文献   
39.
全球电离层时空变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谱分析和小波分解的方法对全球电离层VTEC量的时空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使用IGS中心发布的全球电离层网格图数据,分别从高中低纬度全年变化特性、南北半球全年变化特性、全球范围内随经纬度的变化特性对电离层VTE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中低纬度地区VTEC量具有周日和半周年变化现象,在二分点处存在峰值,南半球电离层较北半球电离层活跃,经度变化对VTEC值的影响较纬度变化大,总体上,太阳辐射是电离层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0.
据球谐函数模型系数的特点,采用ARMA(p,q)模型对球谐函数模型系数进行预报,由球谐函数模型计算电离层VTEC。提出了针对某一时刻球谐系数进行预报的方法,相比传统按照时刻顺序的预报,预报时间大大延长,预报精度也有所提高。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中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预报精度偏低,同时,一天中不同时刻预报结果有所差别,前半天的预报效果明显好于后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