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试论矿化空间分布的有序性规律及矿体定位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民  赵鹏大 《地球科学》1995,20(2):144-148
本文系统论述了矿化空间分布有序性规律的普遍性,表现形式、成因机制、并辅以实例分析,强调指出矿化有序分布规律的预测和找矿意义,并提出了矿体定位预测的原理以及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52.
春小麦日蒸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利用称重式仪器——水力蒸发器,观测了不同天气状况、不同生育时期及浇水前、后一天内各时段春小麦的蒸散量。研究结果说明:春小麦夜间(20-08时)蒸散量较小或为负值;蒸散量从08时开始增加,到16时左右达最大值;16时或18时以后蒸散量开始减小,夜间02-06时达全天最低值。晴天春小麦的蒸散量高于阴天,以10至18时差距最大。春小麦灌水及降雨后蒸散量有所增加。且不同时段的蒸散量与气温及水力蒸发器地面温度呈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653.
季子修  蒋目巽 《地理学报》1993,48(6):516-526
本区海岸现有30%的岸段为侵蚀海岸,海平面上升将使海岸侵蚀加剧。海平面上升因素在海岸侵蚀诸因素中的比重较国外同类研究结论偏小,这与本区海岸的特殊演变原因有关。海平面上升通过潮流、波浪和风暴潮作用增强,海岸潮滩和湿地损失,岸滩消浪和抗冲能力减小等途径引起海岸侵蚀加剧。其结果是,侵蚀岸段扩大,淤涨岸段减少甚至转为侵蚀,潮间带宽度变窄,坡度加大,从而使沿岸海堤等挡潮工程的标准要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654.
雷州半岛气象灾害频繁,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台风、干旱、暴雨、强对流、雷电、寒冷、高温等气象灾害侵袭。本文分析了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55.
论文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从乡村聚落、土地、人口、经济和人居环境5个维度出发,构建乡村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位序-规模法则等分析和评价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规模等级结构。结果显示:① 武汉市新城区乡村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乡村发展水平高的行政村集中分布在黄陂区南部与东西湖区东部的交界处、汉南区东部和江夏区北部,发展水平一般及以下的行政村广泛分布。② 新城区乡村发展规模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且高位次行政村发育不足,中低位序行政村广泛发育,乡村规模较为分散,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③ 新城区乡村聚落等级体系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并与按市场原则(K=3)分布的中心地理论模型相接近,中心地等级较低。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乡村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6.
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监管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博  杨旭  吴相利  曹原赫  蔡莹  王雪微  赵程 《地理研究》2019,38(7):1777-1790
基于中国2010—2016年的地级市污染监管水平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计量模型等地学方法,分析中国地级城市污染监管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 2010—2016年中国污染监管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且区域性和集聚性特征明显,东南部地区为稳定的高值集聚地区,中西部地区为稳定的低值集聚地区。② 中国城市污染监管水平属于次位型分布,监管规模分布的分散趋势大于集中趋势。③ 城市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占比等对城市污染监管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规模对污染监管水平存在负向的影响。④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密度对污染监管水平起到显著的直接效应;第二产业占比、二氧化硫排放量等起到了显著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657.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睿 《地球学报》2009,30(1):95-102
本文对贵州省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微量元素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①微量元素迁移规律表明亲硫元素Au、As、Pb、Zn和亲铁元素Ni、Cu、Mo为主要的带入元素。迁出的元素为受蚀变影响较强的Nb、Hf、Sr等元素;②相关系数计算表明Cu、Zn、Mo、Pb、As等元素均与Au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较为密切。其中Cu、Zn、Pb、As与Au的相关系数最高,反映出毒砂、方铅矿、闪锌矿及含铜矿物可以作为找矿的标志;③微量元素R型聚类分析表明Au、Cu、Zn、Bi、As、Pb和Mo为同一个元素组合,反映出一个多金属矿化阶段,说明了金矿与铜矿、方铅矿、毒砂和闪锌矿为同期生成;④蚀变热液是一种来自深部并携带亲硫元素(Au、As、Bi、Pb、Zn、Tl)的流体。  相似文献   
658.
以近几年来胶西北地区几个大型以上规模“焦家式”典型金矿床的深部勘查资料为基础,从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变化、蚀变及矿化,主要有益组分金、银含量及变化、金矿物特征等方面对矿床深部和浅部矿体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床深部矿体规模变大,产状变缓,大部分矿体无明显的侧伏,矿体形态由复杂到简单;矿体主要有益组分金、银含量在矿体浅部的中上部相对较高,向下逐渐变贫;深部矿体总体品位较浅部低,较均匀,变化较小;在主矿体之下远离主裂面分布在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内的矿体,金品位明显高于主矿体,品位变化较大;由浅而深金银品位比值有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659.
基于一个上限分析方法的深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邹广电 《岩土力学》2004,25(12):1873-1878
提出了一个以塑性力学的上限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深基坑基底抗隆起稳定分析方法;该法从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普朗德尔-瑞斯纳解答的滑裂面出发,建立基本破坏模式。引入莫尔-库伦屈服准则得到其流动法则后,求得塑性区的协调速度场,从而通过虚功率原理求得深基坑基底的极限承载力,最终求得深基坑的基底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浦东张杨路商业购物中心第一商厦的深基坑分析,揭示了该商厦施工期间基坑基底发生严重隆起破坏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60.
影响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的知识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空间数据挖掘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面向应用的新技术。运用1998年夏季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 探测反演出的红外辐射亮温资料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分辨率有限区域分析预报系统产品中的数值格点预报资料 (HLAFS) 对青藏高原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 进行了自动追踪。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关联规则研究了移出高原的MCS与其环境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400 hPa这一层次,等压面高度、相对湿度、涡度、散度、垂直速度这5 个物理量是影响其移出高原的主要因子;而在500 hPa 层次,移出高原的MCS与等压面高度、相对湿度、温度、垂直速度和K指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