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李连廷 《云南地质》2010,29(2):165-167
老挝南部的波罗芬玄武岩地区广泛出露赤(褐)铁矿床,为风化残积型。规模及品质受制于原岩、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2.
胡维竹  杨茂齐 《云南地质》2010,29(2):197-200
综合运用低纬度化极与建立模型正演等数据处理手段进行隐伏矿体预测,发现与成矿有关的磁异常,显示良好成矿前景。钻孔证实有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73.
黄琴辉 《云南地质》2010,29(4):499-502
研究区浅部以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热液脉型Cu、Au、Pb、Ag矿床为主,深部形成斑岩型Cu、Mo矿床。矿体受地层及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硅化、黄(褐)铁矿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主要的围岩蚀变,亦为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4.
宁佐金 《云南地质》2010,29(4):409-415,381
大红山铜铁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铁铜矿床之一。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等综合研究,分析矿床控矿因素,提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5.
矿床位于江城中新生代拗陷盆地,铅锌矿赋存于F1断层两侧景星组下段一、三、五岩段中,分砂岩型和角砾岩型。存在三种矿物组合,受盆地演化、构造、岩性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76.
邹顺坤  张志平 《云南地质》2010,29(3):299-302,244
红牛矿属印支晚期义敦岛弧带南段、中甸弧主弧期远程熔体(岩浆)—溶液改造型矽卡岩矿床,赋存于上三叠统曲嘎寺组第二段地层中。除典型矽卡岩铜矿床特征外,出现成矿温度较高的辉钼矿,推测矿区深部应发育含矿性较好的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寻找大—超大型矽卡岩—斑岩复合型铜钼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7.
泰保燕  郭增建 《内陆地震》1993,7(4):300-318
面对复杂的前兆场,进行场、源区分,确定未来大震位置,一直是地震预报中的难点之一。文献[1]首先提出统计物理学中描述系统演化的序参量的整个历程图λ型与大震由孕震、发震和震后的前兆后效过程曲线相类似。λ型的尖锋处相应于临界点或大震发生,尖锋前为对数曲线,尖锋后为急剧下降。根据模拟实验大震震例,进一步研究了λ型与震中距的关系,证明了λ型只有在源区和近源区出现,源外区和远源区λ型将发生畸变,因而提出了λ型和非λ型是判断源、场区前兆的重要指标。最后对λ型产生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8.
成都粘土孔隙性的微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隙是土结构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特征对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应用结构图象定量分析系统对成都粘土孔隙性的微观研究成果并对孔隙的大小、数量、形状、类型和定向程度等形态和几何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This paper forms the first part of a revision of the ammonite faunas of the Cenomanian stratotype in the environs of Le Mans, Sarthe, France.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ammonites in the area is briefly noted, as is the lithostratigraphy. The systematics of the heteromorph ammonites (Ancyloceratina) is described, and the following taxa documented: Hamites simplex d'Orbigny, Sciponoceras baculoides (Mantell), Sciponoceras gracile (Shumard), Anisoceras plicatile (J. Sowerby), A. aff. plicatile, Idiohamites alternatus vectensis Spath, I. ellipticus radiatus Spath, Hypoturrilites gravesianus (d'Orbigny), H. tuberculatus (Bosc), H. mantelli (Sharpe), H. sp., Neostlingoceras carcitanense (Matheron), N. aff. carcitanense, Turrilites costatus Lamarck, T. acutus Passy, T. scheuchzerianus (Bosc), T. boerssumensis Schlüter, Mariella dorsetensis (Spath), M. cenomanensis (Schlüter), M. group of cenomanensis (Schlüter)-lewesiensis (Spath), M. spp., M. (Plesioturrilites) sp., Scaphites equalis J. Sowerby, S. obliquus J. Sowerby, S.(?) sp., and S. sp. juv.  相似文献   
80.
台湾集集和华北大同地震序列的定量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文兵  马丽 《地震》2004,24(1):155-162
介绍了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1999年开始的台湾集集地震序列(主震Ms7.6)和1989年开始的大同地震序列(主震为Ms5.7)。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了二个序列的ETAS参数向量,并结合各自的孕震环境和机制分析了二个地震序列的异同和序列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