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6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473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524篇
地球物理   1339篇
地质学   1396篇
海洋学   925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7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41.
王宇  李丽辉 《云南地质》2005,24(3):264-274
本文介绍德国南部岩溶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概况、水文地质特征,引入关于岩溶水文地质垂向分带的概念模型。着重评述多电极地电探测、地面穿透雷达、地面核磁共振三种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对德国岩溶水开发方式及保护措施进行具体分析,介绍了德国民众对地下水、矿泉水的认识。最后,将德国岩溶水勘查技术与国内现状对比评价,明确应当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2.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环流型及水汽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冬、春季雪灾是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本文利用历史天气图和国家气象中心T106L19全球模式的分析值格点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牧区近20年来冬,冬季降雨的天气形势和水汽场。结果表明,北脊南槽型、乌山脊型、阶梯槽型和国境槽型是造成高原东部牧区降雪的四类主要环流型;在高原东部牧区强降雪天气过程时气柱可降水量有明显增加,记要降雪区与水汽通量辐合区吻合,主要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地区。  相似文献   
143.
用940 nm通道遥感水汽总量的可行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940 nm水汽弱吸收带和其附近窗区选取若干探测通道, 采取不同通道组合, 模拟计算通道反射率比值, 并建立了该比值与水汽含量之间的统计关系。用探空观测独立样本检验水汽含量模拟计算结果, 相对误差小于6%。  相似文献   
144.
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1,自引:12,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科技界十分关注气候王馥棠变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影响的评估, 开展了许多重大项目和课题的研究。该文仅就气候变暖对我国自然植被、农业、森林、水资源、能源利用和区域海平面上升等领域影响评估研究的若干有意义的初步结果简要归纳和评述如下:取自不同GCM模型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影响评估模拟表明,我国的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同当前气候(1951~1980年)下的模拟分布相比,到2050年我国几乎所有地方的农业种植制度均将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将导致复种指数增加和种植方式多样化,但降水与蒸散之间可能出现的负平衡和土壤水分胁迫的增加以及生育期的可能缩短,最终将导致我国主要作物的产量下降。气候变暖对我国水资源最明显的影响将会发生在黄淮海流域,这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短缺将大大提高。同时,气候变暖将改变我国室内取暖和降温的能源需求关系:北方冬季取暖的能源消耗将减少, 而南方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将会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将使我国三个主要沿海低洼脆弱区,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面临部分遭受海水淹没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5.
We have recently set up a new procedure for characterising the water soluble organic compounds (WSOC) in fog water, for which information is still rather limited. Fog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the 1998–1999 fall–winter season in the Po Valley (Italy) were analysed following this procedure, which allows a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hree main classes of organic compounds (neutral species, mono- and di-carboxylic acids, polycarboxylic acids), together accounting for ca. 85% of the total WSOC. This procedure also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main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hree classes of compounds (functional groups, aliphatic vs. aromatic character, etc.). The enhanced chemical knowledge on fog/cloud chemical composition opens new scenarios as far as chemical an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in clouds and fogs are concerned.  相似文献   
146.
The impact of changing catchment vegetation type on mean annual runoff has been known for some time, however, the impact on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has been established only recently. Differences in annual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changing vegetation type on mean annual runoff and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are briefly reviewed. The magnitude of any change in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owing to a change in catchment vegetation type is related to the pre‐ and post‐change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 seasonality of precipitation, assuming that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remains constant throughout.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type and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fo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tream ecology and fluvial geomorphology.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7.
灾害生态学——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灾害生态学有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灾害实际上是一种异常的生态学现象与过程,因此需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加以研究,特别是要对灾害系统的发生成因、类型、时空分布、发展、危害、预测、控制和灾后恢复等的全过程生态学现象和规律以及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同时指出,当今,应围绕重大的全球性环境灾害问题,对其发生与发展的生态学机制与生态学后果,以及减轻、防范这些灾害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8.
DSQ型水管倾斜仪是“九五”期间推出的数字化地震前兆仪器,本文介绍了一些如何调整换能器的电压灵敏度及调整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9.
1999年 7月 11日乌鲁木齐台钻孔应变观测井的水位突然变化 ,通过计算该台应变与水位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 ,研究了水位与应变的关系 ,认为利用此关系可以排除水位对观测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分析认为乌鲁木齐地区的年降雨、年气温对新 0 4号井、新 1 0号井水位和新 1 0号泉流量没有明显干扰。新 0 4号井、新 1 0号井和新 1 0号泉的震兆特征是 0 4号井水位为负异常 ,1 0号井水位、1 0号泉流量为正异常 ,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观测点所处的构造环境有关。预测了新疆及邻近地区未来一年或稍长一段时间内有发生 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