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喷发的火山弹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新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烧山的火山弹形态和内部结构;对比和讨论了近球状、纺锤状、椭球状和圆饼状火山弹的 体积估算和准确的表示方法;初步研究了火山弹的形成、空中飞行和落地变形的动力学过程。根据老黑山火山弹的分布情况,计算出了老黑山新期喷发时火山弹达到的高度范围。  相似文献   
22.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老黑山、火烧山是我国有详实史料记载的喷发时间最新的活火山,公元1720—1721年喷发距今已300年.火山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密切,但在熔岩台地上较难区分熔岩流动造成的岩石变形与地震造成的构造变形.前人利用地震台网记录和史料记载,对老黑山和火烧山地震的活动特征、火山喷发与地震的关系做过大量研究,但迄...  相似文献   
23.
五大连池火山区水文地球化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大连池火山区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孙如波杜建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地震火山监测站,五大连池164155)(国家地震局分析中心,北京100036)关键词地下水地球化学五大连池五大连池火山群是我国较年轻的火山群之一,火山喷发时间为2076Ma至公元1721...  相似文献   
24.
五大连池火山群喷气锥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大连池火山群1537个喷气锥中,多数分布在火烧山熔岩流中,在水量充足的五池到四池之间的熔岩台地上,喷气锥数量集中、个体较大、发育良好。通过对五大连池火山群喷气锥的形态结构和集中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水蒸气在混合气体形成喷气锥中起主导作用,重力也在喷气锥形态塑造上有一定意义。含挥发分的基性岩浆溢流到在靠近水域的地区时表层冷凝固结,内部熔岩仍温度高、粘度低,与地下水作用形成火山气体和水蒸气构成的混合气体,气体冲破表层间歇溢出时,带动熔岩外掀堆叠在喷气孔周围形成喷气锥,中央保留气体多次逸出的通道形成中空结构。当气体压力不足以使熔岩从喷口溢出,喷气锥的生长停止。  相似文献   
25.
刘祥  郎建军 《地质论评》2011,57(5):650-658
黑龙江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岩屑崩落(debris-avalanche)形成小丘状沉积.老黑山火山西面、东面和东南面有数十座小丘,火烧山火山北面和东北面也有数十座小丘.最大的小丘高约17m,基座直径50m以上.最远的小丘距火山2km.小丘为崩落堆积的岩块相,由巨大的崩落岩块组成.崩落岩块为灰紫色玄武质...  相似文献   
26.
五大连池火山群北部的尾山火山形成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具中心式火山喷发,距今(0.57~0.31)±0.05 Ma。同美国芬顿山干热岩项目所在地火山活动于1.40~1.10 Ma相比,其下方具备发育正在冷却中的岩浆囊的可能。重、磁法勘查结果表明,尾山地区基底以北宽河组(Pt3-∈1b)变质岩为主,放射状断裂和环形构造发育,外环影响直径12~13km,是地壳浅部火山穹窿构造的反映。天然地震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勘查结果表明,尾山下部火山岩浆囊顶界埋深6.5km,至8km深度面积扩展至约13km~2,至13km面积扩展至约35km~2,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西大东小的"蝌蚪状",可能构成了尾山地区干热岩体的热源。大地电磁测深(MT)勘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高导体/高温岩体主体顶界埋深5km,最浅达3km。MT单点勘查曲线及图解表明,尾山西侧(B点)在约2km深度,电阻率值降至2Ω·m以下,4~6km小于2Ω·m的低电阻率区域逐渐连成片,6km以下几乎整体小于2Ω·m。综合分析认为,五大连池尾山地区具较好的干热岩地热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7.
五大连池火山与冷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火山活动与温泉关系的分析基础上,讨论了五大连池区的冷泉现象,结果表明火山区的泉水温度并不是描述火山活动性的惟一指标,五大连池区的火山气体,微震活动和地热梯度等特点清楚显示了该区火山群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28.
五大连池火山1720-1721年喷发观测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洪洲  吴雪娟 《地震地质》2003,25(3):491-500
存于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的五大连池火山喷发满文史料 (由吴雪娟发现并译成汉文 ) ,详细记载了五大连池火山在 172 0年 1月 14日至 172 1年 3月 18日喷发形成老黑山、172 1年 4月 2 6日至 172 1年 5月 2 8日喷发形成火烧山的全部过程 ,记述了这 2座火山的喷发时间、地点、喷发状态和火山堰塞湖形成以及参加观测的人员情况等各种史实。这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对火山喷发仅有的一次有组织的观测活动 ,这些记录为火山观测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 ,也表明中国是世界上火山观测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以往认为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的时间为公元1719— 172 1年 ,实际应为公元 172 0— 172 1年  相似文献   
29.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岩浆房动力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浆房系统的稳定性决定于岩浆房本身的冷却和内部运动以及岩浆房周围岩体的挤压和振动等外界因素,一定条件下,外部因素可能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以五大连池新期火山老黑山岩浆房为例,基于岩浆热传导方程和岩浆房系统振荡的杜芬方程组,通过数学变换和计算得到: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岩浆房固结与否和岩浆房中岩浆的存在历史密切相关;围岩无预热条件下老黑山岩浆房已固结了6 0年左右,而在充分预热条件下,岩浆房尚需6 0年左右才完全固结,因此较保守的结论是岩浆房已近于完全固结。同时杜芬模型揭示火山区岩浆房系统可能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30.
论新托尔巴奇克火山对五大连池近代火山研究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托尔巴奇克火山是世界上著名的大裂隙喷发火山,前苏联火山学家对这次喷发有准确预报,而且从喷发的第一天起就做了详细观测记录,取得了丰富的观测研究成果,本文从火山锥体的形成,喷发区特征和监测预报三个方面论述这些成果对研究我国五大连池近代火山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