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163篇
地质学   889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13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water ecosystem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the healthiness of ecosystems in rivers and lakes, and the basic premise of river healthiness is to ensure th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of rivers. Shenyang City is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most rivers in the territory of Shenyang City are plagued with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such as dry-up of river way, wetland shrinkage and groundwater overdraft. In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water ecosystem, Shenyang City should first study th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of river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efined the connotation, composition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of rivers and selected eight major rivers in Shenyang City for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study and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vers and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s in Shenyang City. We calculated the basic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and consumptive water demand for evaporation and seepage of river ways respectively and thus obtained the total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for eight rivers. In total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of rivers, consumptive water demand for evaporation and seepage of river ways accounts for 51% and the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of rivers accounts for 49%  相似文献   
992.
在农地流转市场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农户间的耕地流转无疑会缓解因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造成的耕地撂荒现象,但仅从农户尺度上分析难以揭示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耕地撂荒间的关系。运用重庆市武隆县17 个乡镇40个自然村的308 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次上探讨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程度及农地流转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① 农户尺度上亩均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是否撂荒的影响不显著,而在村庄尺度上显著。② 亩均务农劳动力与耕地撂荒规模的偏相关回归分析中,控制耕地流转和不控制流转条件下,农户尺度上两者的偏相关系数和简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138 和-0.027,前者在1%水平上显著,而后者不显著;村庄尺度上,控制流转和不控制流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3 和-0.294,均在5%水平上显著。③ 在农地流转市场较为完善的地区,选择在村庄尺度上进行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影响分析研究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海南省三沙市行政建制特点与海洋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区是地方政权存在的地域,中国在海南省成立的三沙市,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域面积最大、人口在市一级行政机构中最少的地级市。三沙市成立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南海岛礁、开发南海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深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以及水下文物资源等。在阐述三沙市的历史沿革、区位、政区规模以及政区形态特征等基础上,分析了三沙市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以图、表的形式反映了中国提出的油气招标区块的数量、面积和深度。最后提出三沙市应以旅游、水产、油气、水下文物等为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海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使资源开发达到持续、绿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4.
对0817号热带风暴"海高斯"造成的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右侧生成的低空急流,将低层高能暖湿空气向暴雨区不断地输送,加上低层辐合,为此次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输送和层结不稳定条件。同时,来自中纬度西风槽后部的弱冷空气,在对流层低层与暖湿空气相互作用,对暖湿空气具有明显的抬升作用,促使了热带低压的对流发展和暴雨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5.
杭州市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杭州市各气象观测站和自动气象站多年气温资料,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和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极端高温与高温日数作为高温致灾因子风险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杭州市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对杭州市高温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杭州市高温天气灾害较为严重,常出现38.0℃以上的高温,40.0℃以上也不少见,最高达到42.9℃;高温日数较长,最长持续时间超过50 d。杭州市高温灾害危险性风险高值区大部分集中在杭州城区所在的东北部平原,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西湖区西南部、萧山区及余杭区大部。另外,富春江、分水江等沿江两岸,西南部的河谷、盆地以及中部地势较复杂的谷地、盆地等低海拔地区也处于高温危险性中高值区域;北部天目山、西北部昱岭及白际山、西南部千里岗山及龙门山脉高海拔地区均属于危险性风险低值区域。  相似文献   
996.
2007-2008年武汉市空气质量预报和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开展武汉市空气质量预报研究,研讨武汉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2007-2008年武汉市空气质量优良的出现频率为77.6%,且未出现超过轻度污染的情况,其中夏季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其他季节。经验证,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建立的预报模型对武汉市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级别预报准确率达78.1%。统计各级预报准确率发现,此方法较适用于空气质量为Ⅱ级的情况,提出在使用时应结合天气预报和前一日空气质量监测实况对预报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97.
当前的3维GIS重视3维空间方面的研究。重点是研究3维空间的几何对象的数据组织、操作方法以及查询分析等内容。本文通过对3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CityGML语义的以建筑物为主的城市目标3维空间数据组织方法。这种方法丰富了城市3维空间数据建模,尤其对3维中的城市目标查询、统计和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数字城市"是城市管理和规划体制的一次大变革。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借助云计算、物联网、传感网,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手段,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3维描述,从而构建城市发展的数字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999.
高度城镇化背景下水系演变及其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高度城镇化对水系剧烈影响的事实,以该区太湖平原苏州市为例,选取河网密度、水面率、分形维数和支流发育系数作为水系变化指标,运用GIS分析近50年来河网的时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水系变化对于城镇化及降水变化的定量响应,分析高度城镇化下水系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研究区水系呈衰减趋势,河网密度、水面率、分形维数和支流发育系数分别下降5.6%、19%、1.2%和3%;区内水系禀赋差异大。②近50年来水系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镇化,气候变化对其影响相对较弱;在水系变化中,城镇化的贡献率在67%以上。③随着城镇化率增加,研究区河网密度、分形维数、支流发育系数呈现先增长后衰减的"倒U型"曲线特征;苏州的高度城镇化与其水系表现出"先松弛,后紧密"的关系,二者的发展目前处于曲线右侧;未来将过渡到"高水平适应阶段"。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城镇化与水系发展关系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水系系统的健康、绿色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缪旭煌  陆大进 《江苏地质》2019,43(3):415-420
物探方法于已广泛应用地热能资源开发。太原南部地热开发方式是利用深部地热资源进行循环水供热,因田庄断裂垂向断距>1 500 m,是影响太原南部地热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其下降盘含热层深度>4 000 m,开发成本极高,因此需要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查明断层位置及走向。在城市进行物探工作,方法选择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选取以重力为主、地震方法或CSAMT方法验证的方案。田庄断裂较为陡立,利用经2个已知孔剖面的重力水平一阶导数求取上断点位置,再利用剖面追踪布设方式确定断裂走向,结合CSAMT方法及已知钻孔资料综合拟合新生界覆盖层厚度。结果表明:田庄断裂由北东东向转北东向,田庄村东侧发现断裂错位,且方向发生改变;研究区东北—西南方向,沿田庄断裂覆盖层厚度逐渐增大。断裂位置及新生界厚度得到了西-GXWL探-1孔及后期施工钻孔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