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4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793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393篇
地球物理   422篇
地质学   1793篇
海洋学   37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7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91.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硬粘土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长不工三角洲地区全新统下伏的硬粘土层具有粘粒胶膜,裂隙,植物根茎等暴露成标志,系古土壤。古土壤层厚 度多在2.0m以上;剖面具有多个粘聚层,但缺乏钙积层;半数以上研究钻孔的古土壤层中出现有孔虫;剖面的磁化率值低而平稳,磁组构参数变化范围广。  相似文献   
992.
A geologic anomaly is a geologic feature or structure that departs markedly from it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with respect to composition, texture, or genesis.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 anomalies related to mineralization is based upon specific geologic factors and a combination of features, such as structural, temporal, and spatial, and draws upon special effects that are due to ore-forming processes. An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 anomalies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area in southeastern China has led to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nomaly subtypes and the occurr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re deposits. Consequentl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have been reached: the type of anomaly reflects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that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iron, copper, and gold deposits in the area; sedimentary geologic anomalies are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tratiform deposits; structral complexity anomalies are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u−Fe−Au deposits; magmatic anomalies reflect geologic processes in which Fe and Cu elements were separated from magma and enriched into ores; and the geologic combination entropy anomaly is proposed as a comprehensive variable that is related to favorable ore-forming environments and that can serve as a quantitative index that can be used in mineral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993.
地球灾变事件是导致古生物大规模绝灭和沉积环境突变的根本原因。我们研究了峡东庙河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剖面,获得REE及其它微量元素异常和大量微球粒等灾变事件的证据,从而判定庙河生物群的大绝灭是由于陡山沱期末的一次地球灾变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对成矿溶液性质的认识是矿床成因和预测矿床的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讨论“酸性成矿溶液成矿机理”的报导甚少。作者认为,既然火山气体冷暖水是强酸性的,地壳中的岩浆气液冷凝水必然也是强酸性的,其pH接近于零,由岩浆气液冷凝水演变成的合矿溶液及其成矿作用在地质中可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讨论了岩浆气液冷凝水向含矿溶液转变的条件和机理、含矿溶液成矿的条件和机理,以及随后溶液又向近中性卤水成分演变的规律。本文以扬子地块西南缘低温热液交代改造型矿床为例,揭示地壳中酸性含矿溶液成矿的普遍规律及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995.
陕南汉中碑坝地区是扬子克拉通少数可能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地区之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表明,后河“群”主要岩石类型之一的TTG片麻岩形成时代约为2400Ma,其REE和岩石化学特征与新太古代TTG片麻岩类似;混合岩类Sm-Nd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其原岩或源岩的形成时代约为2700Ma的新太古代,在岩石化学成分上与钾质花岗岩或闪长质岩石相当,与太古宙高级区新太古代典型钾质花岗岩相近似;区内斜长角闪岩形成于2200Ma,与区内混合岩化作用发生的时代稍早或基本一致;局部存在的变流纹岩与火地垭群铁船山组双峰火山岩属同一岩浆作用过程在区内不同区段的体现;后河“群”各类基底岩石有基本同一的Rb-Sr等时线年龄(1201Ma±240Ma),反映了元古宙中晚期构造热事件对早期各类岩石Rb-Sr同位素体系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96.
陈瑞君  王安东 《地球学报》1997,18(Z1):111-113
本文利用硅岩中Si、O、C和Rb-Sr多种同位素的组成特点及分布趋势作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标志,来判别扬子地台晚震旦世以来硅岩的成因、物质来源和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中扬子台地及其南缘早奥陶世道保湾期生态地层的研究,划分出了7个生态相域,即:Batostoma-Calathium群落台地生物礁生态相域、Calathium-Archaeoscyphia群落台地生物礁生态相域、Sinorthis群落内陆棚生态相域、Cameroceras群落中一外陆棚生态相域、Endoceras群落深水斜坡生态相域、Tatragraptus群落盆地边缘生态相域、Didymograptus群落深水盆地生态相域。根据生态相域的组合特征,建立了4个生态相区和1个生态相体系。生态地层研究的结果揭示了中扬子台地及其南缘道保湾期的生态特征、古生物地理和古构造及沉积古地理等特征。  相似文献   
998.
沈安江  陈子料 《地质论评》1997,43(1):91-100,T002
本文提出了中下扬子二叠纪礁碳酸盐岩主要作用类型有造礁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及裂隙作用,经历了海水,混合水,大气淡水及埋藏成岩环境,按下列序列演化,造礁作用-海水胶结作用-蒸发海水白云石化-淡水渗流带淋溶及潜流带胶结作用一混合水白云石化-浅埋I胶结,白云化及溶解作用(T1/P2)的多期交替-深埋藏胶结(含J3/J2古表生构造岩溶作用)一深埋藏溶解-深埋藏白云石化-浅埋藏II及表生淋溶  相似文献   
999.
 扬子地区早震旦世时期沉积岩黄铁矿具有重的硫同位素组成,其δ14S值从早震旦世椿木组地层的24‰左右逐渐变得更正。在早震旦世扬子地区广泛沉积碳酸锰矿和黑色页岩的民乐组时期达到极正值+60‰,然后又降低至+16‰-+20‰。上述硫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支持了扬子地块属晚元古Rodinia超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假设。从晚震旦世早期陡山沱组底部开始,沉积岩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的δ14SS出现负值,并继续降低至-27‰以下。早震旦世晚期-晚震旦世早期沉积岩中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沉积盆地古海洋环境的剧烈变化,它与大约7亿年时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以及扬子地块与其它大陆分离的地质推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00.
扬子地台西南缘铜金铅锌银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地台西南缘位于滨西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和秦祁昆成矿域的结合部位,是中国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具广阔的找矿前景。本次采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并结合区内的成矿系列和成矿特征,共预测出Ⅰ级成矿带6个,Ⅱ级成矿远景区带6个,Ⅲ级重点普查区12个。在此基础上,依据矿种急缺度、成矿条件有利度、预测依据充分度、预测矿床规模大小度、预测靶区可利用度、交通方便度、区位条件有利度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度8原则,且分别赋值进行半定量评价,从而优选出十佳找矿靶区并进行了排序。这些找矿靶区都转入普查,经过部分工程验证,得到了证实,开拓了科研找矿,理论找矿,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