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339篇
地球物理   488篇
地质学   618篇
海洋学   630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2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浅地层剖面交互拾取解释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浅地层剖面探测在海洋学研究与海洋工程调查中使用愈来愈频繁,剖面资料的解释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因浅地层剖面实际解释工作的需要,结合浅地层剖面资料的特点,研究并实现了剖面反射层位的自动拾取、利用Event号交互拾取特征点、等Ping间隔拾取、求取海底下反射层位厚度等解释功能,这些解释功能的实现加快了剖面解释工作的进度,提高了解释结果的精度,并在实际浅地层剖面资料解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2.
彭俊  蔡锋  李谷祺  雷刚  黄燕 《台湾海峡》2008,27(1):87-91
对福建沿岸岬湾岸型沙质海滩的蚀淤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0418号台风"艾利"袭击下,台风移动路径左侧的两个海滩表现为侵蚀,滩肩蚀低,滨线向陆移动,其中岩下村海滩比卒子村海滩的侵蚀严重,岩下村海滩侵蚀集中在后滨和高潮带,卒子村海滩侵蚀集中在中、低潮带;台风移动路径右侧的衙口村海滩相对比较稳定,仅中潮带出现弱淤积,后滨向陆侧人工堆积沙丘遭受侵蚀.  相似文献   
133.
南麂列岛作为观光旅游的休闲去处正在日益升温,其中沙滩游玩是最大的活动亮点,大沙岙是南麂列岛最具代表性的沙滩,沙滩内生活着较多贝类,随大量人员的涌入和沿岸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大沙岙沙滩贝类的栖息地环境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危害、人为活动正影响着贝类的生长发育。为探明近年来大沙岙贝类种类、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在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1992年)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于2003年再次对大沙岙贝类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沙岙沙滩12种贝类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30.16g/m2和20个/m2,北断面开放区贝类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13.98g/m2和11个/m2)明显少于受监控的南断面核心区(46.33g/m2和30个/m2),贝类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低潮区(48.43g/m2和31个/m2)高于中潮区(28.03g/m2和20个/m2),贝类的平均栖息密度7月高于3月,北断面贝类的季节变化、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大于南断面。与建区初期同季调查资料比对发现,2003年北断面贝类数量下降幅度(14倍)显著大于南断面贝类下降幅度(1倍)。分析认为,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采捕是影响沙滩贝类数量下降的主要外部因子。  相似文献   
134.
Laser line scan imaging and chirp sub-bottom profiling were used to detail the morphology of a submarine mud volcano and brine-filled crater at 652 m water depth in the northern Gulf of Mexico. The mud volcano has a relief of 6 m and a basal diameter of about 80 m. The feature comprises a central, brine-filled crater (253 m2) surrounded by a continuous bed of methanotrophic mussels (Bathymodiolus childressi) covering 434 m2 and a patchy bed covering an additional 214 m2 of the periphery. The brine pool was mostly <2 m deep, but there were two holes of >28 m and 12 m deep, respectively at the northern end of the pool which emitted continual streams of small clear bubbles. Sub-bottom profiles indicated three distinct strata beneath the present surface of the mud volcano. Integration of 17 profiles shows that the mud volcano has been built in at least three successive stages: the lowest stage deposited 35,400 m3, while the middle and upper stages deposited 7700 and 20,400 m3, respectively. Piston cores were taken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mussel bed and a site ∼100 m southwest of the pool. Mussel and lucinid shells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closer core, lucinid shells from the distant core. A mussel shell from 3.4 m sub-bottom had a Δ14C age of 16.2 ka. Mixture of modern carbon with “carbon dead” reservoir material would produce actual ages ∼2 ka less than the radiocarbon ages.  相似文献   
135.
改进型经验正交函数海洋声速剖面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梅  魏亮  周艳霞 《海洋科学》2009,33(1):30-33
鉴于深海温跃层以下往往声速值缺乏,声速剖面不完整的原因,提出一种声速剖面的预报方法:在传统经验正交函数预报法基础上,首先改进协方差矩阵的求解方法,将原始数据的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有效地融合到协方差矩阵中,通过由大量实测数据统计得出的时间函数的经验公式,得到合成剖面,将二者结合,把不完整剖面垂直向下延拓到海底,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法求解协方差矩阵和时间函数较粗糙的问题,给出了完整的海洋声速剖面的准确预报.实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预报精度比传统方法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6.
沙滩休闲旅游价值影响因素分析——以青岛海水浴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康 《海岸工程》2009,28(1):72-80
沙滩休闲游乐价值受到沙滩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征及人口统计因素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游客的个体因素对沙滩休闲游乐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影响游客沙滩选择的因素进行评估,结合沙滩的游客支付意愿和环境保护意愿调查,系统地对不同自然及人口统计因素对沙滩游憩成本、沙滩使用支付意愿及环境保护意愿的影响及关联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环境质量、家庭收入、沙滩游览次数等因素对沙滩休闲旅游价值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7.
青藏高原北缘公格尔山地区地形梯度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山脉的公格尔山地区为试验区域,基于SRTM-DEM数据,采用线状地形剖面和带状地形剖面的研究方法,对试验区从公格尔山顶到塔里木盆地的地形梯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地形梯度与隆升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线状地形剖面清晰直观,操作简单;带状剖面法能较好地反映区域的地形起伏状况。若将两种方法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区域地形研究,则会获得更好效果。(2)从塔里木盆地到公格尔山顶,地形抬升共分3个梯度:分别是从海拔高度2 000m左右上升到约4 500m,从约4 500m上升到将近6 000m,从将近6000m上升到约7500m。地形抬升的不同梯度可能对应着公格尔山晚新生代地貌形成过程的不同隆升过程;而每个抬升梯度的拐点,则对应着不同隆升过程形成海拔高度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138.
基于组件技术的地质剖面图自动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渭军 《海洋测绘》2008,28(4):63-65
绘制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了钻孔属性数据库的特点,利用Surfer绘制钻孔每一层等值线的基础上并在VisualBasic环境下,通过对GeoMap控件的二次开发,而在GeoMap控件中绘制任意两点的断面图,结合钻孔的层编号绘制出每一层断面的封闭区域,最后对该封闭区域进行填充,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高效的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9.
风廓线雷达在重污染天气与逆温层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气象要素地面观测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结合对流层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深入研究了2013—2019年发生在青岛地区的65个重污染天气的逆温层变化特征及其与重污染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岛地区的重污染天气主要发生在12月至次年1月,重污染发生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udex AQI)有“双峰”结构的日变化特征;(2)逆温层早于重污染天气出现,当逆温层高度降低且强度增强,或逆温层高度维持较低、强度维持较强而厚度增厚时,重污染持续或加强;当逆温层高度升高、强度减弱或厚度变薄时,重污染减弱或消散;(3)根据热成风原理,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可以提前3~7 h预测当地重污染天气的发生,从根本上弥补了常规探空资料低时间分辨率的不足。本文首次将风廓线雷达资料用于分析逆温层变化,而不是平流输送作用,这不仅增加了一个判断影响AQI变化气象条件的新手段,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逆温层与重污染天气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一个有效的新途径,对精准预判某地重污染天气发生的具体时间节点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0.
随着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及极端气象的频发,全球海滩总体呈现出一定的退化现象,海滩保护成为海岸带生态修复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华南地区岬湾型海滩分布广泛,以深圳市大鹏湾官湖海滩为代表,基于2020—2021年实测海滩剖面高程数据,分析岬湾型海滩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官湖海滩剖面坡度夏秋缓冬春陡,夏秋侵蚀冬春淤积;海滩沉积物粒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海滩剖面形态受风浪、平均潮位的季节性变化控制,以夏秋季为例,平均潮位逐渐升高,南向波浪强度较大,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海滩后滨侵蚀明显,泥沙离岸输运,并在前滨淤积。补沙方案宜在夏秋季进行,且重点区域为官湖海滩东侧与观海湾海滩,防御方案应主要削弱南向波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