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基于2018年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范围内收集的40213份服务满意度评价调查样本,采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对利用支付意愿法、影子价格法和节省费用法测算出的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估算出2018年我国公众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为671.9亿元。这种综合评估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评估方法收集的评价信息,避免了一种评估方法的片面性,并解决了多种评估方法结果差异性较大的问题,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和可靠。  相似文献   
332.
作为河西走廊内陆河流的主要发源地,祁连山维系着河西走廊绿洲的生存和发展。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作为解决生态脆弱区自然-经济系统不协调的重要举措,生态移民工程兼具生态保护和消除贫困的双重目标,其实施效益及后续提升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文献分析和在武威市的实地调研结果,本文在生态移民概念辨析与研究动向的理论梳理基础上,对祁连山北麓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及后续政策建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属于生态移民,迁入区后续经济发展和移民可持续生计是研究关注重点。(2)生态移民发端早,形式上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主,实施地区以武威市为主,移民民族和生计方式多样化,以移民新村(小城镇)集中有土安置为主,具有较强典型性。(3)在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移民参与工程规划的程度低、搬迁过程中政策福利差距未能较好控制、后续产业发展滞后、人居环境建设不完善等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的问题,影响到工程的公平和效益。(4)自然条件、产业基础、文化水平是影响工程效益的关键因素,凸显生态移民政策的公共价值,客观认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障碍,是解决工程症结的关键。(5)未来要确...  相似文献   
333.
吕宁  祝宏辉  程文明 《地理研究》2022,41(5):1459-1480
推进化肥减施增效是实现中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本文以新疆棉花为例,基于2000—2020年棉花化肥施用量及技术、资本、劳动力投入时序数据,构建生产函数考察了新疆棉花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变化及其对棉花单产提升的贡献作用,并利用2015—2020年不同植棉区化肥和生物肥料施肥区的微观定位调查数据,采用熵权法构建肥料应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两种肥料的综合效益做出总体评判,并对经济效益(棉花产量、黄萎病害发生率)和生态效益(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数量)及两种肥料施用成本进行具体比较,探讨了生物肥替代化肥的可行性及其实现机制。研究表明:① 2000—2020年间新疆棉花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呈不断上升态势,高于同期国内大部分植棉省份,自2016年起趋于减缓和平稳,施肥量浮动在585 kgN/hm2左右。② 2000—2010年随着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对棉花单产增加呈正向促进作用;而2010—2020年,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增加对棉花单产提高的贡献率为-21.29%,表明持续增加化肥用量对棉花单产提高已呈现负效应。③ 生物肥料施肥区生态效益优势更突出,但经济效益低于化肥区,两种肥料的综合效益随使用年限增加差距趋于缩小;较化肥组,研究期内不同植棉区生物肥组棉花单产降低3%~8%,黄萎病害发病率降幅27.75%~58.2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4.59%~28.54%,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生物肥单位施用成本高于化肥14%~19%。根据生物肥生态属性及作用机理,结合农户经济理性及传统的化肥依赖,建议在生物肥推广初期,实行一定的政策激励或生态补偿,同时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户亲环境意识,农业化肥逐步减量及生物肥替代具有理论与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4.
已有计算机辅助划界方法难以充分维护单方资源利益且效率不够理想,本文基于利益密度及区域完整性视角提出一种邻域扩展法辅助的陆地争议区划界方法。首先,利用六角格构建争议区环境模型,计算并处理六角格的利益密度;其次,以利益密度及区域完整性为导向,利用邻域扩展法对争议区进行初始划分;再次,通过扩展单源六角格最优路径算法求解通往飞地的最佳路径,并基于一定原则对飞地归属进行再次划分;最后,辅以邻域扩展法对争议区进行精确分割。采用模拟数据、不同格网尺寸及不同面积比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如下特点:① 能够对双方既定的必争区域及不可穿越区域进行正确划分;② 能够依双方约定面积比例对争议区进行快速精确分割;③ 能够充分维护单方资源利益优势,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335.
王富  陆其峰  于天雷 《气象科技》2021,49(3):348-354
气象卫星作为重要的气象基础设施具有投入大且潜在效益巨大的特点,开展气象卫星应用效益评估不仅是国家公共资源配置的需要,更是气象卫星系统提高应用效能的需要.参考气象服务和卫星应用效益评估方法,尝试提出适合中国的气象卫星应用效益评估框架.气象卫星应用的总体效益包括通过气象服务间接产生的效益和直接应用产生的效益两部分.前者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