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2篇
  免费   665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测绘学   598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948篇
地质学   2797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Building Standard Law of Japan and related Enforcement Order and Notifications have been substantially revised since the year 2000 to introduce a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ory and deregulation system for building control systems. Up to then, time-history analyses were mandatory for isolated buildings and had to be specially approved by the Minster of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MOC). Simplified design procedures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linear method for seismically isolated buildings have been issued as “Notification 2009 — Structural calculation procedure for buildings with seismic isolation” from MOC, and are now integrated into the 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MLIT). Along with Notification 2009, “Notification 1446 of year 2000 — Standard for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seismic isolation devices” was also issued. Buildings with heights equal to or less than 60m and that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se Notifications, including base isolated buildings, only need approval from local building officials, and no longer require the special approval of the Minister of ML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1) some statistics related to buildings with seismic isolation completed up to the end of 2001; 2) simplified design procedures required by Notification 2009 of year 2000; and 3) performance of seismic isolation devices required by Notification 1446 of year 2000.  相似文献   
72.
应县木塔地基工程地质勘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应县木塔环境地质进行了研究,弄清了地层年代及存在的断层;通过样品分析、标准贯入及静探等方法试验、测试,得出了塔院区塔基土的工程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承载力;用地学层析成像技术探测了木塔的基础结构及塔院地基的分层结构。  相似文献   
73.
真空-堆载预压处理高速公路软基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汉龙  彭劼  陈永辉  郑绍君 《岩土力学》2003,24(6):1029-1033
根据高速公路路基的变形特点,提出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软基的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计算模型,将砂井按照实际尺寸划分单元,避免了平面计算方法中的砂井处理的问题,较以往的平面数值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结合修正剑桥模型,对某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试验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4.
针对因地基条件复杂或处理不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建筑物倾斜,提出了注浆、抽水、掏土法,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5.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地基中广泛发育土洞、溶洞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地基条件极其复杂。为保证构筑物的安全,在土、溶洞处理工程中采用了高压注砂浆与袖阀管注浆相结合的施工方法,通过对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的总结,归纳了质量控制要点,并概述了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采用高压注砂浆与袖阀管注浆相结合的工艺,即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了工即程造价,又达到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高压旋喷桩桩周土摩阻力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旋喷桩的单桩静载试验,探讨了桩周土摩阻力作用的情况,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了两个结论,为旋喷桩基础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陈学文 《湖南地质》2003,22(1):51-53,57
本文就珠海某基坑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的位移及其控制进行分析探讨,论述了应用轻型钢管支撑对基坑位移控制的可行性,并详细阐述了其计算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8.
欧名星 《湖南地质》2003,22(2):139-142
根据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当地施工技术水平,高层建筑软弱地基采用刚性桩和褥垫层处理,形成复合地基,是—种安全、经济的方法,施工难度小,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本文分析了刚性桩桩顶设置粒状材料褥垫层后的桩土变形协调原理,桩和桩间土共同承载荷载的受力机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和变形计算方法.提出了复合地基的桩和褥垫层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9.
桩承载力时效对桩土相互作用及沉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郑刚  任彦华 《岩土力学》2003,24(1):65-69
对软土中两根47 m长灌注桩分别在成桩28 d和1 750 d后进行了承载力试验,其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达到30%左右。分析了单桩承载力随时间提高(称为时效)的机理,提出了单桩承载力时效对桩筏基础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0.
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PCC桩)技术是河海大学自主开发研制的用于地基加固处理的专利技术,是一种适合于软土地区的新型高效优质桩型,可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笔者介绍了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的技术原理、加固机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其设计与质量检测方法。该桩型具有承载力高、质量可靠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