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分析了中文WINDOWS3.2五笔型编码与UCDOS五笔型编码格式的差异,经过格式的修改,转换为符合中文WINDOWS要求的编码文本文件,为WINDOWS3.2增加了五笔型输入法。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介绍了使用SONY72时大屏幕投影电视和PAL-D彩色电视机作为IBM-PC/XT微机彩色显示终端转换系统功能,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关键技术问题—彩色电视信号编码给出了具体电路和波形。  相似文献   
83.
一种基于预测树的多光谱遥感图像无损压缩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张荣  阎青  刘政凯 《遥感学报》1998,2(3):171-175
最小绝对权值(MAW)预测树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多光谱遥感图像无损压缩方法,但其中构造预测树的算法复杂,实现困难。本文对预测树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侧邻域最小绝对权值(SNMAW)预测树方法,通过改变预测树的四邻域定义,使构造预测树的算法简化,并且,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类型的多光谱遥感图像,SNMAW的压缩效果与MAW的压缩效果相近或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4.
责任明晰化、管理精细化是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目标,管理责任网格数据则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数据基础。本文提出了城市社会综合治理网格数据编制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了《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从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各领域、各部门的管理需求出发,兼顾城市主城区和城乡结合地区的管理特点,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网格编制方案和数据体系,便于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85.
路径搜索问题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由此出现的许多路径搜索算法,在交通道路网和导航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纵观这些成果,往往需要以构造矢量道路为前提,道路网缺乏地区(如野外、室内)等情况不太适用。由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地球剖分网格的以方向主导的路径搜索算法,文中描述了具体的原理和方法,且针对算法设计相应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效率,为路径搜索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6.
房产专题信息分类与编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产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房产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房产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最基本的问题。如果房产地理信息分类编码体系不合理,将增加系统建库工作量,影响房产地理数据库的使用和信息共享,甚至将缩短房产地理数据库的生命周期,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立完善的房产地理信息编码体系,对房产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房产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根据在南京“数字房产”共享网络平台项目需求分析和数据整合实践中对房产管理业务与管理模型的理解,并考虑到城市各部门和城市间信息共享的需求,笔者提出了一种房产行业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方案,对房产行业地理信息标准的制定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7.
Watershed subdivision is a useful discretization method for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s at large river basins. A subwatershed codification method, which is able to identify the subwatershed uniquely and reflect the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 is desired.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coding methods suitable for the subwatershed codification: the Pfafstetter‐group rules and the modified binary tree codification method. But, both of them have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A new coding method named stem‐branch topological codification is developed to overcome these shortcomings,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em‐branch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drainage networks and capable of reflecting the river hierarchy. The basic coding elements of the method are river reaches in the drainage networks, which are not only generated by the tributary junctions, but also by the splitting points of hydrological factors (e.g. hydrological gauge stations and reservoirs). Also, the method could handle complex confluences (e.g. river reaches with more than two upstream inflows), which are rare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but more frequent in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extracted or artificial drainage networks (e.g. sewage systems or irrigation drainage networks). With the stem‐branch topological codification codes, it is easy to identify the upstream (or downstream) relationship between any two subwatersheds and to calculate the directly connected subwatershed codes. Also, if some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the drainage network, there is no need to recode the whole watershed, but by modifying the existed codes to form the new one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8.
Abstract

This study proposes a preliminary method for coding random self-similar river networks as a series of numbers, and investigates the corresponding algorithm that calculates the geometric distances from the code series. The coding method, generating random self-similar patterns with various probabilities of particular pattern links, and transferring the pattern into numerical code serie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wide range of 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patterns. The heredity of self-similarity and the connecting relationships inside the generated pattern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algorithm to calculate the geometric distances of the generated pattern a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89.
格网单元的编码计算是全球离散网格系统的核心,支撑着网格快速索引及应用分析的高效计算。Hilbert曲线具有聚簇性高、连续性强的特点,是研究设计全球离散网格编码的重要工具。利用Hilbert曲线进行格元编码实现了坐标等效降维表达,但是对Hilbert曲线不同层级之间的变换关系、一维Hilbert码如何刻画格元多维空间结构与关系等网格编码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尚不完备。本文以八叉树立体网格中三维Hilbert曲线层级演进关系为突破口,使用状态矩阵与演进矩阵构建层级演进模型,进而分别设计笛卡儿坐标至Hilbert码计算以及邻近格元Hilbert码计算方法。与现有算法对比,本文算法以层级演进模型为理论基础,避免了烦琐迭代步骤以及转换步骤,算法流程简明直接。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笛卡儿坐标至Hilbert码计算效率较迭代算法提高为7%~23%,邻近格元Hilbert码计算效率较转换算法提高4.0~4.5倍。  相似文献   
90.
区域化探样点布置图大格编码自动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得恩  解庆锋  何镇  宁勇 《物探与化探》2011,35(3):406-408,430
区域化探样点布置工作中,大格编码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人工编制起来较繁琐,易出错。笔者根据多年区域化探工作经验,利用计算机程序编制语言,编制大格编码自动生成软件包,根据实际需要生成大格编码图层,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和室内制图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