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3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2369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273篇
地质学   586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41篇
自然地理   3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Bathymetry of the Tonga Trench and Forearc: a map ser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ur new bathymetric maps of the Tonga Trench and forearc between 14 °S and 27 °S display the important morphologic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is dynamic convergent margin. The maps document a number of important geologic features of the margin. Major normal faults and fault lineaments on the Tonga platform can be traced along and across the upper trench slope. Numerous submarine canyons incised in the landward slope of the trench mark the pathways of sediment transport from the platform to mid- and lower-slope basins. Discontinuities in the trench axis and changes in the morphology of the landward slope can be clearly documented an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assage and subduction of the Louisville Ridge and other structures on the subducting Pacific Plate. Changes in the morphology of the forearc as convergence changes from normal in the south to highly-oblique in the north are clearly documented. The bathymetric compilations, gridded at 500- and 200-m resolutions and extending along 500 km of the landward trench slope and axis, provide complete coverage of the outer forearc from the latitude of the Louisville Ridge-Tonga Trench collision to the northern terminus of the Tonga Ridge. These maps should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other sea-going programs in the region, particularly the 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MARGINS initiative.  相似文献   
12.
Four large-scale bathymetric maps of the Southern East Pacific Rise and its flanks between 15° S and 19° S display many of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is superfast spreading environment including abundant seamounts (the Rano Rahi Field), axial discontinuities, discontinuity migration, and abyssal hill variation. Along with a summary of the regional geology, these maps will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other sea-going programs on-and off-axis in this area, including the Mantle ELectromagnetic and Tomography (MELT)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圆特征的地图要素自动综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地图综合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情况,介绍了“优胜劣汰”思想,分析对比出自然界“优胜劣汰”基本思想和地图制图综合在某些方面存在共同的相似之处,从而尝试把它运用到地图制图综合中来,并结合Circle技术及其基本特点,提出了基于Circle原理和“优胜劣汰”思想的地图综合新算法,在地图综合的选取、化简、合并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相应的例子在文中详细地进行了列举。  相似文献   
14.
三维符号构成及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敏  刘宁  丛凤波 《海洋测绘》2006,26(2):45-48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二维平面电子地图正在向直观、形象的三维电子地图方向过渡,而原来的二维地图符号已难以满足三维场景逼真性的要求,它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三维符号理论和技术的产生。由于三维符号如何构成及怎样标注尚无标准可遵循,在对三维符号的构成、分类及建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模型符号的两种建模方法,实验表明它们切实可行,能较好地表达三维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内外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 ,以江苏省海岸线为例 ,系统地探讨了不同比例尺地图上海岸线长度与分维的变化及其规律。指出海岸线长度与地图比例尺之间存在有 lg L =algk b的基本关系 ;其次 ,对于同一条海岸线来说 ,使用量规法和网格法计算所得分维结果是不同的 ,使用量规法的计算结果大于使用网格法的计算结果 ;再者 ,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 ,同一海岸线的分维是不同的 ,随着地图比例尺的逐渐变小 ,海岸线分维相应地逐渐变小 ,且在不同比例尺间使用量规法计算所得海岸线分维结果的差值大于使用网格法计算所得海岸线分维结果的差值  相似文献   
16.
顾燕  张鹰 《海洋技术学报》2004,23(2):103-106
海岸带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带,海岸带专题地图能够详细表示出海岸带的特性。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岸图的需求日益增加。从地图的数学要素出发,提出目前海岸图绘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地图学、海洋学、遥感地学的角度,对地图投影的选择、坐标系转换、比例尺对海岸图编绘的影响及控制点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当前现有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了目前大多数GIS厂商都使用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栅格图像,为了克服该技术存在的交互能力弱的问题,引入ASP.NET服务器组件技术来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Web发布。重点介绍了ASP.NET服务器端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基于ASP.NET服务器端组件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的体系结构,并提供了其原型系统来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全面、现势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是一个国家摸清其土地资源家底,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本文从数据源、处理手段与采用的技术方法对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的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基于图件更新技术流程的三个主要环节对图件更新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分类总结,继而提出了一套集RS/GIS/GPS技术于一体的图件更新技术方法与流程;同时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数据处理平台CASM Im-ageInfo,将整个作业流程一体化,构建了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实用和可操作性强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软件系统,实现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快速更新。  相似文献   
19.
电子地图在走向产业化、实用化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感到电子地图的显示所产生的问题不能被忽视。目前,对电子地图显示缺少系统的研究,特别是从理论、技术和实际应用层面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因此,在分析基础电子地图显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地图制图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基础电子地图的显示特点,提出了基础电子地图显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针对基础电子地图自适应变焦显示、可视化表达以及显示风格转换系统的研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高精度的数字地图是正确匹配车辆位置的基础。详细分析了地图数据的地理误差和拓扑误差的误差形式,路网数据模型的常见误差因素和改进策略,最后介绍了不同地图匹配算法对地图质量的敏感性和可行性。根据可能出现的误差对现有数字地图和匹配算法加以改进,弥补了原有数字地图带来的不精确缺陷。跑车实验证明,考虑了数字地图误差影响的匹配算法可以明显提高定位精度,减小车辆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