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陕北奥陶纪盐盆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文西  袁鹤然 《地质学报》2010,84(11):1565-1575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奥陶纪岩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以往岩盐的成因机制和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从区域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和岩相古地理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奥陶纪时期,陕北盐盆能够发育巨厚岩盐,并且岩盐沉积时的卤水达到钾石盐至光卤石的阶段,是由有利于成盐的干旱古气候条件,有利于蒸发岩发育的半封闭的区域构造、地质条件,以及区域上有利于氯化物盐类迁移富集的预备盆地发育的区域岩相古地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Forest commons in Slovenia are a poorly known indigenous institution for commo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y are a functional entity linked to a specific community that establishes interpersonal and intergenerational ties, as well as a link to the resource. We refer to shared ownership of resource, once made of pastures; today forests prevail. Collective property management remained despite community changes and legislation development. Today registered forest commons represent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those that existed before 1945. We highlight seven developmental turns to explain their revival. Six indicators are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conditions. Forest commons are a potentially effective response to forest 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Slovenia but also a potential model of social cohesion, rational resource use, and a balance between forest use and conservation. However, they are plagued by state ignorance, which hinders statistically sound analyses.  相似文献   
33.
PS-DInSAR公共主影像的优化选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强  丁晓利  刘国祥 《测绘学报》2007,36(4):395-399
在充分顾及DInSAR时空基线跨度及多普勒质心频率差异3个因素对干涉相关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PS—DInSAR公共主影像的优化选取算法,采用综合相关测度作为总体干涉相关性的衡量指标,给出具体的综合相关函数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借助欧洲空间局(ESA)ERS-1/2卫星从1992—2002年间飞越上海地区所获取的25幅C波段SAR影像作为源数据,开展了PS—DInSAR公共主影像的优化选取实验。计算结果与分析表明,综合相关系数模型用于PS公共主影像的优化选取是有效的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34.
结合沈阳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项目,研究地理共享平台数据的更新方式、更新技术以及更新发布一体化流程等关键技术。采用增量更新技术矢量数据,基于历史要素与现势要素节点、分线段的位置关系,检测并提取数据库中更新的要素;利用分词检测方法检测地名信息的匹配度,进行地名数据的更新;基于地名与路网数据,对公交数据进行检测、采集、优化等流程,完成公交数据的更新;并建立平台数据更新与发布一体化流程。经过作业流程控制与编写辅助程序,极大提高数据更新的速度与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5.
数字城市和数字省区相互之间既有明确的层次关系,同时共性中又有着个性。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海南国际旅游岛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总体架构,重点阐述框架建设项目的主要建设情况以及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6.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市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共享,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如何实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以往的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往往作为城市某些职能部门的"私有"信息,其共享性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数字城市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地理信息共享.阐述的公共平台的系统设计主要分为公共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环境的设计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技术平台设计3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7.
关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峥 《东北测绘》2012,(10):159-160,16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城市管理方法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数字城市"应运而生。当前以"数字城市"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38.
碳酸盐岩的H2CO3溶蚀产生岩溶碳汇,占整个岩石风化碳汇的 94%。西南岩溶区硫酸型酸雨严重,硫酸型酸雨广泛参与碳酸盐岩的溶蚀。H2SO4参与的碳酸盐岩风化是一个大气CO2净释放过程,具有减汇作用巨大。另一方面,岩溶区石灰土壤和地下水具有较高的pH值及盐基饱和度,对H+有巨大的缓冲作用,大气酸沉降在碳酸盐岩地区可能并不会造成地下水的HCO3-和pH降低;相反,较高浓度的SO42-所产生的盐效应和SO2-4与各种阳离子形成的离子对会增大方解石、白云石溶解度,可增强H2CO3对碳酸盐的溶蚀,这可能会使岩溶作用产生更大的碳汇效应。因此,硫酸型酸雨参与碳酸盐岩风化的减汇效应不仅可能被高估,硫酸型酸雨还可能增强碳酸盐岩的H2CO3溶蚀,具有增加岩溶碳汇效应的作用。应结合石灰土壤对大气酸沉降的缓冲容量和阈值及大气酸沉降的H+与土壤中盐基离子的交换量,并综合考虑盐效应、离子对作用、同离子效应,客观评价硫酸型酸雨流经石灰土壤层后对碳酸盐岩溶蚀吸收大气/土壤CO2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中国是粟、黍的起源地,但受植物遗存保存状况及研究方法的限制,对粟类旱作农业起源与驯化的时间、地点、种类、过程等的认识仍然存在不同观点。植硅体分析为准确鉴定粟、黍及其野生祖本和亲缘物种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针对粟、黍种子稃片植硅体研究取得的新进展,获得以下认识:1)进一步明确了稃片表皮长细胞植硅体的形态特征、大小、数量是鉴定考古文化堆积中粟、黍及其野生祖本和亲缘野生物种的可靠指标;2)通过对比我国北方常见的狗尾草属稃片植硅体,发现了ΩⅢ型仅发育于粟和青狗尾草的稃片中部,且其大小与狗尾草属野生植物差异显著;3)分析和说明了稃片植硅体鉴定流程和方法、重点强调了稃片Ω/η类型的鉴定特征和应用范围,以及植硅体统计量等关键问题;4)讨论了粟类稃片植硅体产量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以及植硅体埋藏学问题,最后对深化粟类植硅体形态学研究提出了初步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与讨论,能够使植硅体分析方法在粟类作物起源和传播的研究中得到更准确、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李芬芬 《海岸工程》2004,23(3):27-30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的混凝土结构,而且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和合理解决温度应力问题并控制裂缝扩展,因此,大体积模注混凝土的表面质量通病的防治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