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54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造山作用概念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造山作用的特征标志出发讨论了Sengor造山带定义的缺陷, 总结了造山作用的六条特征标志,并给出了造山作用新的定义。该定义包括了造山作用的起因、特征标志和大地构造背景。评述了造山带陆内、陆缘、陆间三分法方案的不足之处和剪压造山带的单独设类问题,提出了造山带板内、俯冲、碰撞三分方案。针对碰撞造山带,笔者在总结探讨现有分类方案的优点的基础上, 提出碰撞造山带陆陆碰撞、碰撞增生、弧陆碰撞和无大陆型碰撞造山带四分法方案,其中无大陆型碰撞造山带是描述陆壳物质形成初期计体拼合聚合过程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13.
14.
The Mascot–Jefferson City (M-JC) Mississippi Valley-type (MVT) deposits are in the Valley and Ridge province of the Appalachian orogen in East Tennessee. They have been a major source of zinc for the USA but their age is uncertain and thus their genesis controversial. About 10 specimens from each of 37 sites have been analysed paleomagnetically using alternating field and thermal step demagnetisation methods and saturation isothermal remanence methods. The sites sample limestones, dolostones, breccia clasts and sphalerite–dolomite MVT mineralisation from mines in the Lower Ordovician Kingsport and Mascot formations of the Knox Group. The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sation (ChRM) is carried by magnetite in the limestones, by both magnetite and pyrrhotite in the dolostones and by pyrrhotite preferentially to magnetite in the mineralisation. Mineralized sites have a more intense ChRM than non-mineralised, indicating that the mineralising and magnetisation event are coeval. Paleomagnetic breccia tests on clasts at the three sites are negative, indicating that their ChRM is post-depositional remagnetisation, and a paleomagnetic fold test is negative, indicating that the ChRM is a remagnetisation, and a post-dates peak Alleghanian deformation. The unit mean ChRM direction for the: (a) limestones gives a paleopole at 129°E, 12°N (dp=18°, dm=26°, N=3), indicating diagenesis formed a secondary chemical remanent magnetisation during the Late Ordovician–Early Silurian; (b) dolomitic limestones and dolostone host rocks gives a paleopole at 125.3°E, 31.9°N (dp=5.3°, dm=9.4°, N=7), recording regional dolomitisation at 334±14 Ma (1σ); and (c) MVT mineralisation gives a paleopole at 128.7°E, 34.0°N (dp=2.4°, dm=4.4°, N=25), showing that it acquired its primary chemical remanence at 316±8 Ma (1σ). The mineralisation is interpreted to have formed from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either gravity or tectonically driven, after peak Alleghanian deformation in eastern Tennessee with regional dolomitisation of the host rocks occurring as part of a continuum during the 20 Ma prior to and during peak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16.
17.
博格达山晚石炭纪造山活动的变形地质记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博格达古岛弧是天山缝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发育较成熟的山链 ,其演化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韧性剪切收缩 ;中生代伸展调整及新生代再造山过程。晚古生代的造山活动在博格达山有很好的地质记录 ,并以显著的韧性剪切变形带的形成和发育同造山的褶皱构造为特点。剪切变形带内同构造的石英脉中的锆石U PbSHRIMP测年结果与山链中花岗岩、辉长岩年龄颇为一致 (311~ 316Ma) ,这个年龄反映在结束洋盆散聚、碰撞焊接的晚华力西期造山过程中 ,博格达古岛弧内存在一次虽不甚强烈 ,但又较为明显的构造岩浆事件 ,其成因可能与引起石炭纪大规模裂陆式喷发的深部断裂构造重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初论陆内造山带的造山模式──以四川龙门山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四川龙门山造山带是陆内造山带的一个典型实例。陆内造山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化历史。前寒武纪时期的环境是属于古板块俯冲、碰撞的历史。具活动性大陆边缘性质,岩浆变质作用强烈,构造混杂明显。古生代以来转入地台环境,形成台相沉积。中生代早期转入陆内造山阶段。由早期的褶皱造山进而转化为推覆造山。两类不同性质的造山运动伴随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前陆沉积盆地的形成和两类不同性质的沉积体系的形成。最终的区域构造特征不同程度地保留了陆内造山各阶段的地质记录,而以最后一次的推覆造山作用的影响最深刻。陆内造山的动力机制是与区域性的板块构造活动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后地台造山-造盆模型:火成岩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海南岛自海西运动晚幕之后进入后地台活化或地洼阶段,并经历了晚海西-印支期挤压(碰撞)造山、地壳隆起和燕山期以来的块断型造山-造盆作用的过程。火成岩研究资料表明,海南岛地区在晚海西-印支运动期间曾形成一个具有加厚陆壳的后地台造山带;燕山晚期开始出现的裂陷作用是在仍有山根(约60km厚的陆壳)存在的条件下造山带拉伸塌陷阶段的产物;岩石圈底层剥离与地壳山根的去除并最终导致了海南及其邻区从大陆型壳体向陆缘扩张带型壳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