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0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801篇
测绘学   410篇
大气科学   578篇
地球物理   826篇
地质学   1940篇
海洋学   385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67篇
自然地理   59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断裂和裂缝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详细剖析断裂和裂缝组成和结构相似性的基础上, 计算了贝尔断陷T5和T2两层构造图上断裂信息维和10口井布达特群岩心裂缝信息维, 分析了影响断裂和裂缝信息维的因素, 达到了从断裂信息维去预测裂缝分布的目的.影响断裂和裂缝信息维的因素包括密度、延伸长度、断层性质以及岩性, 但从根本上讲断层性质及岩性对信息维影响体现在断裂的密度上, 因此信息维应该是断裂发育程度的度量, 利用断裂信息维与裂缝信息维关系、裂缝信息维与裂缝密度关系预测裂缝的分布, 有利的裂缝发育带有3个区域, 与现今见油气井分布吻合.   相似文献   
992.
借助GIS ArcView软件分析提取黑潮锋区域,将一定间隔的经纬度点的温度值生成等值线以此为研究对象,应用网格法计算了20°~30°N,120°~130°E范围内黑潮锋区50m和100m深处水温的分维值,100m深处的分维值波动较50m深处小,但整体上分维值较50m深处大。计算结果符合黑潮锋区强度的实际分布情况,初步认为分形维数能够表征黑潮锋强度,分维值随黑潮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3.
杭州湾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杭州湾口区两台地波雷达5个半月观测的资料,对其中的3 189个有效观测时次的海流数据取样率(CSR)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台雷达波交叉观测的中心区域各测点的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高于外围区域,在中心区域海流数据取样率可达98%以上,向外围区域海流数据取样率逐渐平缓递减,到边缘区域海流数据取样率仅在20%以下;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有明显的日变化,白天海流数据取样率明显低于夜间;17时海流数据平均取样率达到最低值(约49%),然后很快上升,至02时达最高值(约74%),然后再缓慢下降至17时为止。同时在10时和20时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呈现两个相对低值点,可能与人们在这两个时段通讯繁忙所造成的干扰有一定的关系。海流流速对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也有较大影响,呈负相关,流速大时海流数据取样率比流速小时的要低,在海流数据取样率大于98%的中心区域,流速和海流数据取样率的相关系数小于-0.8,在海流数据取样率大于60%的区域,流速和海流数据取样率的相关系数小于-0.6,体现明显的相互关联。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和潮汐有着每日4次的良好相干,而似乎和风没有显著的关系。希望这些分析对地波雷达以后的推广使用能积累一些经验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94.
广东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形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分形理论,以GIS技术为支撑,利用回转半径法测算了广东省全域及其所辖21个地级市公路交通网络半径维数DL、分枝维数Db和对应相关系数R2。依据广东省公路交通网络的特点,将其辖区分为四个子区域:珠三角、东部沿海、西部沿海和粤北地区,分析其半径维数和分枝维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为广东省公路交通网络密度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连通性最优的区域;以珠三角为中心,广东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形半径维数和分枝维数随距离增大而衰减,沿海衰减程度微弱,粤北衰减程度较大。结果显示,半径维数和分枝维数结合能够更为合理系统地分析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的时空差异特性。  相似文献   
995.
立足于生产实际阐述了一种基于CCGIS的三维城市生产工艺,重点说明了三维城市模型数据生产流程和控制,并结合恩施三维信息查询系统为例对该生产工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96.
辽西中生界义县组时代归属问题 ,争论已久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划分方案 :第一 ,隶属于侏罗纪 ;第二 ,隶属于白垩纪 ;第三 ,归属于为侏罗 -白垩纪 ,属跨纪地层。结合多年来各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采集的众多同位素年龄资料的分析及野外所见接触关系研究认为 :原义县组中下部层位岩性组合 ,根据其特征 ,需另建立组级岩石单位 ,应归属到上侏罗统 ,广义义县组上部层位一套岩性组合 ,需重新定义 ,时代应归属到下白垩统。  相似文献   
997.
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得出不同认识的三个实例 ,说明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较常采用的正相关系数法、分布指纹对比法以及碳同位素类型曲线法存在误区与使用不当之处 ,应该提倡采用多参数、多指标的散点图法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来进行油源综合对比  相似文献   
998.
小层对比是油藏描述中一项十分基础且重要的工作。目前不少油田采用CorelDraw等绘图软件进行小层对比成图,图件美观,但是效率低,无法快速得到任意联井剖面的对比图。利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与图形可视化功能,能方便地对井的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组件式开发技术,以VC为开发工具,基于SuperMap Objects控件实现了井位置与属性的双向查询及小层对比等功能。该系统能快速建立任意剖面的对比图,提高了小层对比成图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9.
山东地区多台波速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从多台计算波速比方法的原理入手,对不同公式计算的波速比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原理一致的条件下,波速比差异主要与拟合过程中自变量的选取及2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有关。利用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山东省境内及江苏省北部共52个数字及模拟台站的地方震P波和S波到时资料,选取有4个以上记录台站的地震。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波速比为1.716,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波速比相对于华北其他地区偏高。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2°的单元,并剔除距离震中过远的台站,以保证区域特征能得到反映。通过对比不同单元的平均波速比发现,34°~37°,115°~119°的平均波速比明显高于其他单元,而它们正好分布在郯庐断裂的两侧,应该与该地区上地壳的岩石性质及震源深度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的平均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云南大理洱海周缘分布着厚层的早全新世软粘土, 大量原状样品的工程性质测试结果表明, 洱海东缘早全新世软粘土具有高含水量、孔隙比高、压缩性强、强度低、高塑性等工程特性, 其中表层软土超固结现象明显。通过对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表明, 洱海东缘软粘土的力学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 而物理性质指标变异系数很小; 多个物理指标之间及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洱海东缘软粘土各类工程特性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不仅有助于揭示软粘土的工程性质及其形成机理, 而且可以指导软粘土工程问题处理措施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