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195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727篇
地球物理   1230篇
地质学   3291篇
海洋学   46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21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Rayleigh面波勘探的目的在于有效利用频散曲线反演地层厚度及横波速度,而不同模式的频散曲线对横波速度和层厚的敏感性不同。通过求取介质参数变化10%后与参数不变化时的二组频散曲线的差值,得到各阶模式的频率~相速度差曲线,分析了Rayleigh面波各模式频散曲线对横波速度、层厚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基阶模式对于浅层的横波速度和层厚比较敏感,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较窄的频带范围内。而高阶模式对于相对较深层的横波速度和层厚比较敏感,且频率范围分布较大,敏感性强的频段分布比较分散。研究结果可以为Rayleigh面波多模式联合反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In an effort to study the relation of fabrics to the critical states of granular aggregates,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fabrics of virtual granular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2D elongated particles. Specimens with a great variety of initial fabrics in terms of void ratios, preferred particle orientations, and intensities of fabric anisotropy were fabricated and tested with direct shear and b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During loading of a typical specimen, deformation naturally localizes within shear bands while the remaining of the sample stops deforming. Thus,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fabric requires performing continuous local fabric measurements inside these bands, a suitable task for the proposed DEM methodology. It is found that a common ultimate/critical state is eventually reached by all specimens regardless of their initial states. The ultimate/critical state is characterized by a critical void ratio e which depends on the mean stress p, while the other critical state fabric variables related to particle orientations are largely independent of p. These findings confirm the uniqueness of the critical state line in the e ? p space, and show that the critical state itself is necessarily anisotropic. Additional findings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shear bands are highly heterogeneous and critical states exist only in a statistical sense; (2) critical states can only be reached at very large local shear deformations, which are not always obtained by b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both physical and numerical); (3) the fabric evolution processes are very complex and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initial fabric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3.
潘广灿  张金来  郜松杰 《探矿工程》2011,38(11):68-70,82
利用不同地层情况的计算实例,分别采用抗剪强度指标厚度加权平均法和附加应力面积法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计算方法的理论原理进行了剖析,提出利用附加应力系数法计算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的结论。同时提出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剪指标,当持力层为粉土时应对其抗剪强度指标进行75%的折减的方法和建议。为合理利用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通过对天柱县主山冲-磨山金矿田北东段剪切带构造进行野外剖面观测及镜下变形构造研究,初步认为所见构造岩类主要为碎裂岩系列的初碎裂岩、碎裂岩、超碎裂岩,仅个别地段(主山冲剖面南部、油麻坳剖面中部)见有糜棱岩系列的糜棱岩化岩石或初糜棱岩,得出结论:该剪切带构造主要为脆性剪切带,个别地段可称为脆韧性剪切带,而尚未见到韧性剪...  相似文献   
995.
夏唐代  孙苗苗  陈晨 《岩土力学》2011,32(8):2402-2408
与Aviles等学者的多重散射隔振理论相比较,采用更为完整的Fourier-Bessel函数系的级数展开表达式来研究弹性波入射下的多重散射问题。引入Graf加法定理,并结合位移和应力边界条件,推导了无限均匀弹性介质中任意分布的多个弹性圆柱体对于平面水平向剪切波(SH波)入射时散射系数的理论解析解。随后,取圆柱体分布于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上,则问题演变为双排弹性桩屏障对于弹性波的隔离问题。引入无量纲位移(屏障后土体总的位移与仅由入射平面水平向剪切波引起的位移的比值)和透射系数(屏障宽度范围内无量纲位移的几何平均值)的概念来研究屏障的隔振效果。重点讨论了双排桩间距h以及桩土的剪切模量比ξ对于屏障整体隔振效果的影响,阐述了双排桩屏障的隔振性状。特别地,当h=0时,该问题退化为常见的单排非连续屏障的隔振问题。  相似文献   
996.
粗粒土三轴试验数值模拟与试样颗粒初始架构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样颗粒初始架构是粗粒土室内三轴试验中一个难以人为控制的因素。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结合粗粒土的室内三轴试验开发了能制备不同颗粒初始架构粗粒土试样的HHC-CA模型,该模型制备的粗粒土试样表征了粗粒土各粒组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机性,再借助FLAC3D进行粗粒土三轴数值模拟试验,并探讨了试样剪切带内的砾石含量和试样砾石含量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一粒径级配下,粗粒土的内摩擦角值与剪切带内的砾石含量呈增函数关系;试样砾石含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内摩擦角减小的现象,但同一粒径级配下的内摩擦角均值随试样砾石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97.
大岗山坝区岩体现场剪切蠕变试验及参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剪切蠕变试验是了解岩体剪切蠕变特性的最重要手段。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硬、脆、碎"辉绿岩脉进行了现场剪切蠕变试验,分析了岩体的剪切蠕变变形规律和剪切蠕变速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剪应力较小时坝区岩体剪切蠕变仅呈现出减速蠕变和稳态蠕变2个阶段;当剪应力接近屈服强度时,坝区岩体剪切蠕变速率由渐变增长转为突变增长,岩体在短时间内即发生破坏,呈现出加速蠕变特性。恒定正应力下辉绿岩体的稳态流变速率与剪应力之间可用指数关系来表征。根据剪切蠕变试验曲线,进行了岩体剪切蠕变模型辨识。辨识表明,西原模型可以较好反映坝区辉绿岩脉的剪切蠕变特性。通过优化反演获得坝区岩体的剪切蠕变参数,为坝基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冻土中几类力学试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获取寒区工程设计中冻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冻土本构模型中的模型参数都离不开冻土的力学试验.随着对冻土力学性质研究的深入,需要考察更多加载路径下冻土的力学行为,这也是检验已有冻土本构模型的有效途径.因此,精确的冻土力学试验是认识冻土力学性质的基本手段.为进一步考察冻土的力学性质,提高冻土力学试验的精度,应用MTS-810低温...  相似文献   
999.
单孔波速测试的传统做法是在地面激振,在孔中接收,但该方法测试深度受限,测试精度较低,且对于海上钻孔来说,根本无法实现激振,故对于海洋工程钻孔的波速测试,则需要新技术来实现横波波速的获取。笔者介绍的悬挂式波速测井法将震源和检波器同时放入井孔中,摆脱了笨重的地面敲击震源,实现了波速测井设备的轻便化,由相距1 m的两个检波器接收S波的传播信号,为一发双收装置,利用传感器接收到震源传来的S波信号到达时间(初至)差,来确定钻孔所在处地层波速的一种新技术。该方法在南堡油田平台场址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120 m深的钻孔进行了横波测井,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成果,为该工程项目提供了准确的剪切波速,为划分该场址的场地土类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太古宙绿岩带是世界主要金矿赋存区,在古老的非洲地台分布很多绿岩带,其上叠加剪切带即伴随有含金建造的出现。本文根据安徽地矿"走出去"实施的某绿岩区金矿勘查资料、西霍嘎地块地质背景、区域上金矿赋存规律及邻区正在开采的金矿考察,初步分析了该区金矿地质特征、控矿要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供后续勘查投资和周边中方相同地质背景矿权区找金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