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235篇
地质学   533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3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宁夏一次大暴雪天气过程的物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大气环流及其诸层物理量场特征基础上,结合逐时卫星云图资料对2002年10月17~18日宁夏南部山区一次大暴雪天气过程成因进行了探讨,发现此次暴雪中低层存在着较明显的3股气流的共同作用,指出低涡及暖式切变线是本次过程重要的天气影响系统,降水水汽主要来自于低层输入,同时分析还表明宁夏强降雪也具有中小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02.
测绘资料档案管理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河南省建国以来测绘成果资料的保管、分发与应用工作,讲述了测绘成果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3.
概述了青海省省道S101线改建工程红土山段滑坡体的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滑坡体变形特征以及变形原因分析;计算滑坡推力,并依据滑体推力计算值选择滑坡治理方案;对治理方案技术参数以及同类项目选择治理方案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4.
梅州山区频繁发生山体滑坡灾害是由该区特定的地质和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客家人特有的居住习惯等引起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梅州山区防治山体滑坡灾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典型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江浙皖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滑坡体特征、滑动面特征、滑动多期性等方面的典型特征。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玄武岩台地区滑坡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提出对该类型滑坡的防治应采用排水工程为主,并和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在滑坡治理的过程中,滑坡监测始终是滑坡防治的基础,防治的效果也需要监测工作来检验。  相似文献   
106.
微生物降解使有机化合物的稳定碳、氢同位素发生不同程度分馏的研究在有机污染物来源和微生物环境修复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对原油和天然气微生物降解研究有借鉴意义。微生物作用下的同位素分馏为动力同位素分馏,导致重同位素在残余物中富集。影响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降解代谢途径、辅酶作用、降解类型与程度、同位素质量差异和有机物碳数等。不同的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表不同的生物化学反应,造成了同位素分馏的显著差异;辅酶对反应的催化作用使微生物作用造成的同位素分馏更加复杂。低碳数正构烷烃遭受微生物降解程度越高,碳、氢同位素的分馏也越大,同位素变重与降解程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对于复杂化合物,由于降解的多级反应,同位素分馏与降解程度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在同样降解程度下,氢同位素分馏大于碳同位素分馏,低碳数正构烷烃的同位素分馏大于高碳数正构烷烃的同位素分馏。  相似文献   
107.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are the highest among the inland rivers in northwestern China. Using GIS and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analysis program FRAGSTATS, landscape metrics of a study area in the lake-district in Minqin Oasi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Shiyang River basin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M images from 1987 to 2001 at class level and landscape level, respectively. Transformation matrix of the landscape mosaics was also examined. The driving forces of landscape changes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dynamics of runoff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their exploitation, and influences of policies and market econom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Patch number of farmland and desert decreased, but their mean patch area increased, indicating that reclam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was very serious in the study area. Contagion index for oasis increased and edge density and landscape diversity were reduced. (2) Farmland and desert areas have enlarged by 1,520.46 and 4,941.27 hm2, respectively. This increase was at the cost of woodland and grassland, which shrank by 1,520.46 and 4,941.27 hm2, respectively. (3) The net utilization of surface water decreased by 50% in the last 10 years, and dropped to 22.3 × 106 m3 in the later 1990s.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increased remarkably, up to 80 × 106 m3 per year in the last 5 years. (4) The capability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o withstand pressures of the market economy has depressed distinctly because of the simplified planting pattern, which is dominated by salinity-enduring cash crops, such as cotton.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lake-district we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08.
I.INTRODUCTIONItisgeneralyacceptedthatthedegradationofrenewableresourcesandfragileenvironmentsindevelopingcountriesisbecomin...  相似文献   
109.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环境退化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64,自引:13,他引:51  
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是内蒙西部阿拉善高原的主要天然绿洲。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不合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黑河下泄水量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到本地区乃至周围广大地区的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必须以水为中心,加快中游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步伐,保证下游一定量的供水,并严格控制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力争在10~15年内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金发 《地理研究》1998,17(4):346-351
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流水侵蚀所引起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自身的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不仅表现为土壤退化,还表现为植被退化和土地状况恶化,其发展过程是植被退化-土壤退化-地表状况恶化过程多重循环的结果。据此,提出了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