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370篇
地质学   465篇
海洋学   446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某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铀迁移沉淀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92.
本文给出了控制水中铀形式分市的 PH 和配位体浓度参数,对天然水中铀存在形式进行模拟电算,并总结了其分布规律。同时,还指出:在常温常压的氧化条件下,PH>8的天然水中铀通常以UO_2(CO_3)_4~(4-)为主;在50.03~0.5毫克/升时。铀应以 UO_2(HPO_4)_2~(2-)为主;在 PH<5的酸性水中铀依次受 F~-、SO_4~(-2)和∑PO_4浓度的控制,当上述离子小于零态值时,水中铀形式主要是 UO_2~(2 )。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留龙沟金矿的矿物成分、共生关系、矿物生成顺序,成矿温度进行了一些研究,为探讨矿床成因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94.
梅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万源 《热带地理》2007,27(4):379-384
在把握梅州城市近千年的形成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梅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剖析其空间形态演化的成因。受河流的阻碍与切割、行政建制的变迁与政府导向、城市规划的引导与控制、城市的职能转变与规模扩张等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梅州城市空间形态呈"块状-星状-纺锤形-圈层状"演化。梅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嬗变要满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分散组团状空间形态将是梅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95.
广州市社会空间景观形态演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对于形体空间而言 ,社会空间是一个更深层面的城市空间领域 ,在城市形体空间日新月异的嬗变中 ,社会空间内涵的演化显得更为缓慢和深刻。以广州市为例 ,探讨这种景观形态演化的特性及其对现代城市形象建设和个性塑造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锡氢化物是锡的重要迁移形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论述了锡氢物的形成条件和物理学特征。在岩浆和热液中,锡以锡氢化物,锡合金氢化物迁移至地壳浅部,锡氢化物,锡合金氢化物被氧化成锡氧化物,锡合金矿物,或与硫,硫化氢作用形成锡的硫化矿物。  相似文献   
97.
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及热电性和晶体形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胡楚雁 《现代地质》2001,15(2):238-241
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热电性、晶体形态等标形特征与其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及介质条件密切相关。该标型特征在判别不同矿化类型、揭露金矿床空间的变化规律、评价矿体和预测深部矿体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 ,黄铁矿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具有易于采样、易于分析、经济有效、方便实用的特点 ,是金矿找矿矿物学研究及应用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major elem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surface waters and in associated suspended matter at two sites of the upper Loire basin (Orleans and Brehemont) between 1995 and 1998.According to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patterns, the dissolved load appears to result from a process of mixing rainwater inputs, weathering processes of carbonate and silicate bedrock, and agricultural and urban inputs. Natural inputs influence 60% of wa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at both sites. Annual dissolved fluxes were estimated to be 1300 103 t/y at Orleans and 1620 103 t/y at Brehemont. Major elements are transported mainly in the dissolved fraction. After correcting for atmospheric and anthropogenic inputs, the silicate specific export rate was calculated to be 11 t/y/km2 throughout the basin and the carbonate specific export rate to be from 47 t/y/km2 at Orleans to 23 t/y/km2 at Brehemont.The suspended load appears to result from at least two particle reservoirs: a silicate reservoir and a carbonate reservoir. The silicate reservoir has a detrital origin, mainly during periods of high flow, while the carbonate reservoir has a detrital origin during periods of high flow and an authigenic origin during periods of low flow. Of the total annual flow of suspended matter, this authigenic material represents 16% at Orleans, 25% at Brehemont and 37% in the fluvial part of the estuary. After correcting authigenic inputs, the specific export rate due to mechanical weathering was estimated to be 8 t/y/km2 throughout the Loire basin.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通过对地形通视分析的基本设想的描述及其实践途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结合实例阐明了计算机自动进行通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处理技巧,并附有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100.
按照韧性剪切带的发育程度,将区内划分为迁西群分布区的弱变形域和遵化群分布区的强变形带。根据各种形变特征,认为迁西群及遵化群分别存在三次及两次叠加褶皱,其中迁西期形成的为轴面南倾的东西向线状同斜褶皱;遵化期第一幕为北东向摆动的紧密线形倒转褶皱。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叠加在迁西群上的褶皱,轴向转为近南北向。迁西期褶皱因属同斜而具简单层状体特征,故每个单体的叠加背向形并非三斜对称,主要部分也并非穹盆构造,而为w形蛇形弯曲,不存在原生的穹隆或卵形群构造;遵化期第二幕表现为舒缓的东西向叠加褶皱。区内的主要构造样式为包括迁西群在内的由叠加褶皱及两组共轭韧性剪切带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迂西-曹在卵形隆起区;遵化群的弧形褶皱群被密云-喜峰口-王厂左行平移韧性断裂带带动形成的宽城-遵化帚状构造亚区以及由遵化群形成的青龙王厂-迁安重熔片麻岩穹隆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