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0篇
  免费   3012篇
  国内免费   963篇
测绘学   625篇
大气科学   707篇
地球物理   11827篇
地质学   1814篇
海洋学   429篇
天文学   145篇
综合类   1177篇
自然地理   50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736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810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958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798篇
  2006年   740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649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北部湾地震的动力学参数与应力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震源机制和动力学参数方面讨论了北部湾地震的震源应力场,结果表明,主震是在北东东向构造的作用下发生的,同时计算了动力学参数如破裂长度,地震矩,应力降,破裂面积和平均位错等,并探讨了非线性地震与较大余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冯德益 《华南地震》1996,16(4):1-10
利用反映震级-频度关系的参量C值,η值,b值和b值谱以及反映地震空间分布的森下指等研究了近海地震活动的一些主要特征,发现近海强震前地震活动性指标及图象的变化特征与陆地上强震前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给出了新研究的可用于近海及滨海地区强震预报的短期和临震  相似文献   
993.
地震断层气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气测量是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断层气测量具有实用、轻便、快便、价廉等优点,在地震监测预报和减灾活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本文对断层气测量在地震科学中的应用和现状作了简要的介绍,同时探讨了我国地震断层气监测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最后简单介绍了几种断层气监测新技术及新型气敏传感器。  相似文献   
994.
李天 《四川地震》1996,(4):62-70
由炉霍,道孕,乾宁三条次级断裂左阶斜列组合而成的鲜水河断裂带的北西段。在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中,普遍出现断裂的枢纽运动。在产生的枢纽轴部,是强震发生的最佳地质的构造部位。近代发生的1973年炉霍7.6级地震,1023年炉堆道孕间介促7.3级地震,1893年乾宁7.3级地震,都分别发生在断裂的枢纽轴部,审由于枢纽部易于造成闭锁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对于水库围堰后猛然增加的地震活动,人们普遍关心两个问题,第一是这些地震的成因,第二是这些地震能对大坝安全性带来多大的影响。位于四川省乐山地区的铜街子电站在蓄水后地震活动骤然增高。本文通过对地震活动的分布范围、震源深度、震源机制解以及地震活动与库水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判定这些地震系铜街子电站蓄水后所诱发的地震。为了估计该水库所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本文通过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试图对诱震震级上限给出一个估计,但各手段所给出的结果却不完全一致,这说明目前的预测手段的不完善。在对各手段给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认为铜街子电站最大可能诱发地震震级上限在5.0级左右。当然,也可能以较小震级的震群型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996.
盐源—宁蒗6.7级地震具有较丰富的前兆异常。前兆异常具有长、中、短、临的阶段性;在时间分布上成批出现,在空间分布上集中在几个小范围内出现。趋势性异常分期分批,在几个小范围内出现。临震异常呈突发性的脉冲式突跳或大幅度的阶跃状的突变,出现的时间均在震前一个月,平均异常时间为14天。震前半个月在震中区附近观测异常相对密集。  相似文献   
997.
张尔乐  朱兆才 《地震》1996,16(2):190-196
根据大连双井测汞震例,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就汞测量预测地震进行了定理化研究,给出适宜本地区的经验预测公式,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98.
陈绍绪  李淑莲 《地震》1996,16(3):249-254
给出了“广义信息维”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研究了首都圈和周期地区的广义时间分维和华北地区的广义空间分维。结果表明,在该地区Ms≥5.3地震前0.5-3a,时间分维都有一个较明显的降维过程;空间分维也有较好的对应效果,但是存在漏现象。  相似文献   
999.
唐九安  简春林 《地震》1996,16(3):277-283
介绍了高村(京14)井1983-1990年的观测结果,分析该井水位及潮汐参数的动态特征、气压对观测结果的影响,讨论了M2波潮汐因子对1989年大同地震的前兆响应。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1988年11月至1990年10月近2a时间内,在22°~36°N,98°~104°E地区连发性的5次6级以上迁移地震与地电前兆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这组连发性迁移强震发生之前,地电前兆在南北两地区观测到两个应力相对集中区。随着南部系统内应力不断向北调整,发生了多次强震。这组连发性的强震孕育,包括它们各自前兆场分布和发育,彼此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呼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