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5篇
  免费   963篇
  国内免费   877篇
测绘学   474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453篇
地质学   4130篇
海洋学   230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342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Practical VTI approximations: a systematic anatom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ransverse isotropy (TI) with a vertical symmetry axis (VTI) often provides an appropriate earth model for prestack imaging of steep-dip reflection seismic data. Exact P-wave and SV-wave phase velocities in VTI media are described by complicated equations requiring four independent parameters. Estimating appropriate multiparameter earth models can be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so it is often useful to replace the exact VTI equations with simpler approximations requiring fewer parameters. The accuracy limits of different previously published VTI approximations are not always clear, nor is it always obvious how these different approximations relate to each other. Here I present a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deriving a variety of useful VTI approximations. I develop first a sequence of well-defined approximations to the exact P-wave and SV-wave phase velocities. In doing so, I show how the useful but physically questionable heuristic of setting shear velocities identically to zero can be replaced with a more precise and quantifiable approximation. The key here to deriving accurate approximations is to replace the stiffness a13 with an appropriate factorization in terms of velocity parameters. Two different specific parameter choices lead to the P-wave approximations of Alkhalifah (Geophysics 63 (1998) 623) and Schoenberg and de Hoop (Geophysics 65 (2000) 919), but there are actually an infinite number of reasonable parametrizations possible. Further approximations then lead to a variety of other useful phase velocity expressions, including those of Thomsen (Geophysics 51 (1986) 1954), Dellinger et al. (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 2 (1993) 23), Harlan (Stanford Exploration Project Report 89 (1995) 145), and Stopin (Stopin, A., 2001. Comparison of v(θ) equations in TI medium. 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ismic Anisotropy). Each P-wave phas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derived this way can be paired naturally with a corresponding SV-wave approximation. Each P-wave or SV-wave phas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can then be converted into an equivalent dispersion relation in term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lownesses. A simple heuristic substitution also allows each phas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to be converted into an explicit group velocity approximation. From these, in turn, travel time or moveout approximations can also be derived. The group velocity and travel time approximations derived this way include ones previously used by Byun et al. (Geophysics 54 (1989) 1564), Dellinger et al. (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 2 (1993) 23), Tsvankin and Thomsen (Geophysics 59 (1994) 1290), Harlan (89 (1995) 145), and Zhang and Uren (Zhang, F. and Uren, N., 2001. Approximate explicit ray velocity functions and travel times for P-waves in TI media. 71st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Expanded Abstracts, 106–109).  相似文献   
132.
介绍了一种监控移动目标的电子地图系统,该系统利用独特的方法对地图文件进行组织,该方法易于程序管理和查找地图文件,并可动态添加地图文件,系统采用的串口通信方式使用方法灵活,应用简便,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可靠,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33.
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任锦华 《测绘科学》2003,28(1):12-16
以从事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基础 ,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内容包括 :信息关系和信息控制、信息分类、数据库结构、软件系统开发思路、电子政务的工作目标、服务对象、服务模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4.
电子地图集的自动分幅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测绘学院学报》2003,20(2):148-150
分幅地图是电子地图集设计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根据电子地图集的特点,提出了电子地图集自动分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在VC 环境下实现了基于MapX控件的电子地图集自动分幅。  相似文献   
135.
环电流区中性原子观测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双星计划中性原子(ENA)探测仪的研制提供可靠 的理论依据,并为未来中性原子探测数据的分析及研究做好准备,针对双星轨道初步模拟计 算了双星ENA探测仪对磁暴时中性原子的观测特性. 建立了磁暴主相期间环电流离子分布的 一 个近似理论模式,并模拟计算了极轨卫星在极区上空、赤道面以及其他位置上对不同强度磁 暴主相期间环电流区ENA空间角分布及能谱的观测结果. 研究表明,存在环电流区方向和南 北极区环电流粒子沉降带两个中性原子强度极大区域;磁暴越强烈,注入区高度越低,环电 流区观测到的ENA通量越高;处于有利位置的ENA探测器可分辨注入区内边界或注入前沿;EN A探测器能够分辨环电流带离子分布的不均匀性;由于离子交换截面的差异,H,O,He 3种E NA的能谱分布不同;在10~80keV能谱范围内通量较强,易于观测;环电流区H,O两种ENA 通 量较强,有利于观测;而环电流区He ENA通量很弱,不易于观测. 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双星 极轨卫星能够对环电流区ENA进行有效探测;低纬轨道上的ENA探测器也能够对环电流区ENA 进行一些观测;ENA探测器的研制应重视低、中能量范围ENA的探测.  相似文献   
136.
通过对高空探测高度的分析可知:降水、净举力和空气阻力、球炸率是影响探测高度的主要因素。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找出提高探测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7.
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地热资源将成为未来一种重要的生态型资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地热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历史比较悠久,其探测方法与技术也处于不断的革新过程中,本文总结了地热资源探测的方法与技术及其进展情况,并探讨了利用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在地热资源探测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8.
地震勘探中的炸药震源药量理论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炸药由于具有良好的脉冲特性及高能量的特点而作为地震勘探中的主要震源,就炸药本身来说,在地震勘探中药量、井深等参数的选取对激发能量和激发频率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炸药爆炸理论,从炸药作功角度来加以论述,并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得出选取一个最佳的药量和井深激发,既能提高炸药作功能力,又能增强激发能量,从而激发强能量的高频震源子波,达到指导野外地震采集和节约经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9.
电子出版系统的参与与电子地图的兴起,是当今地图制图新技术的重要表现。本文讨论了这一新技术对现代地图学的影响,并分析了新技术条件下现代地图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0.
SLJ型宽频带大动态力平衡三分向加速度计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详尽介绍了三分向力平衡加速度计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和理论计算,给出了技术指标鉴定实测结果和获取地震记录的时程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