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9篇
  免费   2911篇
  国内免费   695篇
测绘学   281篇
大气科学   387篇
地球物理   11596篇
地质学   1874篇
海洋学   18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991篇
自然地理   5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630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907篇
  2008年   646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726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638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49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良华 《海洋预报》1995,12(4):34-42
本文探讨东海区近海强风预报模式,首先介绍建立预报模式的思路和步骤,及使用说明,为了验证强风预报模式和判别条件,用1986、1987上日本传真天气图进行试报,准确和基本准确度为91.1%,并给出了1989、1995年随船试验预报结果,准确和基本准确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32.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tability design system of submarine pipelines. The system can provide a reasonable design procedure for users with reference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methods and in the light of hom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33.
周学群 《海洋预报》1992,9(4):52-58
本文用ECMWF2.5×2.5网格点资料通过一个例子,对有利于南海热带气旋发展的环流场作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几点事实:(1)扰动在风的垂直切变较大的环境中仍可发展。(2)扰动位于中、低空西南急流左侧,高空南支东风急流右侧时,有利发展。(3)中,低空西南急流形成了扰动环流的强风潮,强风潮从扰动南侧入角,并包围扰动的东半圆。(4)扰动中、低层的入流和高层的外流呈现严重的不对称性。(5)当扰动发展到一定强度时,对南海热带季风环流圈的加强起到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34.
台湾及其邻海的重力特征与构造、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赤军  方剑 《台湾海峡》2001,20(1):101-109
分析认为,在台湾及其邻海的重力场中,具有短波长特征的空间重力异常受地形与海深所制约.玉山的200×10  相似文献   
35.
采用TOGA/COARE国际合作考察期间(1992年10月─1993年2月)获得的267次定点(2°S,155°E)定时高空大气探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发现1992年12月─1993年2月低空存在一支西风急流,有两次分别持续半月之久,而1992年11月的两次赤道西风急流,因无赤道高空急流配合,仅持续2d便消失。本文还指出:(1)赤道低空西风急流是各种海-气指数产生ENSO异常的重要信息;(2)赤道高空急流有滞后赤道低空急流2d左右的响应关系;(3)赤道低空急流是纬向水汽输送的狭窄通道。  相似文献   
36.
给出2类双结构矩阵的标准型。作为应用,还利用新得出的标准型对这2类双结构矩阵特征值问题发展了结构算法,其中对第一类双结构矩阵特征值问题发展了只用实运算的结构算法。  相似文献   
37.
张年明  郑健志 《台湾海峡》2005,24(4):426-432
中国台湾地区地处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之间,地震活动频繁.本文报道了 我国台湾地区及其邻近海域1985~2002年间5.5级以上地震的条带内外频度比分 布,并着重研究了1999—2002年中发生的3次7.5级以上地震前的条带现象.其结 果表明:台湾地区近期发生的3次7.5级以上大地震前,5.5级以上地震呈条带分 布.这些条带符合条带内地震个数Nin≥6的条件,符合条带内、外频度比Nin/(Nin Nout)≥75%的条件,也符合条带长宽比大于5的要求,只是与板内地震条带相比,条 带的长度较短.  相似文献   
38.
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地震海啸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建立了一个地震海啸数值模式,模式包含越洋海啸传播部分和近岸海啸变形部分,在越洋海啸传播部分中采用线性浅水方程,使用蛙跃格式求解,并且选择合适的空间步长与时间步长,使差分格式中产生的数值频散与包辛尼斯克方程中的物理频散一致,这样在不影响海啸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节省了计算机的机时与内存.在近岸海啸变形部分的计算中,考虑了非线性对流项与海底摩擦项.同时该模式采用了多重网格嵌套技术,提高了所关心地区的计算精度.利用这个地震海啸模式模拟了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地震海啸,结果与观测记录较吻合.这个模型已用于我国沿海核电站可能最大地震海啸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39.
青岛胶州湾3.2级地震构造背景与控震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构造分析的方法 ,对青岛胶州湾 3.2级地震发生的地震地质背景和构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胶州湾 3.2级地震主要受 NEE向郝官庄断裂和 NNW向大沽河断裂控制 ,并根据现代活动断裂的标志 ,对上述 2组断裂活动性特征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0.
Morphologic studies of an oceanic transform, the Blanco Transform Fault Zone (BTFZ), have shown it to consist of a series of extensional basins that offset the major strike-slip faults. The largest of the extensional basins, the Cascadia Depression, effectively divides the transform into a northwest segment, composed of several relatively short strike-slip faults, and a southeast segment dominated by fewer, longer faults. The regional seismicity distribution (m b 4.0) and frequency-magnitude relationships (b-values) of the BTFZ show that the largest magnitude events are located on the southeast segment. Furthermore, estimates of the cumulative seismic moment release and seismic moment release rate along the southeast segment a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northwest segment.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slip along the southeast segment is accommodated by a greater number of large magnitude earthquakes. Comparison of the seismic moment rate, derived from empirical estimates, with the seismic moment rate determined from plate motion constraints suggests a difference in the seismic coupling strength between the segments. This difference in coupling may partially explain the disparity in earthquake size distribution. However, the results appear to confirm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thquake size and fault length, observed along continental strike-slip faults, for this oceanic trans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