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工程爆破场地地震动强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爆破地震动强度的预测方法和该领域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岭澳核电站场地为例,利用该场地土石方工程爆破时实监测获得的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提出了一种估计(折算)爆破药量的方法,给出预测爆破地震动加速度、速度、的经验公式。按此地震动衰减规律并结合时实监测数据指导爆破,确保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运行。这种折算爆破药量的方法和预测爆破地震动强度的经验公式对指导工程爆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Abstract

Blast response of submerged pipelines has been a research focu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article,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dynamic response of pipelines due to underwater explosion. The up approxim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o simulate pore water effect in the seabed. Numerical continuity between hydraulic pressure in the flow field and pore pressure in the marine sediment is guaranteed to realize the blast response of submerged pipelines in ocean environment. Both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 and pipeline–seabed interaction (PSI)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the proposed model simultaneously. A comprehensive parametric study is carried out after validation of the present model with test data from underground explosion and underwater explosion,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embedment depth, TNT equivalent, stand-off distance, pipeline diameter, and pipeline thickness to blast response of the submerged pipelines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numerical results. Variation of deformation patterns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pipeline with various installation and structure parameters has been illustrated and discussed to facilitate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53.
地下核爆炸地震波二次源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裂是地下核爆炸震源物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非球对称源过程.对其机制的研究,多基于面波资料,本文基于远场体波资料,利用经验格林函数方法,消除路径及接收场地效应,利用地下核爆炸远场地震波P波数据对震源时间函数进行了反演,结果显示明显的双脉冲特征,该二次源特征不随方位角及震中距变化,说明它源自震源本身,其双脉冲特征与层裂机制相符.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反应,本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UTO-DYN对一个典型的钢筋混凝土底层框架柱进行了爆炸分析.设定了1m、3m、5m三种比例距离,各比例距离分别设置10 kg、50 kg、100 kg三种量级的TNT炸药.分析得到了各爆炸工况下柱子的动力响应及损伤形态.研究表明:柱子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于比例距离的改变十分敏感;当炸弹在地面爆炸时,柱子最终破坏的区域总是在柱底到柱高的三分之一处;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大,柱子最终的破坏形态由剪切型转变为弯曲型.  相似文献   
55.
化工储罐爆炸产生的抛射碎片击中并破坏相邻罐体后,将引发多米诺效应。N guyen破坏概率模型认为,当罐壳受撞击后,残余壁厚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就会被破坏,并假设该临界残余壁厚为定值,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基于储罐壳体损失面积安全评价方法AP I 579,把撞击形成的复杂凹坑简化为圆锥形,分别针对圆柱储罐、球罐推导出圆锥形凹坑剩余强度系数的求解方法,并根据塑性失效理论确定了罐壳的临界剩余强度系数,由此建立了新的破坏准则。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模拟,建立了新的爆炸碎片对目标储罐的破坏概率模型,与N guyen模型相比,得出的破坏概率偏大,结果更为安全保守。通过对剩余强度系数与无量纲撞击深度和凹坑锥角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证明N guyen模型中临界残余壁厚为定值的假设并不合理,而新的基于剩余强度系数计算的破坏概率更为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爆炸条件下不同垫板形式锚杆对洞室加固效果的影响,现场试验中选择了平板和碗形两种不同的垫板形式。通过抗爆试验,对锚固洞室宏观破坏形态、洞壁位移特征、拱顶位移与比例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爆心两侧拱顶各点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垫板形式在爆炸条件下对洞室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爆炸条件下,碗形垫板可以充分发挥锚杆抗拉能力高的特点,拱部围岩经碗形垫板加固后,整体刚度能够得到较大提高,对岩体的加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7.
地下爆炸地震耦合效应的静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号锋  靳平  肖卫国 《地震学报》2010,32(2):234-241
首先修正了地下爆炸地震耦合效应的准静态理论,然后利用改进之后的理论对剪切模量、材料强度、围压以及孔隙率不同的介质中地下爆炸的震源强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密实硬岩介质来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介质的剪切模量越大,震源强度越低;介质的强度越大,震源强度越低;震源强度随着埋深的增加而降低.而干燥多孔介质中的干孔隙率也对震源强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8.
杨旭升  冯淑芳  高鑫 《岩土力学》2010,31(Z1):74-78
系统地分析了内爆炸条件下冲击波在竖井内的传播和反射规律,并基于经典弹性理论,建立了动力平衡方程,推导出了竖井井壁动力响应的计算表达式,得到了竖井侧墙最大径向位移和最大内力分布。计算表明:竖井侧墙最大径向位移出现在竖井中间的某处位置,具体与点源爆炸物高度有关,随着爆炸高度的增加,最大径向位移出现的位置也在向井口方向移动,但是幅值大小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59.
爆炸波在高饱和度饱和土中传播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 2.5×5 m模拟爆炸装置中进行饱和土爆炸试验,得到了变埋深条件下饱和土中的压力实测波形,实测到了冲击波和弹性波,二者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分界,爆炸近区和远区荷载形式具有较大的区别。通过综合分析给出了饱和土中波的传播规律,揭示饱和土中爆炸冲击波传播时出现流体动力区和冲击波形成等性质,建立了饱和土双线性递增硬化本构关系,确定了由冲击波向弹性波转换的分界压力。  相似文献   
60.
穆朝民  齐娟  辛凯 《岩土力学》2011,32(2):429-434
利用改进的? 2.5 mm×5 m的模拟爆炸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爆炸波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实验,得出了爆炸波作用下结构上的表面压力、动量、应变的实测波形。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结构刚度较小,在相同爆心距离条件下结构的荷载与自由场的压力值相差不大;荷载在顶板的分布较为均匀,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发生整体变形,可以用中心荷载代替整体荷载;结构对爆炸波的反射,无论是弹性波还是冲击波,反射规律基本一致。随着饱和度的增大,结构上的反射系数和爆炸冲击波波速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