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3篇
  免费   2086篇
  国内免费   1552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632篇
地球物理   3679篇
地质学   4749篇
海洋学   39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33篇
自然地理   71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408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4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宋方敏  俞维贤 《地震地质》1997,19(3):20-217
小江断裂带中段新生代发育的系列盆地,根据其发育阶段可分为始新世—渐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全新世4个阶段,并根据发育持续性可分为继承性、阶段性、复活性、新生性4种类型。由大比例尺填图所获资料及前人成果,介绍了各阶段盆地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制,讨论了盆地发育与区域构造运动、断裂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2.
地面预注断层破碎带井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预注断层破碎带研究采用控制性高压劈裂、小段高、水玻璃预处理、钻孔分叉综合技术和工艺,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13.
城市化对北京平均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本文利用北京(观象台)及周围几个气象台站月平均气温资料,滑动平均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再进行倾向性分析,探讨了北京城市化对气平均气温的影响,估算对北京(观象台)气温记录的影响约为0.21℃/33a推断市中心二环路以内强烈地影响。  相似文献   
214.
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现状特征,历史上发展特点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人口发展情况,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作了动态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前广州市中心区和郊区人口密度都在增加,但市中心区增加较快,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广州市总人口较速增长的情况下,内部人口变动日趋明显,中心区人口密度在减少,外围区人口密度在增加,认为广州市的人口分布正从年龄阶段转向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215.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态势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家恩  徐琪 《热带地理》1997,17(4):412-418
三峡库区拥有丰富的生镜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是一个天然生物宝库,然而,由于人类活动长期的强烈干预和破坏,库区生境日趋退化,生物种群发生逆行演替,生物多样性在逐渐减少或丧失。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16.
超积累植物与找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了超积累植物的概念和它在地质找矿中的意义,回顾了国外超积累植物的研究历史,并对应用超积累植物进行找矿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17.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3,自引:10,他引:33  
周建生  陈发景 《现代地质》1997,11(4):425-433
讨论了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和成因。根据利用地震反射剖面对盆地构造几何学的研究,圈定了不同尺度的横向变换带,确定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横向变换带是为了保持区域伸展应变调节构造变形的一种调节体系。这种伸展应变守恒是靠三维空间上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变化实现的。横向变换带的构造样式为横向地垒状凸起和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并具伸展性质的正断层。横向凸起与非叠复的和叠复的分段断层系伴生及发育在断层位移最小处等事实表明,横向凸起或横向鼻状背斜是由于分段断层系位移沿走向变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218.
Late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Rifting and Basin Formation in Easter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teMesozoicIntracontinentalRiftingandBasinFormationinEasternChina*RenJianyeLiSitianFacultyofEarth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  相似文献   
219.
Two distinct phases are commonly observed at the initial part of seismograms of large shallow earthquakes: low-frequency and low-amplitude waves following the onset of a P wave ( P 1) are interrupted by the arrival of the second impulsive phase P2 enriched with high-frequency components.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a large shallow earthquake involves two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stages of rupture at its nucleation.
We propose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can naturally explain the above nucleation behaviour. The model is 2-D and the deformation is assumed to be anti-plane. A key clement in our model is the assumption of a zone in which numbers of pre-existing cracks are densely distributed; this cracked zone is a model for the fault zone. Dynamic crack growth nucleated in such a zone is intensely affected by the crack interactions, which exert two conflicting effects: one tends to accelerate the crack growth, and the other tends to decelerate it. The accelerating and decelerating effects are generally ascribable to coplanar and non-coplanar crack interactions, respectively. We rigorously treat the multipl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cracks, using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BIEM), and assume the critical stress fracture criterion for the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crack propagation.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a dynamic rupture nucleated in the cracked zone begins to grow slowly due to the relative predominance of non-coplanar interactions. This process radiates the P1 phase. If the crack continues to grow, coalescence with adjacent coplanar cracks occurs after a short time. Then, coplanar interactions suddenly begin to prevail and crack growth is accelerated; the P2 phase is emitted in this process. It is interpreted that the two distinct phases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non-coplanar to coplanar interaction predominance.  相似文献   
220.
宁夏盐池县土地沙质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曲志正  王峰 《中国沙漠》1997,17(2):173-179
宁夏盐池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通过分析该区土地沙质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认为该区土地沙质荒漠化有日趋扩大、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在潜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人为因素是造成该区土地沙质荒漠化的主要因素。针对该区土地沙质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结合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农林牧综合开发,提出了防治土地沙质荒漠化的目标、实施步骤及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