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8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886篇
地质学   1918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174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Multi-borehole pumping and tracer tests on the 10 to 100-m scale were conducted in a fractured chalk aquitard in the Negev Desert, Israel. Outcrop and core fracture surveys, as well as slug tests in packed-off intervals, were carried out at this site to obtain the parameters needed for construction of a stochastic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DFN). Calibration of stochastic DFNs directly to the multiple borehole test data was inadequate. Instead, two equivalent deterministic DFN flow models were used: the vertical-fractures (VF) model, consisting of only vertical fractures, and the fractures’ intersections (INT) model, consisting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ractures with enhanced transmissivity at their intersections. Both models were calibrated against the multi-borehole response of one pumping test and their predictions were tested against three other independent pumping tests. The average accuracies of all transient drawdown predictions of the VF and INT models were 65 and 66%,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o this equality in average drawdown predictions of both models, the INT model predicted better important breakthrough curve features (e.g., first and peak arrival times), than the VF model. This result is in line with previously assumed channeled flow, derived from analytical analysis of these pumping and tracer tests. Ronit Nativ, deceased, may her memory be blessed.  相似文献   
182.
183.
184.
A system is proposed for the monitoring of changes in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of an active volcano over time by applying a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The monitoring system is named ACTIVE, which stands for Array of Controlled Transient-electromagnetics for Imaging Volcano Edifice.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transmitter dipole used to generate a controlled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EM) field and an array of receivers used to measure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transient magnetic field at various distances, with automatic operation of both unit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ystem, numerical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by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to the Izu-Oshima volcano, where a remarkable change in the apparent DC resistivity over time had been detect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eruption in 1986.  相似文献   
185.
油气勘探需要重新开发玄武岩下目的层的成像技术。我们今天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玄武岩下地震成像。近年来,由于利用长炮检距这个问题部分已经得到解决。然而,由于地表以及玄武岩的内部非均质性引起的复杂波形,近炮检距的资料仍然不能充分地被利用。影响玄武岩下成像的近垂直入射资料对于了解玄武岩层内部结构是十分有用的。对比较均匀的玄武岩目标层可选用转换波。这里我们利用几个合成模型例子重点描述了更接近现实的非均质玄武岩流引起的实际困难。模拟计算了全波地震记录以有助于了解玄武岩内沉积物对地震资料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印度德干圈闭的一个研究实例。首先探讨了夹层沉积物对整个地震成像的影响。其次利用该区声测井资料以反射系数法计算全波场响应与实际地震资料对比, 通过一系列速度-深度剖面探讨了利用模式转换波(顶底玄武岩界面上的P波转化为S波或相反)对印度库奇地区玄武岩下成像的可行性。通过与野外资料相比较证明玄武岩中多个薄层的效应严重恶化我们所要解释和利用的图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6.
地面起伏对成像及雷达景象匹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勤  李启炎 《测绘学报》2002,31(Z1):50-55
景象匹配是飞行器导航与定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雷达图像匹配由于具有全天候的特征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分析了实时雷达图像成像方式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地面高程起伏对雷达图像构像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导出在实时雷达图像上,图像像点位移与地面高程起伏的具体关系;以及为了保证一定的匹配定位精度,对于实飞地区地面起伏的定量要求.同时还对导航定位匹配所用的参考基准图受地面高程起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对理论情况和实际图像进行了计算分析与比较,最后得出在给定匹配精度的情况下,生成参考图时对成像区域内点之间的高差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7.
Sagnac型干涉成像光谱仪研制及干涉成像光谱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锡哲  向阳  禹秉熙 《遥感学报》2002,6(3):193-197
空间调制干涉成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SMIFTS)是一种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的空间遥感器。依据应用要求和信噪比方程设计并研制了Sagnac型干涉成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原理样机。用该样机进行了实验室干涉成像光谱实验,获取了较为清晰的可见光、近红外谱段干涉成像图像。对其中各像元的干涉图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提取出了光谱特征明显的成像光谱图像和与被测图样光谱特征相符的像元光谱。由实测光谱辐射亮度曲线反演计算出的光谱反射曲线与标准仪器测得的图样光谱反射特性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对应相似。  相似文献   
188.
裂隙概化模型的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多孔介质非饱和渗流试验的研究成果,研制出一套可同时测定单裂隙毛细压力-饱和度以及非饱和渗透系数-毛细压力关系的试验装置.为检验试验装置的可信度和试验原理的正确性,并初步探讨单裂隙非饱和渗流的机理,特制作了一阶梯开度的裂隙概化模型(本文称之为“S-H”裂隙模型),并在上述试验装置上进行了“S-H”裂隙模型的非饱和渗流试验,初步阐明了单裂隙非饱和渗流的一些基本水力特性,同时试验结果也表明本文试验装置和试验原理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89.
开挖边坡随机楔体稳定分析与加锚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机楔体的破坏是岩石开挖边坡中常见的破坏类型之一,在对组成楔体的结构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模拟的方法,生成开挖边坡的三维裂隙网络,进一步运用随机搜索方法与块体理论,搜索出边坡面上的随机楔体,进行楔体的稳定分析,采用风险设计的理论,建立系统锚杆的优化设计方法,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小湾水电站进水口开挖边坡的稳定分析与锚固优化设计中,得到了较为可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0.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逆时偏移及其成像条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导出了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情况下,二维弹性波逆时传播的高阶差分格式,实现了弹性波在数值空间中的逆时延拓,从snell定量出发,采用插值法求取网格空间中各点的直达波旅行时,以此作为弹性波逆时偏移的成像条件,实现多波多分量资料的逆时偏移,数值试验表明,逆时偏移能够使地表接收到的波场准确归位,提高资料处理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