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402篇
地质学   1196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61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4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 procedure for the dynam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coupled base isolation systems is developed in the time domain. The isolation systems considered include high damping rubber bearings (HDRB) and low friction sliding bearings (LFSB). A bi‐linear hysteretic model is used alone or in parallel with a viscous damper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 of the HDRB system, while a constant Coulomb friction device is used to model the LFSB system. After deriving the analytical dynamical solution for the coupled system under an imposed initial displacement, this i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east‐squares method and an iterative procedure to identify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a given base isolation system belonging to the class described by the models considered. Performanc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roposed procedure are highlighted by numerical applications. The procedure is then applied to a real base isolation system using data from static and dynamic tests performed on a building at Solarino.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have been compared to available laboratory data and the agreement is within ±10%. However,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both in models and testing procedures also emerges from the numerical applications and results obtained.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Estimation of specific yield (Sy) of an aquife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an experimental drainage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specific yield of an alluvial aquifer of the Platte River valley, Nebraska, USA. Sets of sediment cores with continuous interval depth were collected to plastic tubes using the direct push technique and then taken to the laboratory. During the Sy experiment, those sediment cores were re-saturated by placing them vertically in a large water tank. Sy was determined by the water drained from the sediments by force of gravity in a bracket.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s of Sy varied largely with depth at each site and the variability for Sy with interval depth between the test sites is also observed. This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Sy might result from the variation of grain size, grain shape, sorting and compaction of sediments in different cores with interval depth. The Sy for all sediment cores ranged from 0.01 to 0.18 and the mean value was 0.08±0.04. Our drainage method can functionally preserve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s in their original state and it is easier to experiment at a lower expense.  相似文献   
993.
分析地震电磁信息仪器对信号处理和采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ARM9的地震电磁信息数据服务器的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对地震电磁信息的高速采集、海量存储和网络传输。文中介绍地震电磁信息数据服务器设计思路及基本构架,对各个模块给出硬件设计,并介绍系统的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994.
徐晓枫  万永革  王惠琳 《地震》2010,30(1):36-49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M8.0特大地震, 这次特大地震使得地球自身产生了整体的连续振动。 本文采用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所记录到的5天地震波形, 对VHZ频段进行了功率谱密度分析。 由于CDSN台网的地震仪对低频信号具有压制特点, 所以没有对资料进行固体潮处理, 从而获得了大地震激发的73个(0S40S76)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和6个谐频球型自由振荡(1S2, 3S2, 1S4, 1S0, 1S7, 4S2), 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观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吻合很好。 所得结果可以进一步用来研究地震震源机制和地球内部结构, 并对大地震的震源破裂分布给出一定的约束。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计算地基土阻尼比的新方法。不同于对数衰减法仅依据振幅计算阻尼比,该方法考虑了体系振动的整个反应时程,克服了对数衰减法对幅值测量精度要求很高的缺陷。数值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与对数衰减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即便对于信号干扰比较大的情况,采用该方法也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求解有自由面渗流问题的三维数值流形方法,通过构造任意形状流形单元的水头函数,推导了流形单元的渗透矩阵和无压渗流分析的总体控制方程,并给出了自由面的迭代求解策略和渗透体积力的计算方法。典型算例的数值分析表明,该方法采用数学网格覆盖整个材料区域,在自由面的迭代求解过程中数学网格保持不变,只考虑自由面以下渗流区的介质,只对自由面以下的流形单元形成总体渗透矩阵,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编程简单等优点,而且能够通过单纯形积分精确计算被自由面穿越单元的渗透作用力,因此,特别适用于有自由面渗流问题的模拟。  相似文献   
997.
地球内核平动振荡的地震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球对称、非自转、弹性和各向同性地球模型(SNREI)理论模拟计算了地球内核平动振荡的地震激发.以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为例,讨论震源机制解(标量地震矩、走向、倾角、滑动角和深度)对内核平动振荡振幅激发的影响;基于全球21个Mw8.0级以上的大地震,分别计算10个数据资料较好的超导重力台站理论上可以接收到的内核平动振荡信号的频率域振幅.结果表明标量地震矩对内核平动振荡振幅的影响最大,走向、倾角、滑动角和深度对内核平动振荡振幅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区域获得的由大地震引起的内核平动振荡信号的幅度存在显著差异,此结果为频率域多台站加权迭积提供了计算基础.另外,只有武汉台站接收到的2011年日本Tohoku Mw9.1地震激发的内核平动振荡的振幅值达到了地球表面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超导重力仪检测水平,振幅值为0.0103nm·s-2.结果说明地震激发的内核平动振荡的信号极其微弱,信号几乎淹没在背景噪声中,必须利用多台站迭积法才有可能将信号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998.
通过二维离散元模拟斜坡地基静力触探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锥尖阻力的变化以及斜坡地基的宏微观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归一化锥尖阻力峰值在坡角较小时无明显提升,在坡角足够大时提升明显,稳定值随着坡角增大略微减小,说明斜坡边界对表层土力学性能影响明显,而对深层土影响较弱;锥尖贯入过程中,斜坡地基探杆两侧土体变形不对称,坡上一侧膨胀,坡下一侧压缩,不对称性随着坡角增大而增大;贯入到表层时,探杆两侧微观接触力链不对称,坡上一侧具有更大应力,但当贯入到深层时力链趋向于对称,其临界深度随着坡角增大而增大,与坡角呈近似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城市群核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服务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保持适度增速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强劲动力,城市群核心城市则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本文采用区位熵、对外服务流模型、熵值法,对2003年和2012年中国20个城市群32个核心城市的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外向服务功能、综合发展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城市服务业地域分工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较高;核心城市服务业对外服务功能与城市规模等级具有显著相关性,多数属于生产性服务功能主导型,少数属于生活性服务功能主导型以及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功能并重型;核心城市服务业内部行业外向功能的空间集中性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中性普遍高于生活性服务业;核心城市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显著,与城市群的功能定位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2002年中国南极考察期间在东南极冰盖Princess Elizabeth地区钻取的LGB69冰芯, 对其海盐离子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冰芯主要化学离子的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的第一特征向量(EOF1)可以作为描述海盐气溶胶的传输强度的代用指标, 可用于表征南印度洋准定常低压带海平面气压(SLP)的变化. 冰芯最近23 a(1979-2001年)的记录与SLP和低层风场的相关模态反映了海平面气压场准半年振荡(SAO)和南极大陆边缘下降风的季节特征. LGB69冰芯很好地记录了1708-2001年间南半球环状模(SAM)的变化特征, Na+时间序列呈现的3.5 a周期变化与SAM的周期变化具有很好地一致性. 在1970年SAM转为正位相后, 其与Na+的相关关系也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 LGB69冰芯的海盐离子可以作为重建过去近300 a海平面气压场和SAM变化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