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岩土工程勘察相关问题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作者工作经验同国家现行规范及行业标准结合起来,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现场勘探资料收集(勘探点布设、野外地层的划分、原位测试、地下水位的观测)、土工试验(粉土的划分、剪切方法的选择、固结试验)及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地基均匀性、粉土及粉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地震效应、基础方案选择、建筑工程分级)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个人的看法,以便与同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力接地线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现过程.该系统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运行,包括智能接地监测仪、远程观测点和监控中心系统.电力线的接地状态由监测仪采集,并通过GSM短消息向监控平台传输数据.为确保系统的安全,系统中的关键数据进行了MD5加密.登陆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情况以日志文件的形式保存,支持智能模糊查询、数据备份及恢复.  相似文献   
13.
多聚焦(MF)成像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MF(多聚焦)技术是一组以巨模型——独立成像为特征的地震成像方法,在该方法中,大的地震道的叠合道集进行叠加,而每一个叠合道集都横越许多共中心点道集,它用聚焦参数的最优化过程代替了传统偏移方法中的速度模型修正,极大避免了“速度难题”,MF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和反演的各个方面(处理复杂的近地表难题、多次波的等),在解决复杂地质问题时更是有着独到的效果。因此,MF成像技术在地震勘探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d:\PDF\.pdf地震共中心点道集的瞬时基准面静校正和动校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地震野外共炮点记录进行浮动基准面静校正后的每一个共中心点道集记录而言,其基准面仍是一局部曲面,如何使之动校正后达到同相迭加,必须作所谓瞬时基准面静、动校正处理。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共中心道集记录的瞬时基准面静、动校正的方法和技术,并用理论模型试算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消除由于局部起伏对共中心点道集记录的影响,提高时间剖面的质量、速度和解释精度,确保在山区中采用地震反射波法多次覆盖技术勘探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共聚焦点道集偏移速度建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偏移速度建模可在多种道集实现.基于等时原理和差异时移分析,提出了共聚焦点道集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偏移速度的更新是利用约束参数迭代反演实现,模型的参数化主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为适应横向变速,选用了垂直速度梯度参数.模型试算表明:偏移速度相对误差在0.25%范围内,反射层深度误差小于10m.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磁测在城市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测量方法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新的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技术的提高,使得磁法勘探可用于城市工程与环境中电磁干扰相对较小的区域,且高分辨地探测地表及近地表磁异常。实例表明,垂直梯度磁异常测量相对于△T磁异常测量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欧拉反褶积和场源参数成像方法增强了异常的区别和分离能力。结合共偏移距道集地震方法可以给出异常体埋深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表层激发接收条件差, 常采用高叠加次数的地震观测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中, 在进行了地形校正和基准面校正之后, 还存在数十毫秒的剩余静态时差。在叠加剖面上, 这种静态时差对反射波的起伏形态的影响具有浅中深层的差异性, 即出现了"静校不静"的现象。分析表明 , 这种现象是由叠加次数高、排列偏移距大, 在同一个CMP道集中, 浅、中、深层参加叠加的道数差异较大, 导致叠加过程中对静态时差平滑作用的差异所致。与岩石裸露山区中因反射波传播路径差异形成的非地表一致性"静校不静"现象不同, 仍然是"地表一致性"的。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为正确进行静校正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随着速度比与转换点深度的变化而动态抽道的转换波速度分析方法,实现了扫描叠加速度、转换点深度与共转换点道集的一一对应,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共转换点无迭代速度分析技术,理论模型试算与实际地震资料处理都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叠前地震资料含有地层的纵波、横波速度和密度等信息。利用叠前反演获得隐藏在地震数据中的这些基本参数后,即可揭示大量岩性及孔隙流体性质的信息。这里推导了平面波在层状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正演算子,提出了一种基于Brent正交搜索方向组的叠前三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求解庞大而复杂的导数矩阵。通过自适应退火因子和罚函数来处理约束条件,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将K—L变换引入到方向置换过程,有效防止了搜索方向组的线性相关。经理论模型和油田实际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是一种利用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被动源面波和体波成像在内蒙古浅覆盖区勘探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勘探具有勘探深度和分辨率的优势,在矿产勘探中多被采用.但主动源反射地震具有成本高、在矿区采集困难等难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无需主动源激发、利用天然噪声的被动源地震应用于勘探,可成为其低成本替代选项.本文在内蒙古浅覆盖区矿区进行了被动源勘探试验,采用相关计算获得拟炮集记录,并基于频率域信噪比计算,在生成拟炮集前实现了面波和体波甄选,分离了面波和体波.应用面波反演的横波速剖面识别了覆盖层厚度.体波数据经反射波常规处理,获得了成像剖面.经与主动源反射剖面对比,主要结构的反射特征呈现了良好的一致性.本文试验验证了被动源勘探在内蒙浅覆盖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为低成本的面积性勘探实施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