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3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213篇
地球物理   1900篇
地质学   381篇
海洋学   304篇
天文学   260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Allowing flexible structures to uplift and rock during earthquak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orce demands and residual displacements. However, such structures are still susceptible to large deformations and accelerations that can compromise their functionality.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elastic rocking oscillators and suggest that their lateral drifts and accelerations can be limited effectively by using inerter devices. To this end, we offer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flexibility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system.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governing the motion of deformable structures with base uplift are revisited to incorporate the effects of the supplemental rotational inertia. The proposed model is then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demands of flexible rocking structures under coherent pulses as well as noncoherent real pulse-like ground mot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combining rocking with inerters can be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and acceleration demands in uplifting flexible systems.  相似文献   
972.
为优化处于长周期地震动输入下的大型建筑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分析普通地震动与长周期地震动波的区别,证明了长周期地震波具有显著长周期分量的特性。将某一高层酒店剪力墙作为研究案例,设计模拟实验台的构建流程与传感器布局,将建筑模型缩尺比例设置为1∶10。选择CA波、RG波、EL波作为实验用地震波,从位移与结构周期、层间剪力与位移比、易损性以及损失评估等方面对大型建筑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长周期地震波下的建筑极限承载力最小;在经历CA波、RG波、EL波后,模型的自振周期均发生变化,而EL波作用下模型的自振周期始终比基本周期略长;不同地震波下,X、Y向层间剪力变化基本趋于一致;CA波、EL波作用下,X向位移比较为接近,而剪力墙Y向上位移比在三种地震波作用下具有较大差异性;在长周期地震波作用下,大型建筑剪力墙损伤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73.
山地和平原地形在破坏性地震中对震害和地震动有很大影响,不同地形对地震动有不同的地形效应。为研究山地和平原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基于集集地震后续M L6.6余震的强震观测记录,对位于不同地形且与震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四个强震台记录处理计算,从波形特征、频谱分析、加速度反应谱计算、与规范谱比较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完成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分布的计算。研究表明,山地地形对地震动的高频成分有地形放大效应,沉积平原对地震动的低频长周期部分有放大作用,并且长周期反应谱的峰值区域始终位于沉积平原中部。平原上强震记录产生的长周期放大系数谱已超出规范谱,沉积平原上长周期建筑的抗震设防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74.
陈向阳  于金池  葛建  侯勇涛 《测绘通报》2019,(12):87-90,115
针对强震仪与GPS各自的优点与缺陷,以2016年意大利Mw 6.0级地震为例,探讨了利用Kalman滤波融合GPS与强震仪数据实时监测中等强度地震引起的瞬时地壳形变的可行性与优势。Kalman滤波获取的位移波形以GPS数据作为整体趋势,细节部分用强震仪数据进行描述,融合后的位移波形精度较高,能够准确和细致地描述地震引起的地表动态形变;与此同时,Kalman滤波位移波形也能够准确地探测中等强度地震引起的同震永久阶跃;Kalman滤波位移波形的功率谱在低频部分与GPS位移波形的功率谱密度相似,在高频部分与强震仪位移波形的功率谱密度相似,表明Kalman滤波结合了GPS与强震仪各自的优点;交叉小波分析表明,Kalman滤波获取的位移波形与GPS、强震仪数据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小波相似值均在0.8以上。以上结果表明,融合GPS与强震仪数据可以结合二者各自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陷;融合GPS与强震仪数据可以有效探测中等强度地震引起的瞬时地壳形变。  相似文献   
975.
张一  姜挺  江刚武  余岸竹  于英 《测绘学报》2019,48(6):708-717
针对现有特征法视觉SLAM只能重建稀疏点云、非关键帧对地图点深度估计无贡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特征法视觉SLAM逆深度滤波的三维重建方法,可利用视频序列影像实时、增量式地构建相对稠密的场景结构.具体来说,设计了一种基于运动模型的关键帧追踪流程,能够提供精确的相对位姿关系;采用一种基于概率分布的逆深度滤波器,地图点通过多帧信息累积、更新得到,而不再由两帧三角化直接获取;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法与直接法的后端混合优化框架,以及基于平差约束的地图点筛选策略,可以准确、高效解算相机位姿与场景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位姿估计精度,而且能够重建出全局一致的较稠密点云地图.  相似文献   
976.
针对侧风、强风、湍流等飞行环境容易造成航空影像运动模糊,严重影响航空影像质量,同时航空影像数据量大,手动挑选模糊影像费时费力的问题,为了提高航摄内业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文研究一种适用于航空影像的自动模糊探测方法,以主流的无参考再模糊算法Reblur和无参考结构清晰度算法NRSS为基础,结合航空影像具有丰富地物的特点,对影像进行分块处理,计算所有字块的Reblur和NRSS模糊探测值,最后得到整幅影像的模糊探测值。其中,再模糊算法通过计算待测影像和参考影像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方向上的灰度变化来评价图像模糊度;NRSS算法在结构相似度SSIM算法基础上加入梯度信息提取和高斯滤波等改进,通过计算结构相似度评价图像模糊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研究的无参考模糊影像探测方法适用于航空影像数据,其评价结果与人眼主观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准确地缩小模糊影像的查找范围,极大地提高了航摄内业效率。  相似文献   
977.
针对历元地球参考框架在确定站点高频非线性运动和季节性变化方面具有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不具备的优势问题,该文通过比较两种技术间组合策略建立的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精度,研究DORIS对于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影响。通过基于坐标的法方程叠加方法进行技术内法方程叠加和技术间组合,并利用并置站条件联系不同技术的法方程,从而建立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结果表明,DORIS的引入并不会对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基准定义或其他3种技术站点的点位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能够体现4种技术中精度较差的DORIS对于ETRF的精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8.
以高性能机械式力平衡加速度计为主,24位数据采集、动态范围大于或等于90 dB的工业级MEMS烈度观测系统为辅,温州珊溪水库区域高密度烈度台网的建设完成使区域内强震动观测系统实现高密度、数字化、网络化覆盖,提高了该地区的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和地震观测动态范围。该台网充分利用MEMS烈度计成本低、易扩充、好管理、组网灵活方便的特点,其在浙江省地震监测中的首次成功应用将推动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9.
针对台风在形成和消散阶段中心定位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导风的方法,使用的遥感数据来源于FY-2气象卫星的红外通道。该方法首先对红外序列遥感图像进行金字塔分解,然后基于加权的中值滤波光流模型构建云导风场,最后利用密度矩阵计算台风中心。选择2014年真实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Rammasun和Halong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台风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检测结果均较准确。  相似文献   
980.
异重流广泛存在于江河入海口附近,速度快、破坏力强,给近海工程的施工作业带来不小的难度。为了研究系泊结构物在异重流作用下的运动响应,基于图像处理技术,采用开闸式异重流模型试验方法,将异重流和结构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处理由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结构物运动图片,从而获得结构物运动的时历曲线。对比讨论了不同密度比的异重流对结构物运动的影响,同一密度比的异重流对处于不同深度结构物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物运动受异重流密度的影响较大,结构物的运动幅值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处于高密度流体非混合层的结构物受到异重流的作用会产生大幅度的顺时针旋转和正x方向偏移;位置较高的方柱受到淡水的主导作用,会产生逆时针旋转和负x方向偏移。位于盐水与淡水剧烈混合区域的方柱并不会产生单一方向的偏移,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