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5篇
  免费   875篇
  国内免费   1368篇
测绘学   446篇
大气科学   688篇
地球物理   1330篇
地质学   3664篇
海洋学   410篇
天文学   133篇
综合类   410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61.
内蒙古兴安盟杜尔基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岩性主要为中—细粒二长花岗(斑)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属于碱性岩系列,具有高硅、高钾、富碱、过铝、贫铁、镁、钙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平均值为112.43μg/g,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整体平缓右倾,具有Eu负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解表现为“W”型形态.具有明显的Sr、Ba、Ti负异常,反映了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存在。4个样品K-Ar全岩法测年结果为100.15-120.29Ma,说明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反映杜尔基地区在早自垩世可能处于相对稳定的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62.
河北省白洋淀洼地环境地球化学物源判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河北省白洋淀洼地是一个大型天然平原洼地,在洼地的深、浅层土壤中均发现了以Cu、Pb、Zn、Cd为主的多变量地球化学异常。运用地球化学特征法、参考元素法及多元统计法,对深、浅层土壤Cu、Pb、Zn、Cd异常的性质和成因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深层土壤异常与特定的地球化学沉积环境有关,以自然地质作用成因为主,而浅层土壤异常具有典型的二元叠加特征,以人为源的输入为主。  相似文献   
63.
安徽省××地区土壤Se含量>0.4mg/kg的面积100km2,富硒土壤受湖泊沉积环境控制.富硒区土壤环境质量低于土壤三级标准限值,农业营养元素K20、N、有机质丰富.精米Se含量>0.04mg/kg,高于对比区两倍,重金属元素未超标.  相似文献   
64.
抚顺发电厂是一座坑口发电厂,受采煤等多种复杂人为及地质因素的影响,厂区发生一系列的变形和破坏.本文基于观测成果对厂区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5.
全站仪断面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外断面测量的角度出发,主要讨论全站仪在断面测量中的野外观测方法、数据处理思路以及相应的软件研制.  相似文献   
66.
This excursion guide results form a field trip to the Glarus nappe complex organized by the Swiss Tectonic Studies Group in 2006. The aim of the excursion was to discuss old and recent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Glarus thrust. The major aspects were (i) the interplay between deformation, fluid flow and geochemical alteration, (ii) episodic versus 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d fluid flow, and (iii) the link between large-scale structures, microstructures, and geochemical aspects. Despite 150 years of research in the Glarus nappe complex and the new results discussed during the excursion, there exist controversies that still are unsolved.  相似文献   
67.
因子分类法在黑龙江塔河地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因子分类法在黑龙江塔河地区进行地球化学单元识别,根据各单元的理论地球化学意义及其与地质单元的对应关系,进行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研究。充分提取区域化探资料中的地球化学信息,将研究区识别为具有特定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的5个地球化学单元。其中:Be、Nb、Sn、Y、Rb单元主要反映研究区古生代花岗岩和中生代酸碱性火山岩的分布;Co、TFe、Cr、Ni、V、Ti、MgO单元主要反映研究区早元古代侵入岩、变质岩和古生代基性岩体的分布;SiO2、K2O、Na2O单元反映的地质单元主要为古生代侵入岩、中生代酸碱性火山岩和沉积岩;Al2O3、Li、F单元主要反映中生代火山岩的分布;CaO、Sr、Ba单元反映的是中生代沉积岩,可能与生物沉积作用有关,代表比较稳定的沉积环境。同时,根据不同单元的分布形态和边界走向,识别和推断了研究区的北东、北西、南北及东西向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68.
系统研究了西藏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岩相学、元素及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源区性质,并与喜马拉雅带二叠纪火山岩进行了对比研究。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近东西向集中分布在冈底斯构造带中北部地带,空间上从东至西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渐次减小,时间上从早至晚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总体由弱到强。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从早到晚岛弧造山作用经历了初始岛弧→早期岛弧→成熟岛弧的发展演变过程,火山岩浆来源于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原始岩浆在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有俯冲洋壳及随带的深海沉积物和再循环进人地慢的地壳物质组分的强烈混染,明显不同于受地壳物质组分强烈混染的喜马拉雅带二叠纪陆缘裂陷型火山岩。综合研究冈底斯带及其邻区近年来的最新调查与研究成果,从北向南拟建了石炭纪—二叠纪冈底斯岛弧→雅鲁藏布江弧后裂谷盆地→喜马拉雅陆缘裂陷盆地的弧盆系时空结构演化模式,探讨了冈瓦纳大陆北缘石炭纪—二叠纪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造山作用与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演化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机制,讨论了冈底斯带松多乡榴辉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9.
平朔公司安太堡三号井工矿2007年3月在首采工作面辅运顺槽掘进时,迎头冒顶突水,初期突水量达6000~8000m^3/d,将1289.16m标高以下淹没。在分析研究区地层、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沙沟河道进行了渗漏观测,对地表排污水、沟水和井下突水点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化验,有针对性的布置了6条物探线,最后进行了钻孔验证,综合分析认为突水水源主要为大沙沟河道的侧向补给,突水通道为NW向的强风化带。提出了加大井下排水,地表对大沙沟河进行土工膜防渗处理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0.
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的由来、意义和总体研究目标为引,概括的介绍了项目依托工程中各个专项技术研究完成情况,并对非均匀介质成像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静校正技术、高密度采集技术、特观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属性体解释技术等六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点的逐步西移,应加强诸如叠前、叠后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山区三维地震面元内地震反射波散射问题,提高其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为西部煤炭工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