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e zones of thawed ground in the permafrost area are most dangerous from engineer-geologist effect point of view. Detection of such zones, as making forecast of their movement is the main task of engi...  相似文献   
32.
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进行大地探测的过程中,由于收发线圈的安装误差、晃动以及材料的几何形变等因素影响,收发线圈的位置及姿态角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几何误差,而几何误差的定量分析对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制作、野外实验操作以及校正方面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误差来源的不同,将几何误差分为一次场误差和二次场误差两类;通过引入一次场张量矩阵和二次场张量矩阵,基于均匀大地模型正演得到9种线圈架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一次场及二次场,并以微分的方式定量地分析了9种线圈架构收发线圈位置及姿态角变化引起几何误差的变化特征。对9种线圈架构的几何误差分析可知:在几何形变引入的一次场误差中,仅有PERyz、PERzy线圈架构不包含位置变化的一次项误差,仅有VCA、VCP及HCP线圈架构不包含姿态角变化的一次项误差;在几何形变引入的二次场误差中,PERzx、PERxz线圈架构最大,而VCA、VCP及HCP线圈架构受高度及收发距变化的影响很大,需要实时测量并进行校正,VCP线圈架构受收发距变化以及姿态角变化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3.
随着人类的活动,地电阻率和地电场观测受到更多干扰。介绍浙江省长兴深井地电台建设过程,并讨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地电观测资料,证明井下地电阻率和地电场观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屏蔽干扰,由此可见建设深井地电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4.
采用小波阈值滤波、经验模态分解滤波和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小波阈值滤波3种方法,对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进行去噪,有效去除或抑制郫县地震台地磁数据的地电干扰.  相似文献   
35.
对7个台的观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郯城、菏泽、大山和陵阳地震台数据质量较好,精度较高,可为地震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6.
阐述了大连地磁台环境保护历程、台站搬迁的意义、补偿征地过程及经验,同时介绍了大连地磁台新台址的堪选过程。  相似文献   
37.
根据北京明陵地磁台2010年观测数据,采用磁静日数据,选用其特征值——日变幅度和相位,对太阳静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用调和分析方法将其分解为3个周期的谐波分量。对地磁数据的分析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小波函数的基本性质,并根据密山地电场数据的特征选取适合密山地电场数据去噪的的小波族函数,最后综合去噪结果和误差分析结果选出适合密山地电场数据去噪的最优小波函数和最佳分解层数。  相似文献   
39.
章鑫  杜学彬  王丽 《冰川冻土》2017,39(4):824-833
地电场的变化与台址环境的水文、气象及地质背景等相关,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季节冻土区,11个地电场台站处于较高的海拔,据台址下覆场地属性分为A类(黄土型)和B类(高原草场型)台站。通过对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域的地电场和大地电流场的计算和分析,联系区域构造活动和地质环境得出以下认识:青藏高原东北部季节冻土区地电场变化对水热环境响应明显,冬、夏两季测值可能发生跃变;长周期的地电场变化曲线可能与台址附近气温变化相关;台站大地电流矢量在冻土部分冻融交替过程中发生方向和幅度值的改变。A类和B类台址显示出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地电场曲线上升和下降的时间节点各异,这种现象可应用于监测该区域冻土冻融情况和冻土的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40.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measurement technique based on DC methods (vertical electrical sound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which was used to identify faults and determine their geoelectric parameter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huya basin. New inform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hagan River valley located in the zone of the disastrous 27 September 2003 Chuya earthquake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ese methods. Geoelectric cross-sections of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ment were obtained from VES data, showing the block structure of the study area.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sections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a major fault between basement blocks of different heights and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faults bounding the valley on its right side and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