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3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一带一路”规划的高速铁路频繁穿梭于盐质荒漠区,沿线优质不含盐路基填料极其匮乏。为解决粗粒盐渍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面临的技术难题,结合伊朗德伊高铁建设,以现场粗粒盐渍土路基填料为对象,开展了温度循环下压实粗粒盐渍土水盐迁移与变形响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次温度循环后温度波幅值由土层浅表向深层土体衰减传递,土体埋深越浅、恒温时间越长,温度波幅值越大;水盐均匀分布的压实粗粒盐渍土经历多次温度循环后逐渐演化成非均匀分布,水盐向土体表面迁移聚集,越靠近土体表面水盐增量越大;前5次温度循环中压实粗粒盐渍土产生了塑性盐胀或塑性融沉,随着温度循环次数增加,盐渍土塑性盐胀或塑性融沉显著减小甚至消失;盐渍土层上设置非盐渍土层具有迟滞盐分向上迁移和消能减胀作用,粗粒盐渍土构筑高速铁路路基宜采用结构分层技术,非盐渍土层设置厚度一般不宜小于当地温度辐射影响显著深度;粗粒盐渍土路基设计宜考虑多次温度循环后形成的水盐非均质分布及其可能诱发的盐胀与融沉增大效应,路基压实度不宜过高。研究成果将为盐渍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建造起到示范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为了通过实验测量泥沙起动概率,基于封闭槽道内开展的泥沙起动实验,系统论述了基于高速摄影的起动概率测量方法所涉及的起动概率定义、相机采样频率、图像处理方法、起动比例与运动比例的关系等关键问题.根据泥沙在水流紊动猝发作用下起动的物理机制,定义实测起动概率为单个紊动猝发周期内,从一定面积床面上冲刷外移的泥沙比例.根据推移质运动概念模型,提出高速图片拍摄间隔应小于推移质运动的中间时间尺度,以捕获泥沙的每一次起动.在高速图像处理时,通过连续两帧图片之间的灰度差实现运动比例的无偏差提取.进一步分析表明,运动泥沙可处于起动、止动或滑翔状态,运动比例等于起动比例、止动比例和滑翔比例之和,起动比例与运动比例之比等于两张图片之间的时间间隔除以推移质运动的中间时间尺度.基于上述关键技术,将高速摄影测量方法用于泥沙起动概率的测量,结果表明,临界起动水流条件时,床沙处于少量起动现象,对应的临界起动概率与窦国仁所推导的2.28%接近.  相似文献   
43.
Geopark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major objective of protecting significant geoheritage features and reinforcing geoconservation ideas and support through educating visitors. Understanding visitors' perception of geoheritage can inform educational and conservation endeavors. This study used the visitor-employed photography (VEP) method to unravel visitor perception of geoheritage and associated natur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in the recently designated Hong Kong Global Geopark of China (HKGP).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take photographs of scenes with an effect on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HKGP and to elaborate in a logbook the chosen subject, reason of choice, and effect on their travel experience. Aimed at capturing real-time and organic experiences, it was found that geoheritage plays a major role in HKGP visits. Visitors develop strong emotional connections with nature through appreciating and learning about prominent features of both small and landscape scales. However, a mismatch was found between visitor belief or incorrect geological or geomorphological knowledge with inherently strong enthusiasm in deciphering the science behind geoheritage. The findings permit development of a new approach of geopark interpretation, commencing with aesthetic and emotional connections with geoheritage features. Modification of fixed on-site provisions and guiding services directed at visitor interests can better spread geoheritage knowledge and reinforce geoconservation ideas. Modeling after overseas practices, a park ranger system, audio guide devices and smart phone applications are essential to achieve meritorious geopark management,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  相似文献   
44.
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基于列车时刻表数据,以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两两中心城市间的最短交通时间,以平均可达性为度量指标,测算了全国31个中心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分析了高铁对中心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依据中心城市到全国地级城市的最短交通时间提取全国31个中心城市的一日交流圈范围,分析了中心城市的高铁效应,并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个中心城市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和探讨一日交流圈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心城市可达性水平与城市的空间区位及城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关联密切;2高铁网络的发展使中心城市的可达性水平有所提升,受城市所处的空间区位及高铁建设条件的影响,不同城市的可达性改善程度存在差距;3高铁对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范围拓展的影响显著且呈东中西差异分布,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覆盖的地级市数量增加,在城市密集地区,地级市被叠加覆盖的次数增长;4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的拓展与高铁线路布局走向一致,优越的中心地理位置有利于中心城市交流圈范围的扩大,地形、水域等地理障碍则会限制城市交流圈在不同方向上的拓展;5高铁网络的发展对改善城市可达性的作用正逐渐赶超城市空间区位对城市可达性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Topographic shading curtails the period and complicates the geographic patterns of insol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Maps derived from oblique aerial photographs of shadow lines cast by the irregular, mountainous east horizon in Provo, Utah are used as a case study to illustrate an alternative to existing techniques of solar radiation data collection. For study areas of several hundred square kilometers, this method may be superior in resolu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more error free and economically feasible than other methods. Measurement of solar inputs received at sample stations scattered through the mapped area show that the phenomenon of topographically delayed sunrise has a distinct effect on daily totals of radiation in the manner suggested by the maps.  相似文献   
46.
王镇 《福建地理》2012,(3):38-43
近年来随着实时化测绘的需求增加,无人机航空摄影发展迅速.无人机航摄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优点,是遥感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论述了利用无人机对厦门市翔安区滩涂进行航空摄影制作1∶2 000正射影像的方法,其成果用于滩涂养殖信息调查.  相似文献   
47.
数码航摄技术在大比例尺3D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UCX数码航摄系统成像分辨率较高,成为目前国内数字化测绘应用较多的主导设备。本文结合石狮工程实践,利用UCX数码航摄系统获取的影像数据生产制作3D数字产品,探讨了基于UCX数码航摄大比例尺3D产品的实现方法、技术路线、作业流程及全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王鑫 《东北测绘》2012,(10):1-3
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摄影与航空摄影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提出了针对该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该模式的创新点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李悄  孟繁增  牛远志 《岩土力学》2019,40(9):3618-3624
以某高速公路下穿京沪高铁工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卸载-加载平衡"理念的压重顶进框构方案,并对高铁桥墩变形及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在高铁桥下开挖10 m深,开挖体量近10万方。采用压重顶进框构方案,施工中边顶进、边监测、边通过框顶堆土、桥下堆土、框内留土等措施加载压重,可有效控制高铁的隆起变形。在通车运营3个月后,高铁相邻桥墩累计最大差异沉降为2.7mm,距离规范限值留有46%的余量,满足规范要求。轨检表明,无砟轨道平顺性满足运营要求。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型中粉质黏土压缩模量可采用P0~P0+100 kPa(P0为土体自重应力)应力区间对应的模量值,卸载模量可取为压缩模量的3~5倍。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压实作用对泥岩膨胀性及水分迁移的影响,将碾碎过筛泥岩以不同干密度分层夯实到自制试验箱中进行试验,采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和TDR-4型湿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采用体式显微镜对泥岩颗粒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压实作用下泥岩膨胀过程均经历初期快速陡增阶段、中期膨胀减缓阶段和后期膨胀稳定阶段;体积含水率增大过程均经历跳跃式快速增长阶段、外凸弧线缓慢增长阶段和后期稳定阶段;随着干密度的增加,其稳定膨胀量和稳定膨胀率近似呈线形增加;水分在泥岩中的迁移与泥岩自身膨胀挤密和大气影响深度相关,干密度越大,膨胀挤密效果越明显,大气影响深度越小,其水分迁移速度越小;泥岩颗粒孔隙较为发育,连通性较好,可为水分迁移提供通道;泥岩浸水膨胀后呈泥质状态,颗粒间黏结发生破坏。研究可为膨胀泥岩地区高速铁路的修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