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576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3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strong vertical gradient in soil and subsoil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s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the hydrology of catchments. Despite the potential importance of these strong gradients, they have proven difficult to model using robust physically based schemes. This has hampered the testing of hypotheses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such vertical gradients for subsurface flow paths, residence times and transit time distribution. Here we present a general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simulation of 2D steady‐state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in hillslopes with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at declines exponentially with depth. The grid‐free solution satisfies mass balance exactly over the entire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zones. The new method provides continuous solutions for head, flow and velocity in both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zones without any interpolation process as is common in discrete numerical schemes. This solution efficiently generates flow pathlines and transit time distributions in hillslopes with the assumption of depth‐varying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e model outputs reveal the pronounced effect that changing the strength of the exponential decline in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has on the flow pathlines, residence time and transit time distribution. This new steady‐state model may be useful to others for posing hypotheses about how different depth functions for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nfluence catchment hydrological response.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2.
统计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的集成,可以弥补传统的统计信息单一、不直观的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其在政府管理决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建立综合统计数据模型,阐述了数据来源、数据组织、空间数据模型建立及查询逻辑。以安徽省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例,在基于天地图·安徽的地图服务和Arc GIS API For Flex开发包的基础上,完成Flex框架下的客户端设计,采用Web Service数据通信技术来完成综合统计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63.
从土地执法监察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探讨了基于"一张图"平台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了土地执法监察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并进一步给出了土地执法监察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的技术方法。该系统方案的应用将有利于快速、准确地监控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强化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监控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国土部门执法监察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64.
城市规划领域越来越需要三维建模技术的支持。CityEngine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建模软件,不仅可以批量生成规划模型,还可以用来辅助三维城市规划设计。本文基于CityEngine规则建模方法,实现了规划方案对比、建筑体量调整、规划指标计算等功能,通过对某小区进行实际建模验证,证明了CityEngine可以为城市规划者们提供新的思路,为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5.
随着大比例尺DLG数据的广泛应用,其数据质量检查是控制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为数据源的DLG数据,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其数据特点,针对现有的数据质量问题,从检查内容和检查方式上制订了数据检查方案,为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给予一定的参考,提高数据质量检查的效率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66.
城镇地下管线就像是城镇的脉络,对于城镇的运转非常重要,肩负着为城镇运送物质能量、输出废弃物的重要使命。随着城镇的扩建,敷设于地下的管线不断向周围扩张,其规模不断膨胀,因此,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管线管理方式不仅数据的查询效率低,导致因管线错挖而造成的爆管事故频发,而且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应急处理。所以在告别传统落后的地下管线管理方式的同时,我们应思考如何能够更好的管理大量的地下管线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的查询与应急管理的效率,为城镇规划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7.
国产机载LiDAR系统安置角误差检校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激光扫描仪(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集成,其中,安置角误差是集成误差中最大的误差源,安置角误差检校的方法多种多样,高效率、高精度的检校方式还需要试验的支撑。本文对平差模型法和几何模型法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很好地证明了不同方法的优越性,为机载LiDAR系统的安置角检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8.
阿尔泰-准噶尔北缘铬铁矿-Cu-Ni-Au-Pb-Zn-Ni成矿带是全国重点部署找矿勘查工作的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是全球阿尔泰巨型成矿带位于中国境内的一部分。文章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进展,对该成矿带的边界进行了新的修定;从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出发,分析总结了该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有利成矿地质条件,进一步修订了成矿带的成矿谱系;总结了成矿带内次级成矿单元的成矿特征;对带内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和相应的典型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成矿带的资源潜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Cr、Mo、Cu、Au、Ni、Pb、Zn、Ag为本带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划分了9个远景区,其中3个为重点远景区,6个为一般远景区。此项工作对本成矿区带内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在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传感器观测信息较多、计算效率较低、对动力学模型误差稳键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并应用于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首先介绍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的动力学模型和观测模型,比较分析了信息分配因子和自适应因子的共同特性,论证了联邦滤波器和自适应滤波器的等价性及其等价成立条件,提出了自适应联邦滤波器的信息分配因子构造方法。最后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GPS和Odometer(里程计)初始方差构造信息分配因子的联邦滤波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兼容了联邦滤波器高效计算效率,且具有较好的抵抗动力学模型误差效果,能够有效削弱多传感器动力学模型误差对于导航解算的影响,对直接可测参数和间接可测参数的精度提高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胡红  赖鑫生 《测绘工程》2016,25(11):43-49
为降低可达性度量的实现难度,弥补现有GIS软件没有集成可达性分析模型或方法的不足,在详尽分析有关模型或方法与GIS集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改进潜能模型作度量模型,按GIS内部集成方式,使用面向ArcGIS 10的Python脚本编程技术集成开发可达性分析工具的设想,对可达性潜能模型分析原理、工具开发环境配置、使用数据的预处理要求、工具的具体设计流程和实现方法等作了详细叙述。最后以评价某市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合理性为例,阐述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应采取的使用方法和流程,实例评价结果验证工具开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