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Sediment samples at different depths were collected from a large shallow lake named Wuliangsuhai in China,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sponse of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to trophic state change. The lake changed from natural state to eutrophication in the late 1970s, creating a Transitional Sediment Layer (TSL) that can be visually used to separate sediments derived from multi-biology and macrophytes.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enumerated as a means of corroborating extant eutrophication data from sediment record. Inferences about the timing and trajectory of eutrophication were made using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based reconstruction. Water cont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H, organic matter, nutrient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and metals (As, Cd, Co, Cr, Cu, Mn, Ni, Pb, Zn and V) were measured in about 20 different layers of 63-71 cm deep columns of the sediment.  相似文献   
182.
Sediment phosphorus (P) fractions and profile distribution at submerged macrophyte growth zone, emergent macrophyte growth zone and open-water zone were studied in Wuliangsuhai Lake, China,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s among water content, grain size, and organic matter and P fractions. Among the three surveyed zone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most P forms occurred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and the lowest between a depth of 12 and 22 cm, except HCl-P and NaOH-P. Sediment phosphorus was mainly associated to inorganic forms (>50%) in three surveyed areas, and the highest value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IP)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was obtained from submerged macrophyte growth zone. Submerged and emergent macrophytes increased the IP content by 107 and 44 μg/g, respectively,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compared with open-water zone. Vertical profiles of IP in the three surveyed zone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from surface to 12 cm depth and then increased. There was a similar trend in the sediment profiles of organic phosphorus (OP)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bu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OP and TP in surface sediment was obtained from the emergent macrophyte growth zone. Compared with open-water zone, the emergent macrophyte increased TP content in surface sediment by 1.73 times to 1,320 μg/g, while submerged macrophyte enhanced TP content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by 1.13 times to 865 μg/g. It was observed that in macrophyte growth zones, a strong linear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organic matter and OP (r > 0.98), and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f OP were present in the areas with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matter.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rooted macrophyte could uptake directly P from sediments, it is responsible for increasing the internal P loading especially OP by reducing current velocities, attenuating wave energy and generating organic residue in Wuliangsuhai Lake.  相似文献   
183.
甘肃三种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与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田间试验,调研考察,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花菜、百合、啤酒大麦等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确定了3种特色作物的气候生态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即:黄花菜取4—8月上旬≥0℃积温、降水量、6—7月日照时数作主导指标及产量作辅助指标;百合选取年≥0℃积温、无霜冻期和花期至鳞茎膨大期(6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作主导指标,平均产量作辅助指标;啤酒大麦选取年≥0℃积温、幼穗分化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灌桨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平均气温作主导指标,以及产量和品质作辅助指标。对3种特色作物分别进行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可种植和不宜种植共5级气候生态适生种植的区划,并提出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途径,为种植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4.
全国作物种植结构快速调查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现有种植结构的分析都是基于统计数据 ,时效性低及精度差 ,难以及时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以“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使用的GVG农情采样系统和样条采样框架为基础 ,提出了快速获取全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技术方法 ,并以 2 0 0 2年为例 ,开展全国夏粮和秋粮种植结构的调查与现状分析。全国夏粮的粮经比例为 5 8%∶2 1% ,秋粮的粮经比例为 79%∶14 % ,粮食作物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调查表明 ,全国范围的种植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很大。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成数最高 ,达到38% ,是中国的大豆主产区 ;吉林和辽宁两省的春玉米种植成数相差不大 ,高达 71% ;黄淮海地区夏粮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种植成数高达 97% (河北省 ) ,秋粮以夏玉米为主 ,种植成数高达 82 % (河南 ) ;以长江为界 ,冬小麦和油料在长江南北的种植成数变化很大 ,长江以北冬小麦与油料并重 ,以南以油料为主。秋粮则以中晚稻为主 ,种植成数均超过 6 6 % ;华南夏粮和秋粮均以水稻为主 ,其中广东的蔬菜瓜果的种植成数高达 2 9% ;西南地区的秋粮以中稻和夏玉米为主 ,其中云南省的棉麻糖的种植成数高达19% ,说明云南省仍然是中国的烟草大省。经济发达或邻近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的蔬菜瓜果的种植成数较大 ,如天津市高达 34%。  相似文献   
185.
半红树植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红树植物是既能生长于潮间带,但也能在陆地非盐渍土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独特的生境适应性。国内外对半红树植物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从国内外已有的对半红树植物的定义、分类、分布、分子生物学、育苗造林及其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针对目前半红树植物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6.
疏勒河流域双塔灌区种植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曼  杨建平  谭春萍  杨圆 《中国沙漠》2014,34(5):1417-1423
基于1996-2010年双塔灌区各乡(镇)农作物类型、种植面积、供水定额、用水定额、作物单产及价格等资料,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原因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2010年作物种植面积较1996年增长2.3倍,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作物总产值和单位产值均明显提高,说明当地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在产生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明显。当地种植结构调整主要受自然条件、政策指导、历史根源、农民意愿、市场调节、灌溉供水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条件中的水资源供应状况主要影响作物种植面积,其他因素影响作物种植类型。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当地农业产值在增长同时,用水紧张现象较以前有所缓解,地表水基本可以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减少了对地下水的使用,从而对保护当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7.
利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和ISM 解释结构模型,基于575 份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定西市马铃薯技术扩散过程中,影响农户采用行为的显著因素,探讨各个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结果表明:① 农户采用马铃薯种植新技术主要受到农户自身变量、行为认知变量、生产经营变量、资源禀赋变量和环境特征变量五大类特征变量的影响;②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专业化程度、组织程度、对科技园区的认知、对新技术的认知、农业收入、气候生产力、地形、公路级别和区位为农户采用马铃薯新技术时的显著影响因素;③ ISM解释结构模型表明,定西市农户采用马铃薯种植新技术过程中,受到众多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专业化程度、农业收入、公路级别、气候生产力、地形和区位为表层因素,农户对科技园区的认知、对新技术的认知为中层间接因素,农户的文化程度、组织程度和家庭结构为深层根源因素。基于以上结论,笔者认为应加大订单农业的发展力度,重构扩散模式,采用“企业牵头、政府扶持、农户参与”的环形扩散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对提高农业技术扩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8.
天津滨海绿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定量研究土壤水运动和溶质运移的重要参数,对滨海地区盐碱土绿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天津滨海盐碱地绿化土进行脱水试验,选取Gardner模型和VG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运用对数简化方法对Gardner模型变形后进行回归分析,另外,采用软件Matlab的非线性拟合函数lsqcurvefit对VG模型进行了参数求解。结果表明:Gardner模型和VG模型都可以用于天津滨海盐碱地绿化土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Gardner模型的参数求解过程简单,但用VG模型计算出的残差平方和较Gardner模型小,拟合效果优于Gardner模型。同时,该区绿地土断面上各层之间的拟合曲线相近,持水能力相当,说明了该区绿化土断面上各土层的土壤质地和结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人工林土壤水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2004年2~12月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2年生人工梭梭和沙拐枣混交林内3条典型坡面土壤水分进行了系统监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土壤水分状况受季节性降水、人工林种植密度、地形因子的影响而出现明显的时空分异。在空间上将土壤水分变化划分为三层,0~30cm为活跃层,30~60 cm为次活跃层,60~120 cm为相对稳定层。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地形因子、种植密度对0~3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次序为坡度>坡向>种植密度>高程,30~60 cm土层为坡向>种植密度>坡度>高程,60~120 cm土层为种植密度>高程>坡度>坡向。  相似文献   
190.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引起水热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人们采取不同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为了清楚地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以及适应措施,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7年资料和1961-2007年全国逐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变化明显。小麦种植比例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波动大;水稻种植比例变化南北方反向,且变化幅度趋缓;玉米种植比例持续增加,增幅加大。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均以2000年为分界点,呈现不同增减趋势。而作物熟制、复种指数也发生明显变化,种植北界持续北推。黑龙江地区大面积扩种水稻,原来的玉米优势种植区为水稻所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